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自带:
1.极端体弱。身为异世界人族之子诞生在地球的结果,从出生便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大概就类似龙珠中的界王星),原本命中注定会在妹妹出生不久后便死去,但在极其偶然之下遇到了治愈师(地球上拥有异能的人,大概是从其他世界来的人的后代,传承下来了来自异世界的能力)而得救,这是男主第一次打破命运的桎梏。在得救后男主身体依然比正常人虚弱得多,但男主依旧日复一日的在远比普通人更大的负荷、锻炼强度、锻炼力度下坚持锻炼,以至于在去往异世界解除了来自压力的束缚后,拥有了远比其他穿越者强悍得多的体能。顺带一提,男主的姐姐因为最早出生而获得了还残留在父母体内的女神加护,所以没像男主一样极端体弱,至于妹妹则是因为母亲方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世界的压力,所以后面怀的孩子初始体格(相比前面的孩子)都会更加强健。所以男主成了夹在中间、任何恩惠都未能得到的倒霉蛋(*可以说是不愧为“奇运「恶」的拥有者”)。
2.出类拔萃,但危险、棘手的「才能」。这里得先讲解一下小说中的设定。在该世界观中,所有人出生后都会得到至少一个「才能」,虽然很多人至死都未能发觉自身的才能,但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只要走在「才能」所铺展的道路上就能轻易的出人头地、闯出名堂(例如渣勇大概就是拥有着「模特」的才能,所以才能在没有经过任何训练、也没有过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就被发觉才华并在模特界发光发热)。而男主的「才能」极其稀有的只有一个,且特别极端,被神明评价为“仿佛被两堵又厚又高的峭壁夹在中间的红地毯”,只要走在这条红地毯上,毫无疑问就能在世界历史上留名,可反而要走其他道路的话,就只会如同赤手空拳去殴打那两堵又厚又高的峭壁般没有意义。
“出类拔萃”已经明了,而那“危险、棘手”则是对正篇中的内容进行的推测了。小说中大黑天曾对男主说过“你的心里有个本来连眼睛应该都还没睁开的棘手之物。不要被那个吞噬,缓缓地作为人前进。”,以及洛雷尔的巫女琪雅(也翻译为千夜)曾偷窥过男主内心的本质“而您……是拿着一把巨大又漂亮的弓,全身洁白而没有五官的人偶。不过,白色人偶上有裂缝。小小的裂缝。在裂缝里……呜。抱歉。我从裂缝里,看到了,里面似乎存在着什么毛骨悚然的东西。那双……眼睛……”。由此推测,这个已经张开双眼的棘手之物,很大可能就是男主那原本唯一的「才能」。
而男主也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觉了自己的才能,但否定了它。“不,不是那样。不过,那就是我称呼他为作弊的理由。他的才能只有一个,就只有一个,所以他的道路在让才能觉醒的意义上,就只有一条路。不过,人类不一定有自觉到自己的才能,所以就算只有一条路,也会有人选择不走这条路。但是深澄真察觉到了自己的才能,不过他马上就把眼睛别开,或许他是下意识这么做,或许他不想承认,因为那一定不是他所期望的才能”。而当来亚空的三神得知男主的才能时也这么说:“「这还真是……」「原来如此,对普通少年来说有点……」「我能理解不想面对的心情。」”
至于这才能究竟是什么还不得而知,但也有许多线索来猜个大概。其一,男主进入战斗时所切换的那个状态/亦或称为心境,大概就是这「才能」的能力或影响的产物。我为这个状态取了这么个名字「冷静的狂战士」。因为男主进入这个状态后头脑会变得特别清晰,能更理智且准确的分析形势及出招等等,但同时又会完全忘却战斗外的事物,例如这场战斗的目的之类的、原本想通过这场战斗获得怎样的结果之类的,都会完全被抛之脑后,如同只能专注于“战斗”这件事本身上的狂战士一般。其二,男主对待生命的态度极度冷漠,但这可能是多种因素结合下的产物,故专门开一栏。
3.对生命的漠视。响和硫卡从男主身上看到的恐惧之物大概就是这个。
在16卷中作者借澪之口进行了说明。“要对杀戮或破坏感到喜悦,需要对生命或物品有某种强烈的执着吧?少主无论对人还是对物,都没有这种情感。因此,只有沉迷于杀戮这种事,对于少主来说绝对不可能。”、“如果要说比较好懂的例子,那就是少主说生命很宝贵的时候吧,那时他的话语……给人一种很强的转述感。仿佛就像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或者从哪里的书上看来的一样,而少主自己并没有真的这么想。啊,当然也是有例外的哦?少主对自己认为是家人的人就很珍惜生命。”
在17卷中男主也表明了自己清楚自身存在的这个问题。“过去本该觉得正确的道德或生命观,实际上完全没能渗透进自己的心里,有种十分异样的感觉。”、“不过,又不是不能表现得普通。只在表面扮成一个拥有常识的人类还是行得通的,这问题就先算了吧。”
“扮成一个拥有常识的人类”,这大概率也是男主第一次杀入后哭泣的原因。


“死了的话,「会悲伤」”,男主的心里并没有悲伤,但“过去本该觉得正确的道德或生命观”的这层外壳告诉了男主这时候应该悲伤、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所以男主此时痛哭不止。同时男主一直以来用于掩盖自己的这层外壳也因此剥落了,就如同琪雅所窥见的一样“白色人偶上有裂缝。里面似乎存在着什么毛骨悚然的东西。”


