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车流有31对在合肥枢纽内跨线至沪蓉铁路合宁段运行,而跨线至沪蓉铁路合武段运行的车流和其他线路跨线至沪蓉铁路运行的车流数量较少。
未来,随着合肥西站和沿江高铁的建成通车,列车不必在合肥枢纽内换向即可跨线向西运行。
宜增加经由合蚌高速铁路、合新高速铁路跨线至沪蓉铁路、沿江高速铁路去往武汉方向的列车,开辟皖北、苏北、山东地区经由合肥枢纽直达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的新路径。对于丰富OD的可达性和多样性,减少旅客在合肥枢纽的中转换乘,发挥高速铁路长途运输效用具有积极意义。
(3)盘活省内车流量较小的线路
对于客流量较低的线路如合福高速铁路(2023年黄山北站发送量411.0万人,巢湖东站181.2万人,沿途其余车站发送量均低于100万人),京港高速铁路合九段(2023年沿途车站发送量均低于100万人)等,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客流量。
①研究设计折扣票制
可通过对车票实施折扣优惠,设计铁路优惠卡,吸引更多的旅客乘坐高铁列车出行,同时增加列车发车频次,让旅客出行选择范围更多,进而培养客流。对于初期因票价降低带来的运营亏损和增开列车带来的运营成本增加,地方政府可适当财政补贴铁路局集团公司。对于地方控股的线路适当下调线路使用费,吸引铁路局集团公司增开相关列车,促进路地合作共赢,共同为安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②做好旅游客运营销
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景点。在省内城际客流有限的情况下,铁路局集团公司可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推出高铁车票与旅游景点门票一体化销售模式,将旅游资源和列车资源相结合,同时在车站、列车、旅游景区大力宣传皖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如徽文化、黄梅戏、桐城派等,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旅游客流,增加线路的客流量。地方政府应做好配套设施,如修建完善车站至景区的道路,加密车站至景区的公交发车频率,规范管理车站附近的饭店、宾馆等,为旅客提供温馨舒适的旅行环境。
(4)调整运营业务。
①发展市域铁路
目前,安徽全省尚无市域铁路运营。随着合肥铁路枢纽的建设与完善,枢纽内部“内客外货”的运输局面将逐渐形成。随着合肥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外围的不断扩张,合肥可借鉴北京、上海、连云港、宁波、绍兴、海口等城市市域铁路的发展经验,研究市域铁路的运营补贴问题,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部分既有线开行市域列车,丰富轨道交通多元化客运服务产品。合理设计列车时刻表和车底交路,在满足旅客出行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②适当恢复部分普速铁路小站的客运业务
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之前,由于全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扩能的需要,部分小站陆续关闭客运业务,安徽省内有符夹线青龙山站、京沪线凤阳站等。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成网运营,既有线能力被逐步释放,部分小站又恢复客运业务,如陕西省内陇海线临潼站、绛帐站等。在安徽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对车站进行改造及实施运营补贴的前提下,铁路局集团公司可根据运输生产实际,在白天时段适当恢复部分小站的客运业务,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的出行。
3 结束语
近年来安徽省新建铁路基础设施规模较大,但设施能力尚未充分利用,发挥东部与中部区域铁路连通作用,以合肥枢纽为核心,以阜阳、蚌埠、芜湖、安庆、黄山为重要节点,把握好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合肥—阜阳、合肥—蚌埠、合肥—芜湖、合肥—安庆、合肥—黄山7个通道的车流路径规划,统筹省内北、中、南铁路出行需求来合理分配网络运力资源,将影响整个长三角铁路运输效能的整体发挥。
建议安徽省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对于新建线路需要科学合理地论证与规划,进一步挖掘客流、优化开车方案,减少线路运营亏损,提升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转自《铁道运输与经济》——安徽省铁路客运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考,作者:高金科,滕 靖,许婧婕,杨阳,曲思源;仅用于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