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吧 关注:181,281贴子:6,542,530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死局——屌丝只能个人的逆袭与绝大多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986592.shtml
猫在天涯帐号 空血机枪兵123
-----------------
个人觉得这帖楼主经济学方面造诣不错至少表达能力挺好,转来大家乐呵下


1楼2012-04-25 17:16回复
    死局,屌丝个人的逆袭与绝大多数屌丝的坟墓(越忙越穷的时代)
    三十年:经济增长、物价与社会平均工资,告诉你真实的经济增长,你真的富裕了吗?富裕了谁?
      外资的翻云覆雨,忙,与我们得到的与流失的,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房价,真的是无法丢弃的“情妇”,苦苦兜住的房价与极其脆弱的银行体系(抢你的,再高价卖给你)?
      庞大的他们,是阻碍一切改变的根源,也是因为他们,将是埋葬一切的坟墓,因果早已注定。
      外汇储备就是被截留的血汗钱。
      死局,屌丝个人的逆袭与绝大多数屌丝的坟墓。


    2楼2012-04-25 17:17
    回复
      看过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4-25 17:17
      回复


        IP属地:江苏5楼2012-04-25 17:18
        回复


          IP属地:山东8楼2012-04-25 17:18
          回复
            我要来的时候,你就得降低“汇率的门槛”,在我用美金兑换被调整的汇率,手握大把大把的人民币的时候,市场上的物价和人工成本都没有提高,自然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雇佣更多的人。
              外资进来并不是雪中送炭,犒劳咱们这个猪一样的过度的幼稚民众的,他们是需要赚钱的。而在此同时,咱们有所谓的“人口红利”,也就是人口带来的劳动力优势。每个人都想进程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两千左右的工资,可以吃到肉,在国人看来,吃到肉就是提高了生活水平。然后拼命的生产,又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出口到国外,换来美金,又被央行收走了,换来新版的人民币。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改革,猪肉价格越高,越是不要命的引进外资,物价翻翻的长,猪肉从以前的不足一元,到后来的三元,七元,直接冲破十元大关了。随之而来的是物资的普遍上涨,包括石油和吃的转基因大豆油。
              猪肉的价格、房子的价格可以是以前的十倍,社会平均工资只比以前翻了一到两倍。所以说,有某些专家拿收入从800块到现在的2400块,翻了3倍作为房价现在是合理的推论,甚至鼓吹不是为穷人盖房子的言论是多么的可笑。
              真正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调高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姑且允许有“温和的通胀”,在月收入800的时候,猪肉为三元一斤,在收入为2400的时候猪肉在五元一斤,老百姓吃同样数量的猪肉,但猪肉在整个收入上的比重比以前要少,余下的钱可以去旅游啊!或者吃两只鸡啊!买台电视和洗衣机啊!买房子啊!也就是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那才叫收入提高。
              在物价比工资收入增长速度还要快的情况下,还在吹嘘经济每年10%甚至以上的增长岂不是笑话。
              这里又有一个迷惑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有的人每天都可以吃得起猪肉,还能买个车开开,以前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
              回答这个问题根本不难,因为以前你屁事没干,当然吃不到肉,开不起车,现在你劳动了,劳动当然要有一些回报,不然就是白忙活,只有傻子才会那样干。问题就出来了,问题就在于你现在已经在劳动,而你的劳动所得极其的有限,或者说有一部分该得到的没有给你。其实你现在吃到的猪肉也是你劳动所得的一部分,按照你现在的劳动强度和创造物品的能力可以一天吃两顿甚至三顿肉,现在只给你吃一顿,还有的都被别人占据了,现在还变着法子让你一周吃一次肉,让你欠银行的钱,你必须省吃俭用还钱。


