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对于决战,大爱,大气,大义:
其实在决战前夜,无缺本就打算牺牲自己来换小鱼儿,就算心兰不求他,他也早已有此决定,就像他自己说的:
【他只是苦涩地一笑,道:“你纵然不求我,我也不会杀他的。”】
只是心兰向他提出来,就实在太令他伤心了:
【在这一刹那间,花无缺全身的血液都似已骤然凝结了起来,他想放声呼喊:“你求我莫要杀他,难道你不知道我若不杀他,就要被他杀死?你为了要他活着,难道不惜让我死?你今天晚上到这里,难道只不过是为了要求我做这件事?”但花无缺是永远也不会说这种话的,他宁可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伤害别人,更不愿伤害他心爱的人。】
这里他不只有疑惑,委屈,痛苦……只怕还会觉得,难道在心兰眼里,他真能做出杀挚友这么不仁不义的事么?别人不了解他也就罢了,可连他最爱的人也如此看,此时这世上还有谁能明白他的苍凉?他本有牺牲之念,却是独自寒,心里自然会有失意,疑惑,难道所有人都认为,他死是正该的?也难怪他后面会有自问,“难道我就该死?我死之后又有谁会为我流泪?”
然,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如今小鱼儿不是一个与他无关的人,而是他的挚友,这场决战,虽然他是被逼的,但他毕竟是属于主动方移花宫,小鱼儿一直被他们移花宫紧紧相逼,这场生死决斗必打与否的决定权,其实是在移花宫,难道无缺会不明白这道理吗?难道他会认为,自己只是师命难违,所以自己就没有错,就没有对不起小鱼儿吗?难道等到最后一刻,他就真能为忠孝或珍惜自己的命,而对小鱼儿这个一直以来被“移花宫”无辜“追杀”的挚友痛下杀手吗?不,他做不出来!所以,在心兰还没向他提出那个要求前,他就已有牺牲的念头,而当心兰向他提出要求时,他心中的委屈,疑惑,痛苦虽然都强忍着,但他也清楚的告诉心兰,“你纵然不求我,我也不会杀他的。”这是一种回答,也是一种明示,之中又何尝不是在告诉她,“不,你看错了,杀小鱼儿如此不义的事,我根本做不出来!”所以心兰向他投去崇拜的目光,认为他是世上最伟大的人,她不是自私的为无缺答应了她要求而感到欣慰,而是看到了无缺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这种光辉是一种大气大义!在白虎居,无缺为救她选择牺牲自己,她为那份无私的深情感动,震憾……而此刻,她心底对他却是无限崇拜,有着无法形容的敬佩之意,却又为他感到无比悲哀,因为,这个伟大的人是她爱的丈夫!就像一个妻子看着自己的丈夫上战场,心里有千万个不忍,但为了大义,也只能支持他,乃至追随他?(当然,这时无缺还不知道心兰的苦心。)其实从两处心兰的感受比较也可看出,无缺对于决战的牺牲,充满了一种大义的胸怀,而不单是为爱情,对小鱼儿的义,对移花宫的孝,都一样重要……或从另一角度说,还有为他自己,为他自己能够问心无愧,不负傲骨,所以他自己没觉得自己伟大……
虽然书中写有一段:
【花无缺望着他在向每个人诀别,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因为只有他知道小鱼儿是绝不会死的。他已答应了铁心兰,为了遵守诺言,他已决心牺牲自己。死,并不是容易的事,一个人到了临死的时候,才知道生命是值得留恋的,但铁心兰的情感,却更令他刻骨铭心,永难舍弃,在两者不可兼得时,他只有舍弃生命,选择爱情。】
【“开始!”燕南天的叱声方起,两人已猝然动手。但在花无缺出手之前,铁心兰却发现他向她瞧了一眼。 只瞧了一眼!虽然只瞧了一眼,但却已胜过千言万语。铁心兰看到他的目光,已知道他是在向她诀别,在向她允诺,在向她表示他那比山还坚定,比海还深邃的爱情。她已知道他这是在对她说:“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小鱼儿一定不会死,你放心吧。”】
但这并不代表,若没有心兰的因素,无缺就不能做到为小鱼儿牺牲,而且这几句还不是最后那刻的心理描写!
无缺毕竟是人,虽然他已下了决心,但决战前这刻,他看心兰一眼的释然只是在感情方面,他已完全感受到心兰的情意,她心里爱的是他,在爱情上他已没有遗憾,但人生并非只有爱情,所以在对人生和生命上,他还未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