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吧 关注:817,935贴子:28,196,396
  • 17回复贴,共1

下雨天出去骑车体验和换不同种类自行车外胎的心得。以前我一直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雨天出去骑车体验和换不同种类自行车外胎的心得。以前我一直骑的是三百块买的淘宝神车,用的外胎是某多多十几块一条外胎还送内胎的最便宜外胎,虽然便宜,用一年就会出现各种浅裂纹,但寿命还是能达到两年,那个轮胎的特点是可以徒手扒胎,也可以徒手装胎。而且整个过程非常轻松。再后来我花220块钱买了这辆永久神车,用的外胎前轮是建大的,后轮是一个叫STELS的外胎,都是26×1.95的型号,建大的外胎徒手扒胎相当困难,于是用撬胎棒扒的胎,然后安装的时候倒是徒手安装上去,至于后轮用的STELS外胎,徒手根本拆不下来,我就算用了撬胎棒整个过程都非常紧,给人的感觉是胎壁薄,胎唇很硬的感觉。卸掉原装车胎后我更换了26×1.25的建大K935细胎,安装的时候发现这个跟某宝十几块的外胎不一样,不可能徒手安装,最后的那段胎沿非常紧,如果不用撬胎棒顶上去,不然想徒手安装几乎不可能。至于山地车换了细胎后省了几成力这个不好说,但是经过今天下雨天骑行的经验来说大概省了1.5档的力。比如说我原先在同样的路线上用5档飞轮骑行的地方,换胎之后感觉踩的比之前用4档时骑的更轻松一些,比3档时骑的更费力一些。所以相当于省了1.5档的力。也就是说我现在骑5档飞轮时用到的力相当于原先3.5档(假设出来的飞轮)时用到的脚力。所以骑起来还是挺舒服的,就好像踩在公园的动感单车一样。至于骑行时的震感,我是在市区马路上骑的,走公路跟平时区别不大,今天休闲骑一圈十二公里,回来的时候一直在下雨,因为上午也下雨了,到处是水坑,我车上前后都装了挡泥板,所以可以不用躲避积水区,以差不多1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骑过一个长十几米的积水区,确认这种半光头胎确实带起来的水少了很多。
还有就是换长气嘴内胎的时候不要忙着把内胎一侧装进去,先把内胎气嘴安装后,再安装内胎一侧一圈,然后再装剩下的内胎部分,最后装剩下的一圈外胎。那种常规装内胎方法,就是先装外胎一边,然后把气嘴那侧的外胎另一边和已经安装好的一边夹紧再装内胎气嘴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在窄胎上不适用。因为另一边要想从内胎上方越过去非常困难。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先装内胎气嘴的方法最轻松。至于拆长气嘴内胎的时候要反过来,先从远离气嘴的外胎扒起,把一圈扒完,再抽内胎,留到内胎气嘴的位置,然后再扒剩余的一圈外胎,同样从远离气嘴的外胎开始扒起,当外胎完全脱离车圈后,最后再抽内胎气嘴。
换胎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去年安装的轴承进水了,不润了,应该雨水和灰尘侵蚀进轴承造成的,虽然换一个6000轴承也就一块钱,可我不想弄了,因为还要拆卸旋飞,什么的太麻烦,能骑就行,等下次更换轴承后一定要用塑料瓶嘴或者瓶盖制作防尘盖,用来防止轴承里进灰尘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6 18:13回复
    从小就是自行车出行已经四十多年了,近六七年都是大七980通勤,除了下雪天或者病了不骑,其他时候都是骑车上下班。上下班通勤距离不长,最多也就18km,绝大部分时候都在5到6km左右,不用太在意费力的问题,所以一直用的是2.2的齿胎,用过玛吉斯,马牌,世文,后面两个基本没有扎过胎。只有玛吉斯的便携胎徒手拆装过,感觉很软。目前用的是世文的中间胎纹连续那种粗齿山马胎,一般都只打30左右的胎压(体重不大,打30刚刚好软软的),用过的这几种胎费力程度感觉相差不大,百公里均速也都差不多22左右,确实比我瓜车的细齿胎打50胎压的费力多了。目前用的世文的胎因为中间胎齿是连续的,上山感觉有点滑,不过也许是我技术不行。至于档位,山地车牙盘小,大盘好像是36(最近改了单盘),因此一直是大盘小飞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6 20:45
    收起回复
      2025-07-29 12:42: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通勤几年下来,因为雨骑,后花鼓基本锈了,近两年每年都得拆开维护一两次,不然搞不好就会锈死。今年刚换了新花鼓,看看禧玛诺的能用多久。链条已经至少换过4条,基本上5000到6000km换一条。用的最多的飞轮齿片最小的那片也已经换过两次,基本一万公里左右换一个,都是磨损到跳齿才换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6 20:52
      收起回复
        我的天你居然还在逼逼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07 0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