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重庆市渝北区原回兴街道上湾12社的社员代表任敬银反映,重庆市渝北区原回兴街道上湾12社400余亩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历经多年,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相关社员仍在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奔走呼吁。任敬银介绍,上湾12社原有400多亩土地。2003年土地被征用时,相关部门依据《安置补偿方案》仅对其中168亩土地给予了补偿。给出的理由是该社当时仅有168人,且规定每人1亩以上土地只按1亩计算补偿面积。社员们认为这一方案明显违法,但相关裁决却认定其具有合法性。据了解,社员们对区相关单位制定的安置补偿标准表示强烈不满。上湾12社的土地均为桃园,但在补偿时却仅按照粮食类标准进行,这与土地实际用途和价值严重不符。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安置补偿方案》公告的诉权告知,社员们先后经历了区、市相关单位的协调、裁决,并申请了复议。然而,他们对重庆市相关单位的复议决定并不认可,随后向有关单位申请最终裁决。有关单位接件时仅口头告知“案子需研究后才能处理”。此后,社员们每年都通过书面和到访的形式催促处理,直至2017年底,才收到有关单位出具的告知书,称不服渝北区有关单位《安置补偿方案》可向重庆市相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按照告知书,社员们向重庆市相关部门申请了行政复议,但相关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区里的《安置补偿方案》。对此结果,社员们不服,又向重庆市第一中级相关单位提起行政诉讼,然而相关部门以行政复议申请超过期限为由驳回了诉讼。社员们上诉至重庆市高级有关单位,仍以相同理由被驳回。随后,社员们向上级单位申诉并提交相关证据,依旧因行政复议期限超期被驳回。面对一次次的驳回,社员们仍未放弃,向最高单位提出申诉并提交相关录音。有关单位接件后转交重庆市相关单位审理,重庆市有关单位审理后不支持申诉,并告知如不服可向上级单位申请复查。社员们依据规定向最高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却未得到回复。一年多后,社员们通过最高单位12309平台反映情况,得到的答复却是案件不再受理。
至此,有关单位所告知的救济途径已全部走不通。由于法定程序在有关单位,社员们只能再次回头请求有关单位作出最终裁决。他们向主管行政复议工作的有关单位提交《重启行政复议程序请求信》,请求重启行政复议程序并作出最终裁决。然而,有关单位接件后近半年未作任何回复。无奈之下,社员们向北京市有关单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作出答复。北京市有关单位受理后,最终以案件不在受案范围内为由驳回了起诉。“我们的案件依法向相关单位申请最终裁决,程序已到国家层面,可如今相关单位既不作答复,又以不在受案范围为由推诿,这明显是行政不作为。”任敬银无奈地表示。目前,社员们只能继续向信访部门投诉,请求督促重启行政复议程序。2025年2月28日,他们已向相关单位信访部门递交了投诉信。社员们呼吁,希望相关单位能够重启行政复议程序,或者给出一个能让有关单位接受、可向市有关单位申请行政复议的新文件,以便组织协调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土地征用补偿问题。
按照告知书,社员们向重庆市相关部门申请了行政复议,但相关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区里的《安置补偿方案》。对此结果,社员们不服,又向重庆市第一中级相关单位提起行政诉讼,然而相关部门以行政复议申请超过期限为由驳回了诉讼。社员们上诉至重庆市高级有关单位,仍以相同理由被驳回。随后,社员们向上级单位申诉并提交相关证据,依旧因行政复议期限超期被驳回。面对一次次的驳回,社员们仍未放弃,向最高单位提出申诉并提交相关录音。有关单位接件后转交重庆市相关单位审理,重庆市有关单位审理后不支持申诉,并告知如不服可向上级单位申请复查。社员们依据规定向最高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却未得到回复。一年多后,社员们通过最高单位12309平台反映情况,得到的答复却是案件不再受理。
至此,有关单位所告知的救济途径已全部走不通。由于法定程序在有关单位,社员们只能再次回头请求有关单位作出最终裁决。他们向主管行政复议工作的有关单位提交《重启行政复议程序请求信》,请求重启行政复议程序并作出最终裁决。然而,有关单位接件后近半年未作任何回复。无奈之下,社员们向北京市有关单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作出答复。北京市有关单位受理后,最终以案件不在受案范围内为由驳回了起诉。“我们的案件依法向相关单位申请最终裁决,程序已到国家层面,可如今相关单位既不作答复,又以不在受案范围为由推诿,这明显是行政不作为。”任敬银无奈地表示。目前,社员们只能继续向信访部门投诉,请求督促重启行政复议程序。2025年2月28日,他们已向相关单位信访部门递交了投诉信。社员们呼吁,希望相关单位能够重启行政复议程序,或者给出一个能让有关单位接受、可向市有关单位申请行政复议的新文件,以便组织协调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土地征用补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