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
小二黑原不是个理发匠,听说是镇上一位老学究的子息,原也不叫小二黑,是有一个干脆响亮的大名,只因后来被抄了家,老学究让批斗死了,这才成了个幼孤,做了这小镇的理发匠。那时镇上人里流行《小二黑结婚》,碰巧他有个叫小芹的梦中人,自己生的也像那灰堆里头扒拉出来的火炭,小二黑便这么顺理成章地叫开了。
二十多年前,读书识字的风潮没能春风化雨泽被到这块穷乡僻壤,大家只知道镇上为数不多的几位读书人无一不是命途多舛,以至于像我父亲这样初中毕业的水平,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由是小二黑更带上了骨子里透出的傲气。当然他自己称之为“文人的气节”。理发店最早开门营业的时候,父亲大笑着告诉我,小二黑恭恭敬敬地用正楷在墙上写“濯首:壹圆整;修发理髯:贰圆伍角。”然而不到一个月,小二黑垂头丧气地重刷了墙,换上“洗头1块;剪头刮胡子2块5”。父亲笑骂,穷酸!
等到我能爬上理发椅的时候,小二黑看去却仍是二十来岁的样子,皮肤黝黑,眼神清清亮亮。细长的两指间夹起我一缕头发,在镜中比出一刀喀嚓的姿势,“这些?”他问。我愣了愣,点点头。父亲在后面嚷,多剪点多剪点,小娃娃头发长得快……被小二黑回过头瞪一眼,立马改口,成成成,你看着剪吧,别扫着脖子就成。
父亲比小二黑小了四五岁,在小二黑眼里是聊胜于无的知识分子,用父亲的解释,就是在相处过程里不需要借荤段子来活络两个大男人间的感情。年少时候,打发了晚饭天还亮堂的日子,大人们切个西瓜凑一堆在天井里纳凉,各自挖出一天攒下的奇闻琐事共享,父亲耐不住这种谈话,常常一个人溜到街上找小二黑。哪怕是两人一起踢一个压扁了的空罐取乐,听它断断续续,哐哐啷啷的声响在空旷街道上一层层地盘旋放大,也胜过百无聊赖地听大人们取乐人家风云不测。
小二黑的手指黑却长,巴掌大的小银剪刀能在三根手指间呼啸着转出浑圆的圈,小时候看着镜子里那把明晃晃的剪刀随着梳子在头皮四周飞舞,吓得眯起眼直吞口水。
直到现今,西装革履的人也从不进小二黑的理发店,倒不是简陋,只是不合衬。小二黑的理发店口悬着几盆吊兰,长长藤蔓下还挂了个鸟笼,里面养一只乌黑油亮的鹩哥。店里只安了两张杉木躺椅,一条置书的长几――上面摆一只紫砂壶配四个茶杯。除此便只有三张老发椅和一口大水池。没有电视机收音机,甚至连本时新的杂志也寻不到。倒是穿件宽袖长袍的,更显得应景。对此父亲只给了两个字评价,顽固。
父亲说,我们那时候整日游泳钓虾采桑葚抓螃蟹摸螺蛳,没什么特别有趣的,黄昏时候和小二黑沿街道闷着头赛跑,向着太阳跑,常常一跑就是五六里路。
向着太阳跑,那时候觉得家里屋外这头的太阳落下了,我们在追逐过程里的那一轮却仍悬在山头。小二黑不要命地追,远远丢下我一大段,就像故事里那个追太阳的人。
我想象着父亲话中的场景,奔腾的血液在体内蹿流,那种蛮不讲理的生命力,在坚定不移的信念里喷薄欲出。
前年回家的时候,镇上已不见了小二黑的理发店,问父亲,才知道他是卖了理发店北上了。临走前,他告诉父亲,那些年给他看的文章和书稿,全都被出版社退还了,起初觉得是人家的偏见,真的接触到大家时才明白是自己坐井观天。
小二黑说,夸父不是不自量力,如果他没有渴死,他一定能追到太阳。
我回想那双黝黑修长的手,将理发剪转出浑圆的圈,将缚住太阳的光辉洒遍整片天空,霸占整个春天。
小二黑原不是个理发匠,听说是镇上一位老学究的子息,原也不叫小二黑,是有一个干脆响亮的大名,只因后来被抄了家,老学究让批斗死了,这才成了个幼孤,做了这小镇的理发匠。那时镇上人里流行《小二黑结婚》,碰巧他有个叫小芹的梦中人,自己生的也像那灰堆里头扒拉出来的火炭,小二黑便这么顺理成章地叫开了。
二十多年前,读书识字的风潮没能春风化雨泽被到这块穷乡僻壤,大家只知道镇上为数不多的几位读书人无一不是命途多舛,以至于像我父亲这样初中毕业的水平,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由是小二黑更带上了骨子里透出的傲气。当然他自己称之为“文人的气节”。理发店最早开门营业的时候,父亲大笑着告诉我,小二黑恭恭敬敬地用正楷在墙上写“濯首:壹圆整;修发理髯:贰圆伍角。”然而不到一个月,小二黑垂头丧气地重刷了墙,换上“洗头1块;剪头刮胡子2块5”。父亲笑骂,穷酸!
