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同一个簧片长度,音高允许差距多大。拿起和莱CX12的G调和C调琴来量簧片的长度。G调琴第一根簧片,是倍低音G,簧片长度21mm。而在C调琴上第一根簧片,是低音C,簧片长度竟然也一样是21mm。虽然可以看到倍低音G的簧片末端的压重份量,比低音C的大。但看起来,在低音倍低音这一区域的簧片够长、允许采用簧片末端压重的方式来降低音高,压重分量还可以更大而允许将音高降得更低。这个首先可以说明相同长度的簧片,在低音倍低音这一块,音高可以相差4度,从倍低音G到低音C。还可以更低。
而在G调琴上的低音C簧片,长度却是20mm,与C调琴上的同一个音高低音C,簧片长度21mm又不同。
再量了280,倍低音G,簧片长度是21.5mm,而低音C簧片的长度是20mm。情况有点乱,其中的技术考虑可能不简单。
在高音区,CX12,G调琴末端一孔与C调琴末端一孔一样长,这个也说明在高音部一样长度的簧片,音高的控制范围也是比较宽的。那我原提过的高音部的簧片尽可能长,是可以实现的。这个尽可能长的目的,是音槽长吹吸气就不太堵,音簧长就易于启动,首先要解决的是高音不难吹问题。另外音簧长点,振幅也可以大点,这个要解决的是音量小的问题,簧片长点,泛音列也会多点,这个要解决的是音色尖薄的问题。
另外,谁手头有蜂鸟G调琴,量量第一根簧片与C调琴的长度有何差别?




而在G调琴上的低音C簧片,长度却是20mm,与C调琴上的同一个音高低音C,簧片长度21mm又不同。
再量了280,倍低音G,簧片长度是21.5mm,而低音C簧片的长度是20mm。情况有点乱,其中的技术考虑可能不简单。
在高音区,CX12,G调琴末端一孔与C调琴末端一孔一样长,这个也说明在高音部一样长度的簧片,音高的控制范围也是比较宽的。那我原提过的高音部的簧片尽可能长,是可以实现的。这个尽可能长的目的,是音槽长吹吸气就不太堵,音簧长就易于启动,首先要解决的是高音不难吹问题。另外音簧长点,振幅也可以大点,这个要解决的是音量小的问题,簧片长点,泛音列也会多点,这个要解决的是音色尖薄的问题。
另外,谁手头有蜂鸟G调琴,量量第一根簧片与C调琴的长度有何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