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吧 关注:511贴子:2,615

贲门失弛缓症交流群 欢迎大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3-01-16 12:34回复
    *****本群都是贲门弛缓症病友 希望大家进群一起交流*****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3-01-16 12:37
    回复
      群号:132211326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3-01-16 14:00
      回复
        希望有这病的病友进群,大家交流一下。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聊病的同时大家开开玩笑,放松一下心情,祝早日康复。


        IP属地:黑龙江8楼2013-01-26 09:12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3-01-26 09:19
          回复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13-01-26 18:54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12楼2013-01-26 19:00
              回复
                既然还有这样的好吧 顶一哈


                IP属地:浙江13楼2013-01-26 19:09
                回复
                  今天又有一个病友手术成功 祝贺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3-01-28 13:47
                  收起回复
                    发病原因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其发病与食管肌层内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神经节细胞退变的同时,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炎症表现,或许病因与感染、免疫因素有关。肌丛神经节细胞的退变导致了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壁蠕动和张力减弱,食管末端括约肌不能松弛,食物滞留于食管腔内,逐渐导致食管扩张、伸长和屈曲。食物滞留可继发食管炎及溃疡,在此基础上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2%~7%。[1]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3-02-01 13:21
                    回复
                      1. 食管钡餐X线造影 吞钡检查见食管扩张,食管蠕动减弱,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狭窄部粘膜光滑,是贲门失迟缓症患者的典型表现。Henderson等将食管扩张分为三级:I级(轻度),食管直径小于4cm;II级(中度),直径4~6cm;III级(重度),直径大于6cm,甚至弯曲呈S形。 2. 食管动力学检测 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区的压力常为正常人的两倍以上,吞咽时下段食管和括约肌压力不下降。中上段食管腔压力亦高于正常。食管蠕动波无规律、振幅小,皮下注射氯化乙酰甲胆碱5~10mg,有的病例食管收缩增强,中上段食管腔压力显著升高,并可引起胸骨后剧烈疼痛。 3.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狭窄或肿瘤。在内镜下贲门失迟缓症表现特点有:(1) 大部分患者食管内见残留有中到大量的积食, 多呈半流质状态覆盖管壁, 且黏膜水肿增厚致使失去正常食管黏膜色泽;(2)食管体部见扩张, 并有不同程度扭曲变形;(3)管壁可呈节段性收缩环,似憩室膨出;(4) 贲门狭窄程度不等,直至完全闭锁不能通过。应注意的是,有时检查镜身通过贲门感知阻力不甚明显时易忽视该病。[1]


                      IP属地:黑龙江16楼2013-02-02 21:32
                      回复
                        贲门失迟缓症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使食管下段松弛,从而解除功能性梗阻,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 保守治疗 对轻度病人应解释病情,安定情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并服用镇静解痉药物,如钙抗拮剂硝苯地平等,部分病人症状可缓解。为防止睡眠时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垫高床头。 内镜治疗 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深入,新的医疗技术及设备不断涌现,内镜下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多新进展。传统内镜治疗手段主要可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镜下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以及内镜下微波切开及硬化剂注射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对中、重度及传统内镜下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行手术治疗。贲门肌层切开术(Heller手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可经胸或经腹手术,也可在胸腔镜或者腹腔镜下完成。远期并发症主要是反流性食管炎,因而有不少人主张附加抗反流手术,如胃底包绕食管末端360度(Nissen手术)、270度(Belsey手术)、180度(Hill手术)或将胃底缝合在食管腹段和前壁(Dor手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OEM手术无皮肤切口,通过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层切开,最大限度地恢复食管的生理功能并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即可进食,95%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且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由于POEM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特别快,疗效可靠,或许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选择。


                        IP属地:黑龙江17楼2013-02-03 13:01
                        回复
                          疾病预后 患者发病初期可采用药物及传统内镜治疗;如能坚持,一般来说能获得较长期的症状缓解,但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括约肌梗阻,疗效不肯定,复发率较高。外科Heller手术切开了食管下端括约肌,手术成功率约80%,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恢复慢,约10-30%病人手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最新的内镜微创POEM手术,近期疗效可靠,同时不破坏食管裂孔结构,术后反流发生率相对低,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如贲门失迟缓症并发食管、贲门癌者,预后差。[1] 专家观点 贲门失弛缓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对于药物及传统内镜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例如年轻伴有LES压力明显增高者,可尽早选择采用POEM手术治疗,以免由于食管扩张程度过重或反复内镜扩张导致纤维疤痕形成,增加POEM手术的难度,影响成功率。贲门失弛缓症病人在术后都应定期复诊及随访,一旦有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对于Heller术后再次狭窄的复发患者,也可尝试通过POEM手术进行治疗。对于年龄大,病程长,近期体重减轻明显者,应警惕并发恶性疾病的可能,包括食管、贲门癌等。


                          IP属地:黑龙江18楼2013-02-04 14:19
                          回复
                            同病相怜 互相帮助


                            19楼2013-02-06 16:33
                            回复
                              新年快乐


                              IP属地:黑龙江20楼2013-02-08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