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天骄吧 关注:21,169贴子:1,047,819

【Хөх Монгол】北京蒙古语言文化班观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丽的舞蹈学员镇楼



1楼2013-08-31 19:38回复
    文化班教材的封面,很有蒙古特色

    教材的内容,上午给一个同学发短信说到文化班的事,下午她来了,她说自己不用学这个——“太简单了”,这和汉语语文的“a、o、e”是一样的,不过说到做志愿者,因为在北京工作,她看起来兴趣很大。

    听课证,学习的日程安排,课程内容都很详实,层次分明,可以看出文化班组织者有很高的素质。



    4楼2013-08-31 20:05
    收起回复


      5楼2013-08-31 20:08
      收起回复
        求详细信息……有兴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8-31 20:09
        收起回复
          下面谈一谈观感:
          1,参与的人数还是很可观的。一个教室全满了,还有一些没座位的人站着听讲,同时陆陆续续也有到场的人,还有不少在路上的人。
          2,年轻人很多,是主力,大概因为学生的周末时间更加自由些吧。另外发现很多学生模样的人很黑,是晒黑的感觉,我觉得是假期在牧区晒的,现在正好返校,没来得及在教室“闷白”。
          3,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参与的群众基础还是不错的,而且大家都很认真的听讲做笔记。
          4,感觉组织者很好,一直在电梯间接待来者,下午也没离开,几乎忙了一天。
          5,老师的水平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在校生,蒙汉双通,知识完善,很有耐心,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讲课。


          9楼2013-08-31 20:33
          回复
            一些个人意见:
            1,语言是一门童子功,如果想在文化班把语言学的很好不太现实,即便在课堂上把东西都学好了,走出课堂没有环境也是要忘光光的,这里主要是按照大众的普遍水准来说的,不排除个别很有恒心的学习者。
            2,文化班的举办,可以看做一面旗帜,它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作用。蒙古语的学习和传承的希望还是在内蒙古的小学、初中里。归根到底,一种语言不能脱离孕育它的土地。
            3,下午和同学见完面,送她走,一直到国家图书馆地铁里面。中间聊天我问她是蒙授生吗,她说是。说实话大学期间我完全不知道这回事,事实上“汉授”“蒙授”这两个词我也是最近两个月才听说的。但是为什么作为蒙授生,她的汉语居然可以好到让同学完全觉察不到?我认为这是后来语言环境的原因。虽然更多细节我没有询问,不过我觉得她的经历很有参考价值。
            作为个人意见,这里面一定有许多主观的东西,不符合实际,这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也是我参加文化班的一个原因。欢迎指正,谢绝乱喷。


            10楼2013-08-31 20:50
            回复
              真好啊!!!感谢分享!!!!


              12楼2013-08-31 22:14
              收起回复


                13楼2013-09-01 00:09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3-09-01 07:26
                  收起回复
                    如何创造一个语言环境是必要的。


                    IP属地:辽宁17楼2013-09-01 08:02
                    回复
                      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9-01 22:15
                      回复
                        真心不错, 伟大


                        21楼2013-09-02 0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