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吧 关注:8,141贴子:127,860

回复:转载利德哈特的著作间接路线战略第七章马尔波罗和弗里德里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尤金亲王则突击法军位在河流与高地之间 的左翼。这样,迫使法军毫无进行机动的 自由。联军的主要优势,不仅在于士兵精 神素质较好,经过良好训练,而且在于行 动的突然性。于是,两支法军不能进行协 同作战,只好各自为战。这个情况本身又 必然破坏他们的稳定性。结果,法军被迫 处在整个战线的宽广的中央地段上,并且 感到缺乏足够的步兵。不过,这个基本的 弱点直到当天黄昏时候才明显地暴露出来 。 如果不是法国人还犯有其他错误的话,那 它对于会战结局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会战的第一阶段对于联军还是不利的。 马尔波罗左翼部队向布伦海姆的进攻被 敌人击退,遭到了重大损失;他在右翼向 奥贝尔格劳的进攻,也被打败了。尤金亲 王的冲击则两次被击退。当马尔波罗在中 央进攻的部队渡过尼贝尔河时,其先头分 队碰上了法军实施反冲击的骑兵,花了很 大力量才勉强地把他们击退。对于联军来 说,值得庆幸的是,敌人的行动缺乏协调 性,那次反冲击只是少数几个骑兵中队实 行的。这并不符合塔拉尔德的计划。紧接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05-31 19:12
回复
    接 着第一次反冲击之后,马尔辛的骑兵又投 着马尔波罗的暴露翼侧实施了第二次反冲 击。然而,这次反冲击又及时地被尤金的 骑兵击退了。当形势紧张的时候,尤金接 到马尔波罗的紧急呼吁,于是毫不迟疑地 把自己的预备队投了进来。 尽管覆灭的危险已经过去,但是不稳定 的局势依然存在。马尔波罗如果不能向 前挺进,那他就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因为他的后方是连着尼贝尔河的一片沼泽 地。不过,到了此时,塔拉尔德也必须付 出惨重的代价才能对付,因为他不该让马 尔波罗安然地渡过了尼贝尔河,成者更准 确些说,他当时不该对此毫无作为。由于 塔拉尔德的骑兵反冲击没有达到自己的目 的,由于法军没能消灭马尔波罗中央集团 的第一梯队,马尔波罗那些抢渡尼贝尔河 的残存分队,得以在河的对岸巩固阵地。 这时,尽管塔拉尔德手里还有五十个营的 步兵,可以用来对付马尔波罗的四十八个 步兵营,但是在中央地段,他只有九个步 兵营,而敌人方面却有二十三个。塔拉尔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3-05-31 19:1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德在最初部署兵力的时候,就已犯了这个 错误,后来,他是有时间加以纠正的,但 他却没有把错误纠正过来。当这为数不多 的法国步兵终于被数量优势的英国步兵和 近距离的炮火击溃以后,马尔波罗便从所 打开的缺口中冲了出去,并在多瑙河岸, 在布伦海姆附近,切断了密集的法军步兵 ,同时对马尔辛的翼侧造成了威胁。不过 , 马尔辛还是摆脱了尤金的挤压,没有遭到 多大损失就撤退出来了,而塔拉尔德的大 部分兵力,则被赶到多瑙河上,最后被迫 投降。 布伦海姆的胜利是花了惨重的代价换来 的,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如果冷静地加 以分析,那么很明显,这次会战的胜利, 首先是取决于普通士兵的坚定精神,其次 是法军指挥官的失算,最后才是马尔波罗 的将才。然而,由于最后夺得胜利,遂使 人们头脑昏胀,不去注意这实际上只是一 场大的赌博。当然,由于这次会战的结果 , 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还是破产了,从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5-31 19:17
      回复
        此以后,整个欧洲的局面也就有所改变。 法军败退以后,联军跟着追击,前进到 了莱茵河上,并在菲力浦斯堡地区渡过 了该河。然而,布伦海姆胜利的代价实在 太大,所以除了马尔波罗一个人以外,所 有的将领都不希望继续再打下去,因此, 军事行动也就慢慢地停息下来。 公元1705年,马尔波罗又制定了一个进 攻法国的计划,其办法是要迂回绕过弗 郎德勒地区的那些要塞。根据这个计划, 尤金亲王负责在意大利北部牵制法军的兵 力,荷兰军队则在弗郎德勒平原占领防御 阵地,至于联军的主力,则由马尔波罗率 领,沿着摩泽尔河上游向提翁维尔实施进 攻,而巴登侯爵的军队,则沿着萨尔河开 进,去同马尔波罗会师。然而,由于粮秣 供应不足,运输工具缺乏,补充兵员不够 , 这个计划未能加以实行。此外,巴登侯爵 这次也不大愿意合作。有人认为,他的动 机是妒忌,可是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他当 时负着重伤,而且不久以后便因为伤重而 死去了。 尽管争取胜利的条件已经丧失,但马尔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3-05-31 19:20