而之所以说可能是多种因素结合下的产物就是如上所示。也很可能是从小与死亡相伴导致对生命的渴望变得极为淡薄。
1.极端体弱。身为异世界人族之子诞生在地球的结果,从出生便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大概就类似龙珠中的界王星),原本命中注定会在妹妹出生不久后便死去,但在极其偶然之下遇到了治愈师(地球上拥有异能的人,大概是从其他世界来的人的后代,传承下来了来自异世界的能力)而得救,这是男主第一次打破命运的桎梏。在得救后男主身体依然比正常人虚弱得多,但男主依旧日复一日的在远比普通人更大的负荷、锻炼强度、锻炼力度下坚持锻炼,以至于在去往异世界解除了来自压力的束缚后,拥有了远比其他穿越者强悍得多的体能。顺带一提,男主的姐姐因为最早出生而获得了还残留在父母体内的女神加护,所以没像男主一样极端体弱,至于妹妹则是因为母亲方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世界的压力,所以后面怀的孩子初始体格(相比前面的孩子)都会更加强健。所以男主成了夹在中间、任何恩惠都未能得到的倒霉蛋(*可以说是不愧为“奇运「恶」的拥有者”)。
2.出类拔萃,但危险、棘手的「才能」。这里得先讲解一下小说中的设定。在该世界观中,所有人出生后都会得到至少一个「才能」,虽然很多人至死都未能发觉自身的才能,但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只要走在「才能」所铺展的道路上就能轻易的出人头地、闯出名堂(例如渣勇大概就是拥有着「模特」的才能,所以才能在没有经过任何训练、也没有过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就被发觉才华并在模特界发光发热)。而男主的「才能」极其稀有的只有一个,且特别极端,被神明评价为“仿佛被两堵又厚又高的峭壁夹在中间的红地毯”,只要走在这条红地毯上,毫无疑问就能在世界历史上留名,可反而要走其他道路的话,就只会如同赤手空拳去殴打那两堵又厚又高的峭壁般没有意义。
“出类拔萃”已经明了,而那“危险、棘手”则是对正篇中的内容进行的推测了。小说中大黑天曾对男主说过“你的心里有个本来连眼睛应该都还没睁开的棘手之物。不要被那个吞噬,缓缓地作为人前进。”,以及洛雷尔的巫女琪雅(也翻译为千夜)曾偷窥过男主内心的本质“而您……是拿着一把巨大又漂亮的弓,全身洁白而没有五官的人偶。不过,白色人偶上有裂缝。小小的裂缝。在裂缝里……呜。抱歉。我从裂缝里,看到了,里面似乎存在着什么毛骨悚然的东西。那双……眼睛……”。由此推测,这个已经张开双眼的棘手之物,很大可能就是男主那原本唯一的「才能」。
而男主也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觉了自己的才能,但否定了它。“不,不是那样。不过,那就是我称呼他为作弊的理由。他的才能只有一个,就只有一个,所以他的道路在让才能觉醒的意义上,就只有一条路。不过,人类不一定有自觉到自己的才能,所以就算只有一条路,也会有人选择不走这条路。但是深澄真察觉到了自己的才能,不过他马上就把眼睛别开,或许他是下意识这么做,或许他不想承认,因为那一定不是他所期望的才能”。而当来亚空的三神得知男主的才能时也这么说:“「这还真是……」「原来如此,对普通少年来说有点……」「我能理解不想面对的心情。」”
至于这才能究竟是什么还不得而知,但也有许多线索来猜个大概。其一,男主进入战斗时所切换的那个状态/亦或称为心境,大概就是这「才能」的能力或影响的产物。我为这个状态取了这么个名字「冷静的狂战士」。因为男主进入这个状态后头脑会变得特别清晰,能更理智且准确的分析形势及出招等等,但同时又会完全忘却战斗外的事物,例如这场战斗的目的之类的、原本想通过这场战斗获得怎样的结果之类的,都会完全被抛之脑后,如同只能专注于“战斗”这件事本身上的狂战士一般。其二,男主对待生命的态度极度冷漠,但这可能是多种因素结合下的产物,故专门开一栏。
3.对生命的漠视。响和硫卡从男主身上看到的恐惧之物大概就是这个。
在16卷中作者借澪之口进行了说明。“要对杀戮或破坏感到喜悦,需要对生命或物品有某种强烈的执着吧?少主无论对人还是对物,都没有这种情感。因此,只有沉迷于杀戮这种事,对于少主来说绝对不可能。”、“如果要说比较好懂的例子,那就是少主说生命很宝贵的时候吧,那时他的话语……给人一种很强的转述感。仿佛就像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或者从哪里的书上看来的一样,而少主自己并没有真的这么想。啊,当然也是有例外的哦?少主对自己认为是家人的人就很珍惜生命。”
在17卷中男主也表明了自己清楚自身存在的这个问题。“过去本该觉得正确的道德或生命观,实际上完全没能渗透进自己的心里,有种十分异样的感觉。”、“不过,又不是不能表现得普通。只在表面扮成一个拥有常识的人类还是行得通的,这问题就先算了吧。”
“扮成一个拥有常识的人类”,这大概率也是男主第一次杀入后哭泣的原因。


“死了的话,「会悲伤」”,男主的心里并没有悲伤,但“过去本该觉得正确的道德或生命观”的这层外壳告诉了男主这时候应该悲伤、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所以男主此时痛哭不止。同时男主一直以来用于掩盖自己的这层外壳也因此剥落了,就如同琪雅所窥见的一样“白色人偶上有裂缝。里面似乎存在着什么毛骨悚然的东西。”


而之所以说可能是多种因素结合下的产物就是如上所示。也很可能是从小与死亡相伴导致对生命的渴望变得极为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