            10楼2012-04-25 17:19
            回复
              负资产社会与中产阶层的没落
                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外向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强制结汇,并没有带来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反而进一步太高了通胀。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就像欧元诞生之前的德意志联邦银行,该行具有强大的独立性,不附庸与德国政府及财政部,首要任务不是刺激经济,而是保持马克在德国国内的币值稳定,即防通胀。德意志联邦银行强势的保证币值的稳定作风往往与政府试图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相矛盾,从而使得德国央行行长与德国总理之间的矛盾相当的尖锐。德国马克的强势和稳定,一度让邻国法国深感不安,被誉为“德国的核武”。
                任何对经济的刺激行为都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就像四万亿,而政府最大的冲动就是印钞,短暂的经济繁荣能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支持。一向严谨的德国政府强烈的印钞冲动每次都受到德国央行的强烈抵制。更为戏剧的是,德国财政部官员之前强烈批评德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但当他改任为央行行长以后,强烈的贯彻央行的独立性,与政府交恶不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货币在本国的购买力,而我们的央行和银行一道成为疯狂敛财的帮凶和参与者。
              


              11楼2012-04-25 17:20
              回复
                太长看不完,是不是注定要成为屌丝


                14楼2012-04-25 17:24
                回复
                   外汇储备就是被截留的血汗钱之一“美国条子”与“中国条子”
                    外乎储备是不是被节流的血汗钱引发过争论,是不是血汗钱也没有一个定论。
                    如果以外汇储备的形成来看,企业出口产品赚回来的钱,由央行强制结汇,然后印刷一定量的人民币给该企业。经济学家会这样说,央行没印刷一元人民币,就是央行的一元负债,人民币是央行向该企业借入美元的证明物。也就是说,你给了央行美元,央行给你人民币,只要你需要人民币的时候就可以到央行兑换成美金。货币不仅是财富的交换媒介、储存方式,在某些时候,某些关系中也是一种凭证。
                    罗斯柴尔德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货币、钱具有强大的魔幻色彩。在金融近乎主导经济的时代,纸币改变了近乎所有的规则,金融史就是一部“钱史”。
                    在常人看来,钱就是财富,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人民币没有进入流通环节,堆放在仓库的时候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质地好一些,不太容易被仿冒而已。
                    我们认为,钱怎么能和欠条、收据、某些证明等同呢!比如A拿着一张10万的欠条向我换9万块钱,在我认为确保拿着欠条可以找到那个欠款人收回10万元的时候,或许我是愿意借出9万块钱的,毕竟可以得到一万块钱的利润。我是否愿意这么干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人的信用和备对付能力,也就是他能够还钱,且必然会还钱。倘若大家都拿着这个条子可以要回这个条子上所标明的金额,那何必还要拿着条子换成货币呢!这个条子直接买东西,消费不就得了。但是由于条子的笔迹,纸张用料、面额太不同,用起来不方便罢了。
                    金本位后,在国家(政府)未收回货币发行权的时候,银行券扮演了钱的角色,以银行的信用和备对付能力作为担保的。由于监管、经营风险、已经起初的社会商品经济并不繁荣,银行券作为货币的存在还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后来银行的信用和风险控制不能承担这样的角色,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这个信用承诺由国家(政府)承担。
                    政府出于好心说:既然大家手里的条子都他妈的不一样,用起来不方便,还不如我来担保,把你们手中的条子搞成同一种规格,用起来方便。于是政府印刷统一的条子就成了货币,成了钱。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经济学绝对是没有统一的立场和绝对的普适性的。对于美国央行(美联储)一刷出来的条子,全世界都愿意接纳,因为人家信用高啊,用的人多啊!备对付能力强啊!而作为中国央行印刷的条子只能在国内混混,拿出去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出口企业拿着货真价实的商品换来的优质美国条子从中国央行那里换来了相对不优质的条子。然后这个不太优质的条子可以是员工的薪水、再生产的成本、利润等等在国内流通开来。
                    问题似乎渐渐清晰了,作为拿着条子的个人,基本上就在国内花花,对于想购买国外商品的个人的愿望,可以集中起来拜托从事进口的企业去国外采购那些商品。进口企业就拿着中国央行的条子到央行换取美国的条子去买东西。经过这样的一个循环,也就是绝大部分人与美国条子直接关系的剥离,造成了外汇储备与普通百姓不太相关的假象。而有一些人,能够与国外有联系的人,拿着中国央行的条子去换美国的条子,他们的感受是与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
                    本来就是同样一个面团,放在锅里蒸,对于惯常生活在本国的人觉得那是馒头,放在烤箱里烤,搞成了面包大家就会搞不清