        回复
          ,但马尔 波罗仍然坚持要执行自己的计划,因而 他的行动就变成了意义非常狭窄的直接路 线行动。他把部队开到摩泽尔河上游,很 明显是要以自己这少量的军队来引诱法军 出战。可是,法国的维拉尔斯元帅却是耐 心等待,坚守不出。他指望马尔波罗的军 队会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削弱。同时,维尔 罗依在弗郎德勒平原的进攻又获得了胜利 ,并迫使荷兰人向马尔波罗发出了紧急求 救的呼吁。这两方面的压力迫使马尔波罗 非放弃自己那个冒险的计划不可。于是, 马尔波罗在无限的失望当中,就把巴登候 爵当作了赎罪的羔羊。他甚至给对方主将 维拉尔斯写了一封信,对于自己的撤退表 示了遗憾,而把全部的责任都推到巴登侯 爵身上。 马尔波罗采取强行军,回到了弗郎德勒 ,并很快改善了整个局势。他到达以后, 维尔罗依即刻解除了对列日的围攻,并且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3-05-31 19:29
          回复
            撤退到“布拉班特防线”的防御工事里去 了。马尔波罗随后又专心致志地拟定了一 个突破这一防线的计划。按照他的计划, 首先,要在马斯河地区对敌人设防较为薄 弱的某一地段进行佯攻,诱使法军向南调 动,而后,采取强行军返回,力求在蒂尔 蒙附近突破一个工事虽然坚固但守兵却较 薄弱的地段。但是,当他的初步企图成功 之后,却又未能乘机扩张战果,没有能够 立即进至鲁文和渡过戴尔河。这次失策的 原因,可能是他自己的兵力消耗过快,也 可能是因为他对同盟者的欺骗程度甚至比 对敌人还有过之。而在那时,著名的“布 拉班特筑垒工事防线”事实上已经不成其 为障碍了。 几个星期以后,马尔波罗又制定了一个 新的计划。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他在统帅艺术方面的进步。尽管新的计 划也没有带来更大的成绩,但是它却显示 了马尔波罗的天才。他过去在弗郎德勒平 原进行机动,都是以纯粹的欺诈为基础, 如果要想成功,在执行时就必须行动迅速 ,而这种迅速行动,象荷兰军队那样的同 盟者,却是很难做到的。这一次却不同, 马尔波罗在一个包括若干重要目标的方向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3-05-31 19:32
            回复
              这一次却不同, 马尔波罗在一个包括若干重要目标的方向 上,采取间接路线行动,因而迫使敌人分 散兵力,于是也使自己可以不必要求过去 那样高的速度。 马尔波罗避开了维尔罗依在鲁文附近所 扼守的阵地,转向南面突进,他所选择 的路线使敌人感到迷惑,猜不透他下一步 行动的目标,因为他同时威胁到在那个地 区的许多个要塞,例如那慕尔、沙勒罗瓦 、蒙斯和阿特等。尔后,他前进到了格纳 培,随即又向北转,走在经由滑铁卢向布 鲁塞尔的道路上。这时,维尔罗依决定立 即返回,以便拯救布鲁塞尔,可是当法军 刚刚从鲁文开出的时候,马尔波罗立即掉 头东向,又在夜间行军,并突然地出现在 法军面前。由于马尔波罗到达战地比他的 荷兰盟军所预期的还要早些,于是荷兰人 又找到一个借口,反对他立即转入进攻。 他们的理由是,尽管敌人已经发生混乱, 可是敌人依斯柯河后面的阵地,与早些时 候联军在那里取得胜利的布伦赫姆地区的 阵地比较起来,实际上还要坚固一些。 在1706年的战役中,马尔波罗曾设想在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3-05-31 19:44
              回复
                更大的规模上采取间接路线行动。他打 算越过阿尔卑斯山去同尤金亲王会师,并 希望采取联合行动,就是要使自己的陆上 进军与海军陆战队在土伦港的行动,和彼 得波罗在西班牙的行动相互配合起来,从 而把法军逐出意大利,并光荣地进军法国 本土。这一次,荷兰人一反过去小心谨慎 的常态,居然也同意冒险,同意马尔波罗 去执行自己的计划。可是,这一次的计划 仍然未能实现,其原因是巴登侯爵很快即 被维拉尔斯打败,而维尔罗依也在弗郎德 勒平原上发起了进攻。法国人为什么在这 一次居然也进行冒险呢?其原因可能在于 路 易十四世的计算。他认为,只要各处都转 入进攻,就可以造成强烈的印象,显得他 的声势浩大,从而缔结一个对他有利的和 约,而这样一个和约,现在对他来说是很 必要和迫切的了。可是,就马尔波罗所在 的那个战场来说,法军采取进攻行动以后 , 不是找到了一条通向和平的捷径,而是走 上了一条通向失败的途径,并且使各种和 平打算都落了空。这时,马尔波罗并没有 浪费时间,而是充分利用了对他有利的机 会。按照他的看法,法国人这已是第二次 帮助他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了。