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零件编程通常是指数控编程,是把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机床的运动以及刀具位移量等信息用数控语言记录在程序单上,并经校核的全过程。以下是具体介绍:
编程方法:
手工编程:由人工完成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包括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编写程序单等。适用于几何形状相对简单的零件和三坐标联动加工程序。其优点是简单易掌握,适用于点位加工或简单零件加工;缺点是对于复杂零件,刀具轨迹数据计算繁琐,易出错,甚至无法完成。
自动编程:编程人员利用软件对零件图和工艺参数进行建模,通过计算机运算生成刀具运动轨迹,并进行后置处理,最终自动生成数控机床加工所需的程序。适用于工件几何形状复杂、编程计算繁琐的情况。
常用软件:
UG:集 CAD、CAM、CAE 功能于一体,在 CAM 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可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能提供可靠的刀具路径,有多种加工方式,具备大型刀具库管理等功能。
Catia:由法国达索公司推出,具有强大的曲面造型功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企业,可满足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要求。
Mastercam:基于 PC 平台的 CAD/CAM 软件,价格低廉,性能优越,具有较强的曲面粗加工及精加工功能,是国内民用行业数控编程软件的首选。
CAXA 制造工程师:是国产的 CAM 产品,面向二至五轴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具有良好工艺性能,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
基本步骤:
分析零件图确定工艺过程:明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要求,确定加工方案、走刀路线、切削参数等。
数值计算:根据零件几何尺寸和加工路线,计算零件轮廓上几何要素的坐标等数据。
编写加工程序:按照数控系统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编写加工程序单。
将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可通过键盘直接输入,也可通过计算机通信接口输入。
检验程序与首件试切:利用数控系统的图形显示功能检查刀具轨迹,进行首件试切,分析误差原因并修正,直到加工出合格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