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非常不喜欢TC现在的抗日神剧。
情节的智商捉急之外,总是抹杀人性的存在。
某个英雄一定是杀鬼子非常非常厉害,带兵干掉一个又一个营,晚上睡觉像婴儿一样,雷打不醒。
豪爽!
这就是中国模式。
英雄,爱国英雄,从来不在乎自己杀了数也数不过来的人。从来没有杀过人的脸,总在某个夜晚出现。
我很喜欢信义的那一幕
当大将安慰起得知张御医为了保护自己的解药而牺牲的恩修的时候,提到了自己杀人的经历。
“所以刚开始很兴奋 觉得很自豪
但是 当晚一直都没能入睡
因为太冷了直哆嗦 简直是太冷了
其实 当时不是天冷的季节
那天 是六月二十一日 ”
“那天 连日子都记得吗”
“不仅记得日子 也记得我所杀人的面孔 ”
“第二个也记得吗”
“ 从第二个开始我只是这样记住
杀一个 然后再杀一个 再杀一个……”
很多人觉得,编剧把这个英雄塑造得太没英雄气,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我反而觉得,编剧把每个人都塑造得特别的真实。
英雄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英雄。
在我们看不到的英雄的平凡的生活里,我相信,就算是岳飞也不会忘记,第一次敌寇的鲜血的热度。
爱国,首先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如同崔莹,在生无可恋的日子里,唯一支撑着他继续的是,曾经那些赤月队队员的生命。
同样,当崔莹的手,在征东行省的走廊上颤抖的时候,阳光洒下来,照在他的头发上,看上去像一滴泪。
虽然,这大约是个神奇的巧合。
崔莹在意的,不该是恩修的生命吧~
正是因为,有了恩修,唤醒了大将对自己生命,对所有生命的热爱,大将才能真正成为国民英雄不是吗?
带领部下击退一次又一次的倭寇,保家卫国与爱自己的小家,与国恨家仇真的是对立的吗?
I don't think so~
以上!
有感于,一首歌~
情节的智商捉急之外,总是抹杀人性的存在。
某个英雄一定是杀鬼子非常非常厉害,带兵干掉一个又一个营,晚上睡觉像婴儿一样,雷打不醒。
豪爽!
这就是中国模式。
英雄,爱国英雄,从来不在乎自己杀了数也数不过来的人。从来没有杀过人的脸,总在某个夜晚出现。
我很喜欢信义的那一幕
当大将安慰起得知张御医为了保护自己的解药而牺牲的恩修的时候,提到了自己杀人的经历。
“所以刚开始很兴奋 觉得很自豪
但是 当晚一直都没能入睡
因为太冷了直哆嗦 简直是太冷了
其实 当时不是天冷的季节
那天 是六月二十一日 ”
“那天 连日子都记得吗”
“不仅记得日子 也记得我所杀人的面孔 ”
“第二个也记得吗”
“ 从第二个开始我只是这样记住
杀一个 然后再杀一个 再杀一个……”
很多人觉得,编剧把这个英雄塑造得太没英雄气,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我反而觉得,编剧把每个人都塑造得特别的真实。
英雄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英雄。
在我们看不到的英雄的平凡的生活里,我相信,就算是岳飞也不会忘记,第一次敌寇的鲜血的热度。
爱国,首先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如同崔莹,在生无可恋的日子里,唯一支撑着他继续的是,曾经那些赤月队队员的生命。
同样,当崔莹的手,在征东行省的走廊上颤抖的时候,阳光洒下来,照在他的头发上,看上去像一滴泪。
虽然,这大约是个神奇的巧合。
崔莹在意的,不该是恩修的生命吧~
正是因为,有了恩修,唤醒了大将对自己生命,对所有生命的热爱,大将才能真正成为国民英雄不是吗?
带领部下击退一次又一次的倭寇,保家卫国与爱自己的小家,与国恨家仇真的是对立的吗?
I don't think so~
以上!
有感于,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