现在,形势 对他们有利,他当然不能安静地呆在阵地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3-05-31 19: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上。他在拉米伊遭遇到了法军。那时法军 正好占领一条凹线阵地,而他自己则处于 弓弦的地位。于是,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 处地形上的优越地位,采取战术上的间接 路线行动。马尔波罗首先向法军的左翼发 起了进攻,迫使法国人把预备队投到那里 ,而后,他却技巧地从战斗中撤出兵力, 并迅速地把这些兵力投到自己方面的左翼 ,用来发展荷兰军队取得的初步胜利,因 为荷兰的骑兵已经在那里突破了敌人的防 线。这个来自后方的威胁加上正面的压力 , 使得法军开始溃败。随后,马尔波罗乘胜 追击,极其有效地扩张了战果,因而很快 夺得了整个弗郎德勒地区和“布拉班特防 线”的全部筑垒工事。 在这一年(1706年),意大利境内的战争 实际上也告结束。这也可以算是有效地 体现间接路线战略的又一个例证。起初, 尤金亲王被迫撤退。他往东退到了加尔达 湖,甚至退进了山地。在此同时,他的同 盟者萨伏依公爵,也在都灵被围。但是, 尤金亲王接着就以巧妙的机动欺骗了敌人 。他不是采取战斗的办法向前冲,而是设 法溜走,避开了敌人,并且摆脱了自己基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3-05-31 19:59
                  回复
                    地的束缚。他率领部队经由伦巴第,进入 皮蒙特,最后在都灵给予敌人一个决定性 的打击,使数量上虽然占看优势,而精神 上却已一蹶不振的敌军遭到了惨败。 现在,无论在南面或北面,战火都烧到 了法国的边界。但在1707年中,由于同 盟国之间缺乏一致的目标,使得法国人获 得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而到了下一年,他 们更得以集中自己的主力来对付马尔波罗 。马尔波罗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困住在弗郎 德勒地区。他于是作出决定,再一次采取 向多瑙河进行机动的方法,而且是重复上 次的进军路线,以来改变当前的局势。由 于采取这一机动,尤金亲王得以从莱茵河 上出发,率领自己的军队前来与马尔波罗 会师。不过,这次法军的主将已经换上了 能干的范杜米,他率领法军赶在尤金之前 迎上了马尔波罗。范杜米赶上以后,迫使 马尔波罗向鲁文撤退,随后,他即突然地 掉头向西,不花一点代价便夺回了谢尔德 、 布留格和谢尔德河以西的差不多整个弗郎 德勒地区。可是,马尔波罗也没有前去迎 击敌人,而是勇敢地突入西南方,直插到 范杜米部法军和法国边境之间的地区。随 后便是奥登拉尔德之战。马尔波罗依靠战 略机动赢得了初步胜利,并在战术上打败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3-05-31 20:01
                    回复
                      了范杜米。 如果马尔波罗能够自己独立作主,他当 时一定会立即向巴黎进攻,那么,这个 战争有可能很快结束。即使没有这样一个 进攻,路易十四世还是在这年冬天被迫求 和,提出了应该说是能使同盟国方面满意 的条件。可是,同盟国方面却拒绝接受路 易的和平建议,他们指望彻底消灭法军。 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这实在是一种缺乏 理智的决策。至于马尔波罗,他应该懂得 路易建议的价值,但就他本人来说,和平 不是他喜爱的,他更感兴趣的是战争。 这样一来,到了1709年,战争的火焰又 重新炽烈起来了。马尔波罗这时的计划, 还是采取军事上的间接路线,但却是针对 一个重要的政治目标——夺取巴黎。他的 企图归结到一点,就是迂回绕过各个要塞 ,不同敌人的野战部队作长时间的纠缠, 而急速地直接插到巴黎。这是一个非常大 胆的计划,就连黩武好战的尤金亲王也感


                      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3-05-31 20:05
                      回复
                        到跟他不上。因此,计划作了修改,规定 了一些较小的目标,避免直接强攻掩护着 杜埃和贝顿之间那段边界的“布拉班特防 线”上的工事,而首先夺取位于翼侧的图 尔内和蒙斯要塞,最后再沿着要塞地带以 东的道路进入法国。 这一次,马尔波罗欺骗敌人的手段收到 了效果。他首先对敌人的要塞防线实行 了佯攻,诱使法国人从图尔内抽出了守备 部队的主力,用去加强这些要塞。随后, 他即兼程猛进,率领部队对图尔内要塞实 行围攻。但这个要塞的留守部队仍然抵抗 得十分顽强,竟使马尔波罗在那里耽搁了 两个月之久。接着,他又使莱巴塞附近的 要塞防线受到新的威胁,因而得以很快抵 近蒙斯,并不费多大力量就占领了这个要 塞。不过,法国军队的行动也相当迅速, 很快把他切断了,阻隔了他的进路,使他 不能进一步发展胜利。这个挫折引起了他 的暴怒,使他竟转而采取了直接路线的行 动。这一次,他显得很不明智,对于当前 形势所引起的后果,缺乏应有的认识。与 克伦威尔在邓巴战役中的处置比较起来, 他是相差很远的。法国的马尔普拉奎特,


