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在科普过程中都强调,磨玻璃结节不论是在单发、或是多发的肺结节中,每一个结节都是“单独计算”的,不存在结节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在进行诊断时,是按“独立”个体进行细致拆分。同时针对磨玻璃结节的处理方案都是“拖一拖”,不长大不用管,没变化不用管,没高危不用管,没到微浸润阶段不考虑手术。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多发磨玻璃结节有着独立的“计算”,很长的病程和可控的进展,遇到问题不需要焦虑。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精准诊断,确定结节具体情况。磨玻璃结节在没有明确浸润灶,主病灶尺寸小于8mm,没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安心随访。而若是出现了尺寸较大、倍增时间明显加快,密度大于-550HU,有浸润灶出现等多个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则需与医生沟通,择期进行手术,将高危结节一网打尽。如果存在毛刺/空泡征,血管征,胸膜牵拉等高危因素,也并不代表需要立刻进行手术干预,需要的是提高警惕,增加随访频率,用更精准的动态数据来进行精准诊断,判定结节的发展和治疗思路。
所以回答今天这位结友的提问,您的结节可以继续随访,建议您三个月后去三甲医院进行薄层CT的检查,这样对于结节的管理和诊疗更有帮助,现在这5nn层厚的图像看不清楚。待三个月后检查完,根据具体结果在做针对性处理,安全可控,不用着急处理。
以下转自结友的网络咨询:
患者(女)63岁,多发肺结节,有空泡,随访4年半病史:1981年患有胸膜炎,一年后已治愈
无抽烟史,无家族肺病史。
2021年1月首次发现,21年6月做薄层CT,报告显示左肺上叶见一磨玻璃结节,长径6.2mm,CT值一754(胸外科医生说有两个磨玻璃结节,长径均为6.5mm)吃消炎药没有消掉。
2021年10月,2022年6月,2023年2月在同一家医院做了薄层CT都显示与前一次变化不大。
2023年5月在贴吧上有幸得到主任的诊断,很快得到回复:原位后期,半年到一年随访;23年8月又一次得到主任的诊断:有空泡,原位,纯磨,8mm做不耽误。
2024年10月份我挂了李满园医生的号,去新桥做了CT,李医生让我一年复查一次,现在手里上的CT云影像看不到了,只有纸质报告。
2024年12月份发高烧、咳嗽住了7天院,今年2月份又感冒,咳嗽挂了6天吊针 ,因为有空泡,所以很担心,最近社区体检,我又做了CT,求主任再次诊断,因为我只相信主任,如果需要手术,跪求主任加号!
多谢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多发磨玻璃结节有着独立的“计算”,很长的病程和可控的进展,遇到问题不需要焦虑。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精准诊断,确定结节具体情况。磨玻璃结节在没有明确浸润灶,主病灶尺寸小于8mm,没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安心随访。而若是出现了尺寸较大、倍增时间明显加快,密度大于-550HU,有浸润灶出现等多个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则需与医生沟通,择期进行手术,将高危结节一网打尽。如果存在毛刺/空泡征,血管征,胸膜牵拉等高危因素,也并不代表需要立刻进行手术干预,需要的是提高警惕,增加随访频率,用更精准的动态数据来进行精准诊断,判定结节的发展和治疗思路。
所以回答今天这位结友的提问,您的结节可以继续随访,建议您三个月后去三甲医院进行薄层CT的检查,这样对于结节的管理和诊疗更有帮助,现在这5nn层厚的图像看不清楚。待三个月后检查完,根据具体结果在做针对性处理,安全可控,不用着急处理。
以下转自结友的网络咨询:
患者(女)63岁,多发肺结节,有空泡,随访4年半病史:1981年患有胸膜炎,一年后已治愈
无抽烟史,无家族肺病史。
2021年1月首次发现,21年6月做薄层CT,报告显示左肺上叶见一磨玻璃结节,长径6.2mm,CT值一754(胸外科医生说有两个磨玻璃结节,长径均为6.5mm)吃消炎药没有消掉。
2021年10月,2022年6月,2023年2月在同一家医院做了薄层CT都显示与前一次变化不大。
2023年5月在贴吧上有幸得到主任的诊断,很快得到回复:原位后期,半年到一年随访;23年8月又一次得到主任的诊断:有空泡,原位,纯磨,8mm做不耽误。
2024年10月份我挂了李满园医生的号,去新桥做了CT,李医生让我一年复查一次,现在手里上的CT云影像看不到了,只有纸质报告。
2024年12月份发高烧、咳嗽住了7天院,今年2月份又感冒,咳嗽挂了6天吊针 ,因为有空泡,所以很担心,最近社区体检,我又做了CT,求主任再次诊断,因为我只相信主任,如果需要手术,跪求主任加号!
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