                  17楼2012-04-25 17:29
                  回复
                    美国为何改变改革开放之初怂恿中国货币贬值如今又施压货币升值呢?
                      有些事看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也非常的美妙。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永远不能说他是“科学”的。每一时,每一地,每一国都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系统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不同。就像美国货币发行也非常的烂,但美国却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甚至会出现通货紧缩。在金本位下与信用货币下的情况也不一样,在一个国家纸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在如今,资本和金融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时代,与过去亚当斯密,马克思经济学时代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动的古典经济学逻辑也不一样。唯一一样的就是弱肉强食的规则没有改变,只是现在隐藏的更加朦胧。很多人觉得中国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世界工厂是多么的牛逼和伟大。随着我们取得的“成绩”,绝大多数老百姓过得似乎并不荣光。
                      其实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很多人欢呼雀跃的说,现在买进口东西便宜了,而出口受到打击会相当的严重。
                      前面也说过,进口产品是否便宜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人民币的升值却使得出口举步维艰,对于一个追求稳定,维稳的政府来说,这才是很扯淡的事。
                      在外资需要到中国投资的时候,他希望人民币的汇率越低越好,那样可以换到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国内投资。任何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的,在外资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往国外的时候,他们赚取了一笔钱,这笔钱不是人民币,而是其他货币,美元、欧元、加元、澳元等等,不管他以何种货币销售商品,最终还是会以美元、欧元等强势货币的形式回到他们的宗主国。
                      而外资在中国投资赚取的利润,要么从央行手中兑换成外汇回去,要么就以人民币的形式存在中国的银行,还有一部分在中国的股市、楼市等等,超高中国的资产,并从中套利。
                      假使在2000年,有100亿美金,在汇率为8.6:1的情况下进入中国,兑换成860亿人民币。即便外资在国内屁事没干,就是存在银行吃利息,到了2012年,汇率调整为6.3:1的时候,860亿人民币/6.3=136.5亿美金。也就是说,外资或者说是热钱100亿进入中国,即便什么是都不干,因为汇率的调整在十年内赚到36.5亿美金。倘若再在中国炒炒房子,捣腾一下股市、投资一下其他资产,这个数字会更加的庞大。
                      所以说,在汇率是8.6:1调整到6.3:1的情况下,算是白送外乎储备给别人。也就是说,中国辛辛苦苦生产出的东西卖给全世界,换回来的外汇储备盈余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无端的遭遇损失。咱们忙死忙活赚来的钱,本来是打算买些东西自己享受的,现在溜达一圈又被被人收回去了。
                      在中国国内的热钱何止是100亿美金,热钱的进入本来就是通胀的原因之一,然后爆炒国内的楼市、股市等等,赚取的利润可能翻翻,倘若热钱和外资手中的人民币在短时间内流出,即便是三万亿的外汇储备都可能被洗劫一空,引起剧烈的金融动荡。
                      还有的不要忘记,购买两房债券和美国国债的一万多亿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兑现,远水解不了近渴。
                      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一石二鸟。如果人民币也是世界储备货币,在美国国内也有等量的人民币,他还会要求人民币升值吗?
                      一切现代金融理论都是不对称的金融理论,当金融理论与意识形态,特别是自由、平等、全球化挂钩一些很容易被蒙蔽了双眼。
                      还有就是日本,遇到危机就主动贬值日元,搞得别人很气愤。