等到我能爬上理发椅的时候,小二黑看去却仍是二十来岁的样子,皮肤黝黑,眼神清清亮亮。细长的两指间夹起我一缕头发,在镜中比出一刀喀嚓的姿势,“这些?”他问。我愣了愣,点点头。父亲在后面嚷,多剪点多剪点,小娃娃头发长得快……被小二黑回过头瞪一眼,立马改口,成成成,你看着剪吧,别扫着脖子就成。
父亲比小二黑小了四五岁,在小二黑眼里是聊胜于无的知识分子,用父亲的解释,就是在相处过程里不需要借荤段子来活络两个大男人间的感情。年少时候,打发了晚饭天还亮堂的日子,大人们切个西瓜凑一堆在天井里纳凉,各自挖出一天攒下的奇闻琐事共享,父亲耐不住这种谈话,常常一个人溜到街上找小二黑。哪怕是两人一起踢一个压扁了的空罐取乐,听它断断续续,哐哐啷啷的声响在空旷街道上一层层地盘旋放大,也胜过百无聊赖地听大人们取乐人家风云不测。
小二黑的手指黑却长,巴掌大的小银剪刀能在三根手指间呼啸着转出浑圆的圈,小时候看着镜子里那把明晃晃的剪刀随着梳子在头皮四周飞舞,吓得眯起眼直吞口水。
直到现今,西装革履的人也从不进小二黑的理发店,倒不是简陋,只是不合衬。小二黑的理发店口悬着几盆吊兰,长长藤蔓下还挂了个鸟笼,里面养一只乌黑油亮的鹩哥。店里只安了两张杉木躺椅,一条置书的长几――上面摆一只紫砂壶配四个茶杯。除此便只有三张老发椅和一口大水池。没有电视机收音机,甚至连本时新的杂志也寻不到。倒是穿件宽袖长袍的,更显得应景。对此父亲只给了两个字评价,顽固。
父亲说,我们那时候整日游泳钓虾采桑葚抓螃蟹摸螺蛳,没什么特别有趣的,黄昏时候和小二黑沿街道闷着头赛跑,向着太阳跑,常常一跑就是五六里路。
向着太阳跑,那时候觉得家里屋外这头的太阳落下了,我们在追逐过程里的那一轮却仍悬在山头。小二黑不要命地追,远远丢下我一大段,就像故事里那个追太阳的人。
我想象着父亲话中的场景,奔腾的血液在体内蹿流,那种蛮不讲理的生命力,在坚定不移的信念里喷薄欲出。
前年回家的时候,镇上已不见了小二黑的理发店,问父亲,才知道他是卖了理发店北上了。临走前,他告诉父亲,那些年给他看的文章和书稿,全都被出版社退还了,起初觉得是人家的偏见,真的接触到大家时才明白是自己坐井观天。
小二黑说,夸父不是不自量力,如果他没有渴死,他一定能追到太阳。
我回想那双黝黑修长的手,将理发剪转出浑圆的圈,将缚住太阳的光辉洒遍整片天空,霸占整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