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热方式
水浴加热
优点:温度均匀,适合对温度敏感样品(如易挥发化合物)。
缺点:升温较慢,需定期换水防止污染,维护较麻烦。
适用场景:常规有机溶剂浓缩(如EPA方法)。
干式加热(铝块/陶瓷)
优点:升温快、无污染风险,适合高温需求(可达150℃以上)。
缺点:可能受热不均,需确认模块与试管接触是否良好。
适用场景:高沸点溶剂或需要快速蒸发的实验。
电热丝加热(空气浴)
优点:温度范围广,适合多样品并行处理。
缺点:需注意气流扰动可能影响样品。
2. 气体分配均匀性
气体流量控制
需具备独立调节阀,确保每个吹扫通道的气流一致(如12通道仪器各通道偏差<5%)。
涡旋气流设计可提升蒸发效率,减少样品溅射。
氮气纯度与压力
高纯度氮气(≥99.99%)避免样品氧化,压力通常需稳定在0.1~0.5 MPa。
3. 材质选择
加热模块材质
铝合金:导热快,耐腐蚀性一般,适合常规使用。
陶瓷/特氟龙涂层:耐化学腐蚀,适合强酸强碱环境(如农残检测)。
试管架与配件
耐高温塑料(如PEEK)或不锈钢,需兼容常用试管规格(如15mL、50mL)。
4. 其他关键参数
温度控制精度
优选±1℃以内的PID温控系统,避免温度波动影响样品稳定性。
样品容量
根据通量选择通道数(如单通道 vs. 24通道),并确认支架可适配不同规格试管。
安全功能
防干烧保护、过温报警、自动断电等,尤其对无人值守实验至关重要。
便捷性
可调高度支架、透明防护罩(观察方便且防污染)、快速排水设计(水浴型)。
5. 应用场景匹配
环境分析(如EPA 8011):需符合标准方法对温度和气流的严格要求。
制药/生物样品:优先选择防污染设计(如无菌材质)。
高通量实验室:选择自动化型号,支持程序化控制和数据记录。



水浴加热
优点:温度均匀,适合对温度敏感样品(如易挥发化合物)。
缺点:升温较慢,需定期换水防止污染,维护较麻烦。
适用场景:常规有机溶剂浓缩(如EPA方法)。
干式加热(铝块/陶瓷)
优点:升温快、无污染风险,适合高温需求(可达150℃以上)。
缺点:可能受热不均,需确认模块与试管接触是否良好。
适用场景:高沸点溶剂或需要快速蒸发的实验。
电热丝加热(空气浴)
优点:温度范围广,适合多样品并行处理。
缺点:需注意气流扰动可能影响样品。
2. 气体分配均匀性
气体流量控制
需具备独立调节阀,确保每个吹扫通道的气流一致(如12通道仪器各通道偏差<5%)。
涡旋气流设计可提升蒸发效率,减少样品溅射。
氮气纯度与压力
高纯度氮气(≥99.99%)避免样品氧化,压力通常需稳定在0.1~0.5 MPa。
3. 材质选择
加热模块材质
铝合金:导热快,耐腐蚀性一般,适合常规使用。
陶瓷/特氟龙涂层:耐化学腐蚀,适合强酸强碱环境(如农残检测)。
试管架与配件
耐高温塑料(如PEEK)或不锈钢,需兼容常用试管规格(如15mL、50mL)。
4. 其他关键参数
温度控制精度
优选±1℃以内的PID温控系统,避免温度波动影响样品稳定性。
样品容量
根据通量选择通道数(如单通道 vs. 24通道),并确认支架可适配不同规格试管。
安全功能
防干烧保护、过温报警、自动断电等,尤其对无人值守实验至关重要。
便捷性
可调高度支架、透明防护罩(观察方便且防污染)、快速排水设计(水浴型)。
5. 应用场景匹配
环境分析(如EPA 8011):需符合标准方法对温度和气流的严格要求。
制药/生物样品:优先选择防污染设计(如无菌材质)。
高通量实验室:选择自动化型号,支持程序化控制和数据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