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分流: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范式
西方文明是多元文明交织叠合的产物,整体上呈现多源分流的发展态势。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明,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源头是近东文明,这是中外学界之共识。环地中海地区诸文明的交流互鉴孕育了西方文明。藉贸易、战争与移民之力,古埃及的数学与医学、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文与法律、波斯的建筑与行政制度、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先进成就不断输入古希腊诸城邦,为其在古典时代“大放异彩”奠定了语言、科学、哲学与艺术基础。也正因此,文明史巨擘杜兰特(William James Durant)称古希腊为“幸运的继承者”。
环地中海近东诸文明都是可与古希腊—罗马等量齐观的伟大文明。前者在向后者贡献力量之后便退出历史舞台,而后者在向近代西方文明贡献力量之后也退出历史舞台。公元5世纪,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覆灭,欧洲进入长达千年的大分裂与大黑暗时期。罗马帝国,尤其是“罗马治下和平”(Pax Romana),为欧洲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更重要的是,专制君主统辖的统一帝国取代了古希腊独立分散的小城邦,为欧洲留下了统一帝国的传统。正是这一传统激发了中世纪欧洲无数蛮族王公的野心与梦想,试图重现罗马帝国的统一局面(查理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等)。进入现代,欧盟的成立就是这一“统一大梦”的延续。然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未必合。古罗马的统一帝国终成往事,只能在历史与艺术中复现旧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