                        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3-05-31 20:08
                        回复
                          有“城门”拱卫。同盟国方面对于这个要 塞的强攻,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花费的 代价也是很高昂的,以致打了败仗的法军 司令官维拉尔斯在给法王路易十四世的信 中写道:“如果上帝叫我们再遭受一次这 样的失败,那么,国王陛下的敌人也将同 样地被毁掉。”这是一个实现了的预言, 同盟国方面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代价极高的 胜利,断送了对于夺取整个战争胜利的希 望。 1710年,战争陷入了僵局。法军建立起 一条从瓦郎西延直到海岸边上的“特强 防线”,把马尔波罗阻止住了。同时,他 的政敌找到了损害他威望的新借口,在英 国国内掀起了反对他的浪潮。幸福女神对 于那些糟踏她的恩赐的人们,是决不会加 以饶恕的。1711年,尤金亲王的军队也由 于政治上的原因而被召回国。马尔波罗不 得不单个地对付一个实力远为强大的敌人 。他的兵力过于单薄,不可能采取某种决 定性的行动,于是便充分发挥他的军事艺 术手段,粉碎了法国人对于其“特强防线”


                          来自手机贴吧30楼2013-05-31 20:12
                          回复
                            不可攻克的夸大宣传。这一次,马尔波罗 特别成功地采用了间接路线战略,他使用 各种机动,时而迷惑敌人,时而欺骗敌人 ,终于不发一枪便穿过了法国的这一道防 线。然而,两个月以后,他却被召回国, 并接受了不荣誉的处分。到了1712年,被
                            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英国终于退出了战争 ,抛弃了自己的盟友。 此后,只有尤金亲王统率下的奥、荷两 国军队还在继续进行战争,并且延续了 相当长的时间。不过,作战双方都巳经同 样地疲惫不堪。1712年,法将维拉尔斯采
                            取了一个很高明的机动行动,从其谋略性 、隐蔽性和快速性来说,都可以与马尔波 罗的类似机动相匹敌。结果,法军在德南 地区获得了一个廉价而又具有决定性意义 的胜利。由于这一胜利,同盟国方面终于 瓦解,路易十四世则获得了一个比较有利 的和平,比起马尔普拉奎特会战失败时所 提出来的和平条件要有利得多。这佯,仅 仅一个直接的行动,就使过去许多次采取 间接路线而积累起来的全部战果,完全付 之东流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最后 ,问题还是采取另一个方法解决的,即仍 然是靠间接路线的行动解决的。 同盟国的主要目的,即阻止法王路易十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3-05-31 20:1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四世和西班牙结成实际上的联盟这个目 的,没有能够达到。但是,英国却在这一 次战争中取得了领土上的收获。这应该归 功于马尔波罗,主要是他具有远见,把眼 界推广到了自己的战场以外。为了引开法 国方面的注意力,保证在政治上获得利益 ,他在地中海地区采取了军事行动,以来 配合自己在弗郎德勒地区的作战。在1702 年和1703年,通过先后进行的远征,使他
                              得以阻止葡萄牙和萨伏依继续倒向法国方 面,并为进攻法国的主要支柱西班牙铺平 了道路。1704年,英国夺得了直布罗陀, 因此,彼得波罗得以在西班牙顺利地完成 牵制任务。到了1708年,英军又作了另外 一次远征,占领了米罗卡岛。后来,尽管 英国在西班牙的作战因为指挥失当而遭到 失败,但它却是带着领土收获退出战争的 。 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始终占领着直布罗陀 和米罗卡岛,而这却是控制地中海的两把 钥匙。此外,英国人还在北大西洋中占领 了新斯科夏和纽芬兰。弗里德里希二世的 战争。 1740年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权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3-05-31 2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