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fantasy动漫社吧 关注:543贴子:12,800
  • 39回复贴,共1

【HH的大坑】My Fancy Dream:谢谢你们给的回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文档没什么文采,也没什么主线,它形散神也散,它只是一个奇怪的、技能树点歪的伪文青真二货的胖子的一本流水账。它从2011年嘉年华后在我电脑桌面上放了很久很久,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无法让它全文结束后再挂出来,个中除了我的拖延症久病不愈外,更是由于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它怎么样才算结束,甚至或许其实内心深处某个地方深深地希望它永远也不会结束。但是正如开头所说,是梦,总会醒的;那么就让它顺其自然地醒过来好了,或许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或许这只是我随着键盘的吧嗒声,在醒来前最后一次回味只属于我们的,美好的,无奈的梦。
======================================================================
今年的嘉年华着实盛极一时,当晚在看到配音的节目如此受欢迎效果如此卓然,不禁喜形于色。我向来是不惮得意忘形的,于是乎兴高采烈地把背往后一靠问起:“明年我们出些啥啊?”
这样说着,却猛然想起背后坐着的是班叔。
“……明年这个时候,你就不在这里了吧?”
扭头看去,一样的微微点头,一样的淡定表情,不一样的,是挂在脸上的一点点落寞。
虽然只有一点点,却能分明地辨认出来。
是啊,梦,总是会醒的。
感谢你们,让这个梦,如此美好。
梦醒时分,以为记,聊慰。
——写于2011年动漫社嘉年华的序


1楼2013-01-14 01:17回复

    (一)
    我依然分明地记得我和动漫社的世界相交的那一时刻。
    大一下学期电脑被没收,每天百无聊赖地在图书馆翻看各种杂学书,借同学的电脑看动画,玩游戏,当真是堕落得不知人间日月。
    那样的某一天的一个下午,在缘网上偶然看到一个叫做“《听到涛声》广播剧”的种子,偶然看到种子下面附带的说明里,有着一条“Fantasy动漫社原创部下属广播剧组纳新”的信息,和一个叫做“韩絮”的联系人号码,鬼使神差地,我发了一条短信过去。
    ——“请问广播剧组现在还纳新吗?”
    ——“嗯!”
    就这样,我的世界和动漫社的世界,正式重合在了一起;从此在我的大学中,再无分离。


    2楼2013-01-14 01:18
    回复

      (三)
      记得最清楚的“主线事件”当属在蓝田一舍1061(是的没错,那时1061和1062还不是寝室,而是两个房间打通中间墙壁的竺院会议室)的大聚餐了。
      聚餐的那次也颇有些意思。虽然不知道其他人的内心活动如何,站在一大群其实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中间试图找话题其实相当地尴尬,到了最后,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绕着大会议室的桌子兜圈子,偶尔看到猫的电脑桌面是此方和镜镜COS的saber和凛的粘土人手办奔过去吐个槽,偶尔看见鸦鸦桌上摆着的漫画跑过去扯两句皮,最后实在闲的手足无措跑去书架上拿几本落满了厚厚灰尘的《轻兵器》杂志……再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次聚会的结束已经记不清楚,但从紧张尴尬到逐渐熟悉再到大家放开胆子海阔天空地胡扯的心情,每每还会被自己放在眼前玩味。


      4楼2013-01-14 01:19
      收起回复
        贴吧没有“顶”“赞”“好评”这个设定有时候真是让人挺苦恼的
        期与期之间可以插吧?
        看到你和@脑残的吴鸣世 的文字的时候也会有想写的冲动,可一旦真正拿起笔来却又不知道怎么下手,即使写下来了却又没有回忆中那么精彩,所以我还是先坑着吧....


        IP属地:浙江7楼2013-01-14 09:04
        收起回复
          忍不住吐槽HH的发帖时间……


          IP属地:浙江8楼2013-01-14 09:08
          回复
            随意啊~不过我觉得最好记得作者本人各自整理一个完整版本这样比较好收拾……


            9楼2013-01-14 09:57
            回复
              说起来我手上还有《时光》这个坑。。。想起当年觉得还挺厉害的嘛,居然倒腾除了这么些东西。跟大家一起做什么的感觉,听梁祝和神秘杂音的回忆,还有看着你们还在倒腾的感动~~≥^≤
              现在我跟大家虽然没有怎么见面、聊天了,但是感觉还是挺亲近。
              fantasy是个好地方!(还跟班叔在一起了哈哈哈)


              10楼2013-01-17 18:06
              收起回复
                作为新人真是对漫社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啊~看到仙贝们的回忆录都开始更了也很期待~只要吾大爱抚社存在一天,回忆录这种东西就会是没有结局的故事吧~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1-17 23:55
                回复
                  hh求更新!


