上海申花吧 关注:3,076,171贴子:50,814,790

你们会去看滑稽戏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3-22 13:07回复
    yes没那么简单、夏凡尘小天、em110601.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继续啃老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22 14:29
    回复
      票价880一280元?去掉一个0我就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2 15:01
      回复
        1958年,在上海诞生了名为《七十二家房客》的剧本。
        在那个时期,为了响应“大力推动现代戏剧”的号召,上海大公滑稽剧团的众多资深演员纷纷投入到了创作和表演的热潮中。在这群老艺术家中,杨华生、笑嘻嘻、张樵侬、沈一乐四位尤为突出。他们依据各自在解放前旧上海时期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联手创作了一部四幕滑稽剧《七十二家房客》。这部作品后来由杨华生、绿杨、笑嘻嘻等资深演员领衔主演,成为了当时备受瞩目的佳作。


        IP属地:上海4楼2025-03-22 15:10
        收起回复
          传承?就是是价钱……感觉有点贵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3-22 15:19
          收起回复
            一天到晚像翻拍经典一样的,啃老咯,有没有新的创意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3-22 15:24
            回复
              沪剧、滑稽戏、浦东说书、上海说唱,是上海本土曲艺的代表性种类,基于本土方言和本地历史文脉、风土人情。
              此外,由于地缘相通、血缘相近,长三角区域的评弹、锡剧、昆剧,越剧、甬剧、宁波滩簧,在沪上都曾有一席之地。
              至于其他艺术门类,京剧、书画界均有”海派“一门,影视、文学也体现有地方风格,服装、菜肴具有相当的识别性。
              当然,最老卵的还是上海闲话。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绝对勿是啥额姥姥桥


              IP属地:上海7楼2025-03-22 15:34
              收起回复
                王汝刚不是生病了吗 还可以出来演出?看来没啥大问题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22 15:43
                收起回复
                  这次没有阿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22 15:44
                  回复
                    天书奇谭老和尚的原型是杨华生老师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22 15:54
                    收起回复
                      不会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3-23 00:32
                      回复
                        别说人家啃老啃老,北方相声也一直是新老结合
                        滑稽戏真的有新段子的时候也没见多少人捧场
                        所以别怪沪语文化不行,滑稽戏的衰落就是个缩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24 23:41
                        回复
                          只要有潘前卫,就不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3-25 08:10
                          回复
                            混吃等死的一帮人。
                            不管你喜不喜欢,也不管质量的好坏,北方的“滑稽戏”:相声,小品一直是有新作品诞生的。时下流行的脱口秀更是每场都有新段子。
                            反观这帮人,好像也就阿德古帮沈荣海老师搞过几场独角戏。其他人,其他作品几乎为零了吧?
                            顶顶讨厌舒悦则戆卵子,想尽一切办法扮丑扮老太婆去骗退休老头老太的钞票,什么老人鞋,保健品这种。最最烦就是这逼样子一天到晚戴着个老太的假头套模仿老太婆。北方人一直嘲笑上海人不像男人,这戆卵倒是很配合他们的。
                            海报里面这帮人,绝大部分都和舒悦一样想办法炸老头老太的退休工资,海参,冬虫夏草,装修。。。前几年么跑到电视里帮野营则戆卵一道做无聊透顶的访谈类节目。一点都不好笑的梗,背景音非要给你来一段假笑的录音。
                            很多人都说上海人大概不喜欢沪语类滑稽节目,要么试试《笑侃30年》一模一样的重演,照样场场爆满。好不容易出个周立波,全新的段子,站出来和北方“滑稽”抗衡,好来,直接被封杀,当然自己作息也是活该。
                            以前下班回家路上,听听戏曲广播,除了相声以外,难得可以插播几场过去“老滑稽”的独角戏,声音听上去略显苍老,但是那股味道让人安心。姚慕双、周柏春,双字辈几位老师的演绎,每一句话都是笃悠悠额,听上去舒服,笑点到了也不是哈哈大笑,而是会心一笑,觉得滑稽,好玩,搞笑。
                            所以你们这帮人创作不出来新作品也就算了,那好歹学学郭德纲,把过去那么多经典的老段子独角戏拿出来稍微改编一下。认认真真的开几场演出,有那么难吗?非要揪着一台“房客”,让那么多垃圾演员雨露均沾?


                            IP属地:上海14楼2025-03-25 09:37
                            收起回复
                              一般是爷娘买好票子叫儿女去看的,自己不会买票


                              IP属地:上海15楼2025-03-25 0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