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先是今年建筑奖在北京颁奖
之后是官网的中文版出现了得奖人,再之后消失,得奖人人自己表示不知道
现在是美帝媒体出来报道证实得奖
http://featuresblogs.chicagotribune.com/theskyline/2012/02/chinese-architect-is-his-nations-first-winner-of-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html
不得不说,太牛逼了
得奖人信息:
王澍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龘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 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 简历:
建筑1985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学士。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任教。 业绩简述: 1985年起,先后设计南京华侨大厦(1985-1987,已建成);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并已拆毁); 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1,建成并将拆毁);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1991,建成并已拆毁);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并已拆毁);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1993,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方案);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1999-2000,已建成)。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已建成) 宁波艺术馆(已建成) 2010年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已建成) 以上作品及多篇专业论文陆续发表在《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室内设计精粹》、《建筑师》、《今日先锋》、《时代建筑》、《室内风景》、《室内》、《时尚》等国内书刊上。 1999年6月,参加北京国际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展。 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获得者
先是今年建筑奖在北京颁奖
之后是官网的中文版出现了得奖人,再之后消失,得奖人人自己表示不知道
现在是美帝媒体出来报道证实得奖
http://featuresblogs.chicagotribune.com/theskyline/2012/02/chinese-architect-is-his-nations-first-winner-of-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html
不得不说,太牛逼了
得奖人信息:
王澍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龘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 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 简历:
建筑1985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学士。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任教。 业绩简述: 1985年起,先后设计南京华侨大厦(1985-1987,已建成);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并已拆毁); 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1,建成并将拆毁);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1991,建成并已拆毁);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并已拆毁);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1993,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方案);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1999-2000,已建成)。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已建成) 宁波艺术馆(已建成) 2010年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已建成) 以上作品及多篇专业论文陆续发表在《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室内设计精粹》、《建筑师》、《今日先锋》、《时代建筑》、《室内风景》、《室内》、《时尚》等国内书刊上。 1999年6月,参加北京国际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展。 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