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栏吧 关注:1,236贴子:26,138
  • 4回复贴,共1

关于诗歌的一个或所有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歌最激动人行之处,并不是它“言说了”什么,而在于它“能装下”什么——这是对于诗歌至关重要的“结构”问题。一言以蔽之:语言为体,结构为用。
狭义的结构,包括句式、分行、韵律和节奏等;广义的结构大于诗歌,它是时空交汇的那个元素,包含诗歌中最难以言传的升华部分,如火之焰珠之光宝之气。更有类似教堂或庙宇的结构,可以忏悔、膜拜、祷告、救赎与逍遥。
正是在结构的层面,过去的所有才显示意义,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至于徒劳,所谓的未来获得某种可能。至少是理论上,现代诗歌的“结构”,可以“装下”任何我们期望的东西,包括“未来”。
就“纯诗”来说。古诗词已经写到极致了。但是,现代诗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与现代人心灵和文化层次相洽的“结构”,那么古代诗词留给现代人的遗产有多少,现代诗的财富就有多少;现代人的古典情怀有多深,现代诗的回响就有多远。
但我们对现代诗歌的期望远不止于此,这并无令人骄傲的理由——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在“存在”的路上已经堕落得太久太深…现代诗歌作为“深渊的翱翔者”,它的意义有待彰显,它的使命义不容辞。
存在(德语“die sein”,英语“the being ”),那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的一切…但“存在”正处于进行(being )之中。去除对存在的遮蔽,这是诗歌的第一要义,某种类似清场的作用(“人的异化”是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指引存在的方向,这是“通道”的结构(“乡愁”是一个重要的通道);最后,是抵达——抵达存在之后,存在自身的抵达(人不是诗意地栖居,而是人的栖居即是诗意本身)。
语言,只是材料或工具。古今中外一切现成的语言,一个诗人都可以大胆使用。不必纠结于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化而用之,那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诗人不是一个高明的小偷,甚至细节的巨匠也不仅是你的追求——诗人是“结构”的大师——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我们才能够这样说出:诗歌,创造者的语言,上帝唇边的长笛——语言的尽头,诗歌在前进。诗歌的尽头?那就交给上帝吧!
2012.11.25


1楼2012-11-28 13:28回复
    现代诗歌正以进行式存在着,装得下什么或者尽头是什么,还需我们不断的探索。。。


    IP属地:四川2楼2012-11-29 10:31
    回复
      诗人是语言的创造者,语言是沟通的开拓者,沟通是人类的根本精神需求。
      ——————诗人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完)


      3楼2012-11-29 15:48
      回复
        学习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1-29 23:57
        回复
          空空,好久,好久,不见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11-30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