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你们想,苏轼他大半夜不睡去找人家是去搞什么?
按照我的思维,写了一篇很文艺很文艺的白话文为翻译。
(其中我就是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宽袍解带欲睡,但美丽的月色照了进来,犹如他美丽的眼睛,念及此,我便再也睡不着了。想了想,他不来找我,应该在承天寺吧,我的怀民。
推开了承天寺沉重的寺门,见一人站在庭院中,脸色憔悴,竟是怀民!他看到了十分惊讶,几秒的对视,他扑到了我的怀中,抽噎道:“轼,你终于来找我了。”我搂住了他,欣赏美丽的月色,空寂的庭院。
月色如水,松柏的影子如水草一般。我和怀民亦如在水中,满身无遮拦,如从水里起来一般。他唤着我的名字,我抚摸着她。
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