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演员——李孚
卑职李孚,字子宪,来自冀州钜鹿。我本姓冯,由于某种原因改姓李,至于为什么,是我的个人隐私,不方便透露,还望诸位见谅。
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冀州的公务员,开始了从政之路。那时主持冀州工作的还是袁绍。
官渡之战后,袁绍得了抑郁症,郁闷而死,袁尚接过了他爹的班,就任冀州牧,并把我找去给他做了秘书(主簿)。
后来,袁谭、袁尚兄弟继承父辈优良传统,上演窝里斗的大戏。袁谭打不过弟弟,就请曹操来帮忙,曹操乘机进军河北,包围了袁尚的邺城。当时留守邺城的是审配。
邺城可是老袁家的老窝,绝对不能丢!
得知邺城被围后,袁尚风风火火往回赶。
审配,你一定要挺住啊,我们马上就到!
为了让审配知道我们已经来救援了,袁尚决定派人进城通知审配。可是派谁去呢?邺城被曹操围得水泄不通,又怎么才能进去呢?
袁尚的心情那是相当的焦急,他来咨询我派谁去合适。
我说:“现在派个小兵小卒去,恐怕完不成任务,还是让我亲自走一趟吧。”
袁尚问我:“你怎么去?”
我回答:“听说邺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带的人多了容易被发现,我只带三个骑兵就足够了。”
“好,子宪,我们大家的命运交交到你手中了,你可一定要完成任务。”
“袁将军请放心,属下定当不负众望!”
袁尚把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我表示鸭梨很大。
我亲自挑选了三个亲信,让他们扔下兵器带上干粮,骑上快马跟着我出去办件事,也没告诉他们去哪里、去干什么。
走到梁淇,我让他们三个做了三十根刑杖系在马上,服装全部换成曹军的。傍晚我们四人到了邺城附近。
那天夜晚,乌云遮住了月光,伸手不见五指,我装扮成一名曹军都督,假装四处巡视,伺机进邺城。
我们先来到城北“巡查”了一遍,然后向东走。为了表演得更逼真,“巡查”东面包围圈的时候,我以“都督”的身份狠狠教训了几个擅离职守的曹兵。这样就更不会有人怀疑我了。
……
我们又从曹操大营前向南,在西南角向西,来到了章门。我对着包围章门的曹军狠狠骂了一顿,还没等一头雾水的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早把他们给绑了。这里就是我们进城的突破口!
我们四人迅速跑到城墙下,冲着城墙上面大声呼喊“我是李孚,快拉我上去”之类的。
我是袁尚的秘书,守城将士对我的声音很熟悉,他们赶紧放下绳子,把我们四人拉了上去。
被围了五个月的审配同志见到我,灰常激动,又悲又喜,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同志,终于见到你了!”
“审老弟,辛苦你了!”
我向他转达了袁尚对他们的慰问,希望你们再坚持几天,援军马上就到了,到时举火为号,大伙一起杀出城去,内外夹击,一定能打败曹操!
把信息转达给了审配,终于圆满完成了我的使命,我准备动身离开回去复命,可是面对曹操的重重包围,怎么出去呢?审配也认为我出不去,劝我留下来。
山人自有妙计!
我跟审配同志说:“现在城中的粮食不多了,不如把老弱病残放出去,让他们自己找粮食吃,我们四个混在他们中间出城。”
审配同意了我的计策。他连夜找了数千人,让他们人人一手拿着白旗,一手举着火把,从不同方向的三座门同时出城一起去投降。
我们四个人换上普通人的衣服,乔装打扮一番混在他们中间。
你想数千人举着火把,火光照耀,黑夜都变成白天了,那场面相当壮观。曹军只顾欣赏火把了,没有仔细观察这些投降人员。
我们从北门出去,在西北角突围而出。
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全身而退,可是我们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袁尚率军刚到邺城附近就被曹操打跑了,曹军一口气追了我们几十里地。审配一出城就被曹操打了伏击,只得退了回去。
我和袁尚走散了,一时找不到队伍,只好投奔了袁谭。
谁知曹操攻下邺城没多久,又把袁谭给收拾了。
袁尚跑了,袁谭死了,此时此刻,我又该何去何从?想来想去,我觉得应该去见见曹操了。于是我骑上马来到曹操大营外,跟值班人员说我有事要跟曹操说。
听说我有事要跟他说,曹操立马接见了我。
我一进去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他谢罪。
曹操没说什么,只是问我:“你想跟我说什么?”
我很紧张,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镇静,没事的,曹操是不会把我怎么着的。深呼吸,我说:“现在邺城虽然投降了,人心不定,应该派一个刚刚投降的有见识有诚信的人去宣传一下您的新政策。”
“那你去吧。”曹操对我倒是放心。
“我去之后怎么说?”
