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02 ACT11
【日 / 内 / 议事殿】
下朝之后,皇帝邀几位朝中重臣议事,左相及捕盗大将洪乐刑赫然在列。这会儿,禁宫侍卫官申东烈正在详述芙蓉斋命案,皇帝偶尔掩嘴咳嗽,半闭着眼似听非听,左相却听得仔细,还时不时暗自观察官员的反应。
皇帝:左相以为如何?
突然被陛下点名,左相稍显堂皇,立刻肃容望向陛下。
左相:臣以为,此案虽人证物证全无,却没有丝毫疑点。宫女春樱杀人后企图逃离命案现场,不料被经过的侍卫官撞破,只好假装惊惧晕阙,尽管她口舌如簧以为能瞒天过海,但义禁府办案素来严谨,芙蓉斋宫人记录和现场血脚印都是最佳佐证,足可以当即定罪。
皇帝:可是……杀人动机……咳咳咳咳。
左相:陛下,微臣有罪!(突然跪伏在地)春樱是世子嫔娘娘的陪嫁宫女,与娘娘情同姐妹,想必整日面对付英池触景伤情,念主心切才患上了失心疯,都怪臣管教无方,还请陛下降罪!
皇帝:这样啊……(为难)
突然,外面响起一阵骚动,不等内官那句“王世子邸下觐见”说完,李恪已踏着春风和露水闯进大刺刺议事殿。王世子向来规矩周全,突然做出如此不当的行径,令得在场众人大为咋舌,纷纷揣测他的来意。
皇帝:(意欲满满)父王!
一声中气十足地父王吐出口,李恪当即跪伏在地,行完大礼仍不肯起身。
李恪:父王,儿臣有一事请愿。
皇帝:(饶有兴致)噢?好啊,说说看。
李恪:儿臣恳请父王,将芙蓉斋一事交由儿臣审办!
众臣哗然,皇帝也略感意外,抿了口茶水,目光扫向左相,又看向依然伏地的世子。
皇帝:起来说话。
李恪:(直起上身,坚持跪着)父王一定知道,嫔宫的事虽然儿臣不再执着,但心中伤痛久久不能平复,如今,在嫔宫生前最喜欢的芙蓉斋又生出如此不堪的事端,儿臣不可坐视不理。春樱是世子殿出去的宫女,儿臣对她的秉性为人很有信心,且此案疑点重重,凶器至今没有找到,春樱宁肯受刑也不肯认罪,定是藏有极深的冤情,还请父王明察!
皇帝:受刑是怎么回事,既然人证物证没有着落,怎可贸然用刑?!
申东烈:(紧张)回禀陛下,微臣冤枉,还没怎么施刑她就昏过去了。
皇帝:放肆!(怒,急咳)
李恪见父王咳嗽严重,当即站起身,迎上前拍抚父王背脊,又命内官换了热茶。
李恪:父王,且将此案交由儿臣,定当不负嘱托,查明真相!
皇帝:好,好,先坐下。(让李恪坐在身侧)
左相:陛下,恕臣无礼,臣以为,世子邸下的提议多有不妥。(瞄了眼李恪,自顾自续道)方才朝堂之上臣已说过,南方突遭水灾侵袭,数万平民温饱难全,国家大事当摆在首位,王世子邸下身份尊贵,应多多体恤民情而不是周旋宫闱琐事。
李恪:左相大人,这是三条人命的命案,称之为“宫闱琐事”并不恰当。
左相:(不理睬)更何况,没有不透风的墙,芙蓉斋发生命案的消息这会儿大概已经街知巷闻,百姓尚沉浸在世子嫔娘娘身故的悲痛之中,盼着家国平安,若此事不能速速解决,恐惹来百姓非议。依微臣看来,此等宫女犯下的命案,还是交由义禁府处理最为妥当。
皇帝犹豫地看向世子,李恪握紧的拳头突然展开,拍案而起!
李恪:(怒吼)难道你们眼睁睁看着无辜的人含冤而死吗?!
众臣:臣惶恐!(拜倒)
大概是第一次看到儒雅清俊的世子邸下这样愤怒,即使是为继续追查世子嫔娘娘的事而与群臣起争执,世子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处于下风的那个。可是今天,他不一样了,大臣们没有一个敢接话,纷纷埋首噤声。
皇帝:(赞许的眼光)好!这个案子就交由世子审办,相关人等全力配合。(看向左相)左相,要给年轻人历练的机会,这次你也别坚持了。
左相:(余光瞧着李恪自信的笑容)陛下说得极是,但都城百姓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宫里,破案不能耽搁太久。不如这样,以三日为限,三日内若世子邸下不能翻案,则定罪论处。
李恪目光一紧,焦虑地看向父王。皇帝再次猛咳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摆摆手,口中含糊地说着明日再议。但敏锐的李恪当即发现,捕盗大将洪乐刑目露阴险,突然向左相使了个眼色,跪伏在地,竟将皇帝摆手的动作生生曲解为同意。
洪乐刑:陛下圣明!
众臣:(迷茫互看)陛下圣明!
李恪纤细的手掌紧紧抓着书案一角,抓得本就白皙的手毫无血色。低头看自己手,翻卷的衣袖下露出半截白皙的手臂,浅粉色的牙印仍在那里,已是很淡很淡,淡到不用心细看根本察觉不到。
抚摩着手臂上朴荷的牙印,李恪在心底悄悄问,“三日之后,这个印记还在吗?”
========== 以上计入4月25日(周三)的更新分量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