                    19楼2012-04-25 17:33
                    回复
                      解读全球化:苹果的启示
                        “全球化”听起来非常的美妙,费尽周折,终于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其实不应该去指责全球化的趋势,但全球化里有很多问题需要认识清楚,不然问题会相当的严重,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恕我直言,如果没有全球化,西方世界的高福利社会几乎难以为继。西方的高福利社会主要是以高工资、低物价、和税收的转移支付构成的。比如一个美国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8000美金(大概)就属于贫困人口,这个家庭没有自己的房子,依靠租房生活,每个月的房租是345美金(三室),这样的房子并不算便宜,倘若这个家庭承担如此高阳房租的话,生活肯定非常的艰难,倘若政府每个月补贴300美金房租,而个人只要支付45美金的话,你会不会吃惊呢?是的,这不是假设,这就是事实。
                        人们会觉得奇怪,全球化确实让我们拥有了之前不能拥有的东西,全球化真的很美妙,在此文开头就已经说过,其实并不美妙,因为你之前没有劳动,现在劳动了。之前国内一台冰箱都生产不好,现在流水线上的冰箱产量及其惊人。
                        全球化究竟代表了什么,全球化和全球金融是如何转动的,财富是如何转移的呢?这也是我们越忙越穷,且越危险的一个原因。
                        笔者经常用现实的例子现身说法。
                        美国人为什么不仇富?却对他们的个人奋斗,即实现美国梦的人们非常的敬佩,他们确实是美国人民的英雄。就如苹果公司,是美国社会毫无疑问的大英雄。
                        苹果手机在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一台苹果手机材料成本非常的低廉,科技成本价格非常之高。在全球化的运作下,可能只有工业设计、和核心的程序即操作系统属于苹果公司开发的,其他都是外包给其他国家,而中国只做代工,是产品链条上的最廉价一环。
                        苹果公司一年的利润数以百亿计美元,苹果公司CEO的年薪是富士康一个员工工作六万年的收入。很多人会觉得,不同的人创造的价值不同,这里不去追究个人的价值和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是看全球化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
                        苹果公司一年为美国创造的税收暂且不论,但看苹果公司的CEO年薪一亿美金,需要交纳30%的个人所得税,约合3000万美金,如果他到老了以后将自己的遗产传承给下一代,他可能面临60%左右的遗产税。也就是说,在美国,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财富可以无限制的传承给下一代,那是不可能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在不就得将来会将这一大笔财富消融,让其进入社会的另一个大循环中。
                        像苹果、微软、谷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智力创新性企业,他们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全世界,他们给自己的员工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税负。这些财富通过社会福利支出转移支付到普通人手中,普通人又可以购买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大循环。
                        在这个大循环中,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决不能乐不思蜀。培育出强大的,具有真正竞争优势的企业才是一个民族的幸运。在新一轮的全球化中,作为邻居的韩国,他们的三星、LG、现代集团等等,也可以与苹果公司一样,将自己低消耗,高价格的商品行销中国。
                        在我们不明白西方国家财富调节机制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为何西方国家的劳动者日子过得越发的轻松,工资待遇又是非常的高,失业的低保比我们的工资还要高,他们的钱从哪儿来?明白了这一个超级全球化的循环,豁然开朗。
                        因为一个苹果手机可以换取中国普通人一个月的劳动,当一个国家这样的企业足够多时,其他国家的人不就是在维持自己勉强生活的前提下为别人忙活吗?
                        其中最为危险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循环,毕竟他们的科技,生产出来的物件确实让人心服口服的好。


                      20楼2012-04-25 17:33
                      收起回复
                        现在好象只有这么多
                        实践证明,在英吧里血拼出来的英黑战斗力属于sss级
                        猫从第5页开始和楼主瞎扯,已经把楼主干没词了,也把楼歪的差不多拉


                        22楼2012-04-25 17:37
                        回复
                          玩经济,这哥们瞬秒猫
                          讨论制度和宗教,猫瞬秒他
                          不过不管从经济还是制度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悲观,15年已经是极限


                          23楼2012-04-25 17:39
                          回复


                            24楼2012-04-25 17:39
                            回复
                              那你还不快逃岀国门~
                              到时候饿鬼会吃人肉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2-04-25 17: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