                  IP属地:天津12楼2013-01-22 22:12
                  收起回复

                    (五)
                    “不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一定……一定会把这张卡片,送给你。”
                    转眼四五年过去,曾经一个电话半小时内就能召集完毕的朋友如今业已各奔东西,不在同一个学校、不在同一个地区、不在同一个城市、不在同一个半球。
                    路途是的确很遥远了,我们把卡片送到对方手上的心,也不见了。
                    梦想着实很浪漫,现实,却真的、真的、真的很……简单。
                    我不知道几米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过我知道,卡片带给我的浪漫与感动,无法和我们做过的任何一个作品比拟。或许我的确对这种风格的作品毫无抵抗力吧:不知为什么,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把所有的49段音轨放在播放器里整晚整晚地听着听着,有时好像并没有听台词说了些什么,但当某一段忽然对上情绪时,就会莫名特别地感动。
                    依然记得有一次回校,一个人昏昏沉沉地躺在卧铺上,火车碰撞铁轨轰鸣鼓噪,隔壁小宝宝梦呓不断,老旧MP3依然滚烫地辛勤工作着,朦胧的我半梦半醒地盯着头顶的床板,正值大学生涯的多事之秋,各种思绪交错繁复,伴着窗外一闪而逝的灯光,纷扰地让我无法入睡。正自烦恶间,耳中的一曲恰毕,倏忽响起的钢琴伴奏和熟悉的嗓音一下子敲击在我的脑中:“亲爱的乌鸦,你飞来窗口停驻的那一天,我正准备离去……”。那种忽然而来的无奈与孤寂,无谓的纠结与挣扎,像醋与酒的香味在烹烧中结合一般渗入我的五脏六腑。于是眼泪非常不够“爷们”地滑落下来,毫无征兆。


                    13楼2013-02-03 19:55
                    收起回复

                      (接上回未完)此生未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六)
                      其实我并不知道我应该写些什么,坐在桌前思路也是一断再断,并不是因为素材太少(相反,素材一个接一个不停从脑子里蹦出来),而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一份我对这个写作漫社,读作朋友的团体的感情。
                      经历过一个痛苦的大一下学期的我,在大二一开学的时候就摔伤了脚,这迫使我不得不离开原来的寝室,离开同班的同学;学业上的纠结又使我不得不调整课程,脱离正常的进度。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惧和无助我如今无法在文字中形容和描述,但当时带给我的压力远远要超出你们的想象。
                      套用冰爷的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漫社拯救了我”,虽然或许些微夸张,但漫社的活动确实让我在这段在泥淖中迟滞的日子轻松许多。
                      从受伤以来十几天,除了上课外的第一次外出活动就是那学期初的趣味定向越野。撑着双拐的我只能停留在东二教学楼的点做留守儿童,也因为此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个“趣味”定向越野到底趣味何处,只记得那个点的几个人旁若无人地在东二西边的花园里聒噪了一个下午,讨论当时的《死神》里各自喜欢谁。也是因为这次活动才开始从一个漫社配音组的外圈人员,而真正踏入了漫社某个奇怪的圈子,当然也顺手做了个支线——和早有耳闻的某个有一个文艺清新的好名字的“少女”见了面。
                      虽然知道是假记忆,不过总是觉得当时“少女”的自我介绍是:“哦我叫李雪霏,他们一般叫我班叔,哈哈。”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看到了一个传奇。


                      14楼2013-02-03 21:05
                      收起回复
                        顶上来准备更新


                        15楼2013-09-22 11:01
                        回复
                          预计更新,先推上来以免找不到楼……


                          17楼2013-10-10 17:00
                          回复
                            (八)
                              生活真是不可预料,我从未想到我还会冷不丁地上到贴吧来更新这个帖子。
                              当然,说是不可预料,毕竟还是有清楚的原因的,尽管我知道自己做事的理由一直游离在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界限边缘。
                              起因是我现在的研究生一门核心课的本周作业(是的,我把工作辞掉又跑去读研究生了;是的,我读的这个坑爹研究生项目经常有这种每周都要做的作业;是的,我现在是在太平洋时区顶着死线的压力划水),要求我们回溯一些不同的积极体验,然后描述比较和对比这些积极体验,于是我就回溯到了这里,回溯到了上一篇的最后的一句话、三年差十天前写下的文字、八年前的一个傍晚里残存的回忆。从这个回忆开始,又想了很多很多。
                              离开社团、离开学校、离开朋友,很多观念开始渐渐变化,曾经以为会坚如磐石的情结或韧如蒲草的念想也慢慢地微妙地变得面目全非,生活里不断有新的人和事敲门进来,于是旧的人和事就默默地离开,等到我再次想起的时候,旧的人与旧的事就变成了回忆。因此,对于回忆,我总是抱有一些浅浅的愧疚的,愧疚于自己的薄情寡义。带着这样的几分愧疚,回忆里的人和事在不断咀嚼中就理所当然地变得越来越美好,以至于不似真实,而像是一个书本里的故事了。
                              再没几个月,离我进入浙大就十个年头了。十年,这样一个我曾经以为非常沉甸甸的词语在现在的我看来显得轻薄而易碎。这十年赐予我的喜悦与忧伤,留恋与追悔,都已经随着时间不疾不徐的流逝,情愿或不情愿地冲入了过去的泥沼。对比十年前的自己,我也着实恐惧而好奇十年后的自己会变成怎样一个人,也同样恐惧与好奇十年后的我们又会如何在回忆中留存彼此。我想一定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吧,但到底会变化成什么样呢?既确定,又未知;——就是这种冲突,使我不得不关注它多一点,幻想能猜出答案。
                              回想起来这是有些讽刺的:我原是希望用这篇文章来做一个告别,却发现这样的告别变成了“长亭更短亭”的缠绵。而内容也从一个情境一个情境的记录,变成了现在随手写些遐思的喃喃。不过这样也无所谓,至少它能忠实地拓印出当下的自己,能使将来的自己再不小心回忆起来的时候,有一个剪影可以参照,有一段铭文可以缅怀。
                              今次就写到这里吧,就此搁笔。


                            18楼2016-09-12 0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