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的情况下一网打尽所有高危结节才是正确的应对之法。
前两个月给大家专门科普过为什么再次手术是需要谨慎、严肃处理的。一般来说,单次手术尽量处理一侧有高危因素的结节,以此来避免二次手术的附带风险。因为每一次手术实质上都是讲肺组织进行切割,虽说人体器官有着非常独特的“代偿功能”,剩余的肺组织会“加班加点”来“补充”损失肺组织的相应功能,但终究无法完全补足,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再次手术也有难点需要医生需要仔细斟酌和考量的,那就是手术后可能存在的胸腔粘连。每一次手术对于人体都是创伤,上次切除的部分可能存在疤痕粘黏等情况。特别是术后六个月以上的的粘黏就可能出现血管型粘黏,分离的时候造成出血风险大大增加;而2年以上就属于陈旧性粘连,需要更加需要仔细分离后才能继续操作。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再次手术花费的时间和并发症也有着明显上升。
所以这也是我在肺结节诊疗过程中一致强调的“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在没有特定高危因素的干扰下,可以安心随访等到主病灶长到8—10mm的时候,再考虑手术;保持良好心态,心态会决定健康的走向;只要切干净了,那么和单发是一样的效果;根治坚持单次单侧的“一网打尽”处理,不能抓大放小,因为有可能抓的是原位,放掉的却是浸润”。
回到今天这位结友的提问,因为您父亲双肺都已经进行过手术处理,加上这颗结节属于微小结节范畴,现在这颗4mm的结节进行合理的随访管理即可,暂时不要进行治疗处理。
以下转自结友的网络咨询:
您好戴主任,我父亲2019年体检发现多发结节,最大0.8mm的部分实性结节,2020年增大到0.9mm,做手术切了,病理微浸润。2024年,一直观察的一个结节变为部分实性,增长较快,又做了一次手术,同时切了2个,都是微浸润。术后一个月复查,显示有0.4mm的结节,没有写形态,术后一年复查,显示是部分实性结节,还是0.4mm,非常担心这个结节,不知道怎么办了,恳请戴主任指导。


前两个月给大家专门科普过为什么再次手术是需要谨慎、严肃处理的。一般来说,单次手术尽量处理一侧有高危因素的结节,以此来避免二次手术的附带风险。因为每一次手术实质上都是讲肺组织进行切割,虽说人体器官有着非常独特的“代偿功能”,剩余的肺组织会“加班加点”来“补充”损失肺组织的相应功能,但终究无法完全补足,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再次手术也有难点需要医生需要仔细斟酌和考量的,那就是手术后可能存在的胸腔粘连。每一次手术对于人体都是创伤,上次切除的部分可能存在疤痕粘黏等情况。特别是术后六个月以上的的粘黏就可能出现血管型粘黏,分离的时候造成出血风险大大增加;而2年以上就属于陈旧性粘连,需要更加需要仔细分离后才能继续操作。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再次手术花费的时间和并发症也有着明显上升。
所以这也是我在肺结节诊疗过程中一致强调的“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在没有特定高危因素的干扰下,可以安心随访等到主病灶长到8—10mm的时候,再考虑手术;保持良好心态,心态会决定健康的走向;只要切干净了,那么和单发是一样的效果;根治坚持单次单侧的“一网打尽”处理,不能抓大放小,因为有可能抓的是原位,放掉的却是浸润”。
回到今天这位结友的提问,因为您父亲双肺都已经进行过手术处理,加上这颗结节属于微小结节范畴,现在这颗4mm的结节进行合理的随访管理即可,暂时不要进行治疗处理。
以下转自结友的网络咨询:
您好戴主任,我父亲2019年体检发现多发结节,最大0.8mm的部分实性结节,2020年增大到0.9mm,做手术切了,病理微浸润。2024年,一直观察的一个结节变为部分实性,增长较快,又做了一次手术,同时切了2个,都是微浸润。术后一个月复查,显示有0.4mm的结节,没有写形态,术后一年复查,显示是部分实性结节,还是0.4mm,非常担心这个结节,不知道怎么办了,恳请戴主任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