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撰组吧 关注:1,350贴子:14,565
  • 2回复贴,共1

[撰111203]【补课】俳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俳句,日本古典短诗,由17字音组成。原称俳谐(也写为诽谐)。俳谐一语来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它在日本,最初出现于《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谐歌”58首),至江户时代(1600~1867)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1楼2011-12-03 00:20回复
    【格式】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日文字母组成。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像“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2楼2011-12-03 00:21
    回复
      2025-07-29 06:26: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其他语言文学影响与流传】
      俳句流传到其他国家,对不少国家的文学都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俳句就已经流传至西方,不少西方国家都有仿照俳句形式以本国语言写成的文学,俳句于五四时期左右传至中国。
      [编辑] 英俳和美俳
      主条目:英俳
      英俳是仿照俳句形式以英语写成的诗,美俳则专指以美式英语写作的作品。初期西方学者并不重视俳句的价值。第一个提倡英俳的人是野口米次郎,他在1904年2月的《Reader》杂志以英语发表题为《A Proposal to American Poets》的文章,并以热烈呼吁作结:“祈求你们尝试写日本俳句,我的美国诗人们!” [1]而第一个以英语写作近似俳句形式诗文的人是美国作家Paul Reps。差不多同一时期,诗人Sadakichi Hartmann出版原创的英俳以及其他日本韵文形式的英语和法语作品。
      [编辑] 法俳
      主条目:法俳
      俳句于1906年左右由Paul-Louis Couchoud引入法国。到了1910年代,俳句对意象派有深远影响,但人们对俳句的历史和形式所知甚少。其中一个了解俳句的西方文学批评家是罗兰·巴特。他在1970年所写的《Empire of Signs》指出俳句就是一个小孩指著某样事物然后说:“this is how it ”
      [编辑] 犹太俳
      主条目:犹太俳
      en:Jewish haiku
      犹太俳是对于古日本俳句的模仿,综合了犹太语的格式和习惯和语法。
      [编辑] 希伯莱俳
      en:Kimo (poetry) 由以色列人所创,以希伯莱文写成。
      [编辑] 汉俳
      主条目:汉俳
      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初期多为翻译日本俳句,后来再出现仿作,1980年代由赵朴初定型。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改俳句的十七音为十七字,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自由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格律体则规定平仄和押韵,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一般而言,自由体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格律体则用文言写作,近似词。无论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都要像俳句一样有季题。


      4楼2011-12-03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