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络经年吧 关注:1,785贴子:430,713

回复:【络与绎】品读-杜甫之白帝城最高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汗,这个楼的大家都是抱着不同意见来的,探讨用争执这个词楷书了,有些不妥吧…我说了你可以用古律结合的路子来说下这首啊,哪里古哪里律…


84楼2012-04-11 21:31
回复
    突然发现自己很容易码错别字。。。


    IP属地:广西85楼2012-04-11 21: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要说的,你已经说了,平平平平仄仄仄,节奏越来越紧蹙,可以理解成加强语气,这并不违背平时说话。仄仄仄仄平平平,也是你说的,声音转而平和,只是对于三平尾,个人观点是在七绝里最为忌讳。在七律里,特别是颔联和颈联,个人并不认为是不可触犯的。其实这首诗音韵上给我的感觉,也呈对仗体系,当然这都是个人揣摩,随意猜测,觉得不妥。
      所谓的律,我认为除去变体,不符合格律的都是古。当然我同样认为,律诗里并不绝对杜绝古的存在。


      86楼2012-04-11 21:38
      回复
        七绝因为是七律的衍生产物,所以比七律要宽…七律是最马虎不得的,我说的都是因为他是拗体,拗体有些人都认为他不是律。正体七律的格律是不可触发的。七绝有时候可以允许孤平,七律绝对不可以,所以说正体七律绝不能宽泛来看…这个已经成为公论了。


        87楼2012-04-11 21:46
        回复
          颈联就是刚才说的,扶桑西枝,对断石,一轻一重,写出反差,所以如此用。弱水,重水也,杨亿有弱水风回欲到难,东处于三位上,对整体影响不大。随长流是动势,此处则是是一重一轻,也补偿了前面的音节。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这个在音律上的对应很明显。


          88楼2012-04-11 21:46
          回复
            你觉得什么算变体?拗体算变体吗?


            89楼2012-04-11 21:48
            回复
              还是一些失粘失对无对仗的格


              90楼2012-04-11 21:49
              回复
                基本就是这样了


                92楼2012-04-11 22: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应该对仗处,如果有平仄而无对仗,为古(如果意思已经对仗,偏向于律)。如果有对仗而无平仄,则需要多加考虑。
                  我的变体是这样定义的,“平平仄平仄”,以及常见的可救的大拗(非老杜一家之言)。对于中间两联,只要对仗了,并且读起来不觉得唐突,个人都将其看成律的。对于老杜这个,个人偏向于古,但不排斥为律。以后学诗过程中观点或会发生变化,但是现在如此。


                  93楼2012-04-11 22:02
                  回复
                    @0云海缘0


                    94楼2012-04-11 22:03
                    回复
                      这点我的意见与你大致相同


                      95楼2012-04-11 22:04
                      回复
                        辛苦了,其实以我们后人的眼观来看,要解释拗体也能言之有理,其实最难能可贵的是杜甫当初刻意而为之时的胆识和气魄,以及他为什么这样做,凭什么这样做,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的。
                        又,高三了,好好努力吧,应试教育,没办法的事。


                        IP属地:广西96楼2012-04-11 22:07
                        回复
                          我个人更倾向于将所有的拗体都归之为变格,即使只是变一字的平仄,也当是变,只是是否还是律诗还不应该以变不变来看,而应该看此变法是否有章法可循,如果是依格律章法来变的,那么还应该称之为律诗,拗体律诗,但是,如果实在寻不出章法的,才称之为古体吧。


                          IP属地:广西97楼2012-04-11 22:12
                          回复
                            其实方虚谷在瀛奎律髓中已经明确变体与拗体为两体了,此处认可的人多。


                            98楼2012-04-11 22:1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杜甫也不是最早的啦,庾信毕竟很深的影响了杜甫,杜甫的对格律的破立也是和庾信有很大关系。而杜甫的变也被宋朝所尊重。


                              99楼2012-04-11 2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