“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曹操果然是曹操。
于是我离开曹营回到邺城,对大家进行了安抚,让大家该干嘛还干嘛,好好过日子,不要出来闹事云云。
安抚完城中百姓,我回去向曹操复命,曹操是很欣赏我滴。
我七十多岁的时候,按照你们现在的规定,早退休十多年了,可朝廷不嫌我年老力衰,让我做了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什么概念?放在今天就是北京市市委书记。
想必大家看了我的故事,对我有了新的认识。我这个牛人也算是个人才吧,可老袁家就是发现不了。唉,从袁绍那辈开始,袁家人只顾着窝里斗,不知有多少人才在他们那埋没了,他们家落得失败的下场很正常,不是偶然。
卑职李孚,字子宪,来自冀州钜鹿。我本姓冯,由于某种原因改姓李,至于为什么,是我的个人隐私,不方便透露,还望诸位见谅。
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冀州的公务员,开始了从政之路。那时主持冀州工作的还是袁绍。
官渡之战后,袁绍得了抑郁症,郁闷而死,袁尚接过了他爹的班,就任冀州牧,并把我找去给他做了秘书(主簿)。
后来,袁谭、袁尚兄弟继承父辈优良传统,上演窝里斗的大戏。袁谭打不过弟弟,就请曹操来帮忙,曹操乘机进军河北,包围了袁尚的邺城。当时留守邺城的是审配。
邺城可是老袁家的老窝,绝对不能丢!
得知邺城被围后,袁尚风风火火往回赶。
审配,你一定要挺住啊,我们马上就到!
为了让审配知道我们已经来救援了,袁尚决定派人进城通知审配。可是派谁去呢?邺城被曹操围得水泄不通,又怎么才能进去呢?
袁尚的心情那是相当的焦急,他来咨询我派谁去合适。
我说:“现在派个小兵小卒去,恐怕完不成任务,还是让我亲自走一趟吧。”
袁尚问我:“你怎么去?”
我回答:“听说邺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带的人多了容易被发现,我只带三个骑兵就足够了。”
“好,子宪,我们大家的命运交交到你手中了,你可一定要完成任务。”
“袁将军请放心,属下定当不负众望!”
袁尚把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我表示鸭梨很大。
我亲自挑选了三个亲信,让他们扔下兵器带上干粮,骑上快马跟着我出去办件事,也没告诉他们去哪里、去干什么。
走到梁淇,我让他们三个做了三十根刑杖系在马上,服装全部换成曹军的。傍晚我们四人到了邺城附近。
那天夜晚,乌云遮住了月光,伸手不见五指,我装扮成一名曹军都督,假装四处巡视,伺机进邺城。
我们先来到城北“巡查”了一遍,然后向东走。为了表演得更逼真,“巡查”东面包围圈的时候,我以“都督”的身份狠狠教训了几个擅离职守的曹兵。这样就更不会有人怀疑我了。
……
我们又从曹操大营前向南,在西南角向西,来到了章门。我对着包围章门的曹军狠狠骂了一顿,还没等一头雾水的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早把他们给绑了。这里就是我们进城的突破口!
我们四人迅速跑到城墙下,冲着城墙上面大声呼喊“我是李孚,快拉我上去”之类的。
我是袁尚的秘书,守城将士对我的声音很熟悉,他们赶紧放下绳子,把我们四人拉了上去。
被围了五个月的审配同志见到我,灰常激动,又悲又喜,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同志,终于见到你了!”
“审老弟,辛苦你了!”
我向他转达了袁尚对他们的慰问,希望你们再坚持几天,援军马上就到了,到时举火为号,大伙一起杀出城去,内外夹击,一定能打败曹操!
把信息转达给了审配,终于圆满完成了我的使命,我准备动身离开回去复命,可是面对曹操的重重包围,怎么出去呢?审配也认为我出不去,劝我留下来。
山人自有妙计!
我跟审配同志说:“现在城中的粮食不多了,不如把老弱病残放出去,让他们自己找粮食吃,我们四个混在他们中间出城。”
审配同意了我的计策。他连夜找了数千人,让他们人人一手拿着白旗,一手举着火把,从不同方向的三座门同时出城一起去投降。
我们四个人换上普通人的衣服,乔装打扮一番混在他们中间。
你想数千人举着火把,火光照耀,黑夜都变成白天了,那场面相当壮观。曹军只顾欣赏火把了,没有仔细观察这些投降人员。
我们从北门出去,在西北角突围而出。
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全身而退,可是我们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袁尚率军刚到邺城附近就被曹操打跑了,曹军一口气追了我们几十里地。审配一出城就被曹操打了伏击,只得退了回去。
我和袁尚走散了,一时找不到队伍,只好投奔了袁谭。
谁知曹操攻下邺城没多久,又把袁谭给收拾了。
袁尚跑了,袁谭死了,此时此刻,我又该何去何从?想来想去,我觉得应该去见见曹操了。于是我骑上马来到曹操大营外,跟值班人员说我有事要跟曹操说。
听说我有事要跟他说,曹操立马接见了我。
我一进去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他谢罪。
曹操没说什么,只是问我:“你想跟我说什么?”
我很紧张,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镇静,没事的,曹操是不会把我怎么着的。深呼吸,我说:“现在邺城虽然投降了,人心不定,应该派一个刚刚投降的有见识有诚信的人去宣传一下您的新政策。”
“那你去吧。”曹操对我倒是放心。
“我去之后怎么说?”
“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曹操果然是曹操。
于是我离开曹营回到邺城,对大家进行了安抚,让大家该干嘛还干嘛,好好过日子,不要出来闹事云云。
安抚完城中百姓,我回去向曹操复命,曹操是很欣赏我滴。
我七十多岁的时候,按照你们现在的规定,早退休十多年了,可朝廷不嫌我年老力衰,让我做了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什么概念?放在今天就是北京市市委书记。
想必大家看了我的故事,对我有了新的认识。我这个牛人也算是个人才吧,可老袁家就是发现不了。唉,从袁绍那辈开始,袁家人只顾着窝里斗,不知有多少人才在他们那埋没了,他们家落得失败的下场很正常,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