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红楼次数多了,看不懂的地方多了,也就越想弄明白,晚间琢磨琢磨这个,可以忘却一天的劳累和烦恼,也就越爱不释手---哪天再买一本去,手里这本质量太差了,掉了好几页了。
红楼梦中有吃螃蟹赏桂花一节,这两棵桂花可是种在地上的,不是在花盆里的。百度搜了一下,是这样说的: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淮河以北地区,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难,一般采用盆栽。耐寒,还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寒冷,不是在华北,更不是严寒的东北,书中老是说“回南去”,我还以为天子都城在北京呢,看来不是,至少在黄河以南吧?
红楼的服饰,经常是一串串长长的名字,看着眼晕。凤姐一出场就是:“缕金百蝶穿花大红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宝玉出场是“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等等, 实在想象不出来这样华丽丽的服装是什么样子的。那个“刻丝”是什么意思?“穿花”是什么样的?越看越懊悔,这个红楼梦,要是当年有个连环画一类的东西画出来多好,哪怕是书中带插图也行啊,那个时代的人大概不用像现在人这样费劲考证衣服首饰是什么样的吧?
大观园的布局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怡红院和潇湘馆是最近的,吵架也听得清楚,可林妹妹在树荫下看凤姐一群人进怡红院的时候,是“远远的。。。”到底多远?每个小院子是怎么布局的?那些小桥流水、游廊是什么样子的?每看到大观园景致的时候,总想起苏州园林。
荣宁府的礼节真多。不只是称呼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就是见面的礼节也是啰嗦。拜年的礼节就不用说了,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也是规规矩矩:宝玉去看病中的贾赦,贾赦要先起来给贾母请安—-宝玉是代表贾母去的,然后宝玉再给贾赦请安;贾琏先贾母一步到家,宝玉先迎着贾琏跪下,给贾母请安。现在,日常见面不给长辈磕头了,看到书中这样的描述。。。。他们也不嫌啰嗦,玩笑。
红楼还有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忙”,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的感觉。说话之间,忙来忙去的,这个“忙道:。。。”,那个“忙道:。。”也是礼节的需要吧。
看不懂的多了,才想起来去看看有关红楼的知识。越看头大大,原来这红楼还分N多版本,都说不清楚哪个版本是真的了,甚至原作是不是曹雪芹都有人怀疑了。现在看的红楼,是N个版本的**?
一声哀叹:这回是真弄不清楚了。
对红楼知识知之甚少,为升级快一点,发帖子,不要拍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