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479贴子:1,148,663

回复:【感悟】《圣经》对话《道德经》————第七十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楼2014-01-02 10:43
回复


    19楼2014-01-02 11:00
    回复
      带马甲参与讨论,确实不是上乘


      20楼2014-01-02 12:43
      回复
        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建立在以自然为本的基础上的。一切本于自然, 既是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又是老子思想的归宿。故而,历来研究老子者大多把老子的思想浓缩、概括为“自然无为”,这是符合老子思想的实际的。老子把自然作为他的体系的核心,提出以自然为本,这是对有神观念的一个直接而有力的打击。因为既然一切都是以自然为本,那么超自然的神的主宰地位也就被否定了。所以,我们说老子以自然为本的体系是反神学的。
        老子认为:宇宙的运行, 万物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它们不受任何意志力量的主宰,“独立而不改”。同时也不存在任何主宰宇宙、万物的超自然的力量,即使是作为最高存在物的道也不是万物的主宰,“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命)而恒自然”。可见,自然具有与神旨、神意、有命等神学目的性相对立的客观实在性。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体系是我国古代思想史土独特的无神论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虽然就其实质来说,归根到底是围绕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还是神创造的这一根本点展开的,但是,从这一斗争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无神论和有神论却可以采取不同的理论形式来参加斗争。老子以自然为本的体系就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一种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无神论理论形态。他认为天道自然无为,积极主张还原事物的自然面目。这种见解同样也是无神论的。老子创立的以自然为本的无神论体系,开辟了我国传统的无神论学说发展的独特道路,其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就象王充这样著名的无神论者也深受其影响,他所写的《论衡自然篇》可以说就是直接来源于老子的。
        有人把老子的道看作类似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从而得出结论“道”是上帝的别名老子是一个有神论者。对于这个看法,本人不能苟同。老子的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确有许多不科学不清晰的地方。但是,从老子对道所作的许多规定,以及从整个老子思想体系来分析,道不是上帝的别名,恰恰相反,它是作为上帝、天神的对立物提出来的。
        在《老子》中,道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范畴,它既出现于本体论中,也被当作原则运用于社会、伦理。那么,在老子的本体论中,道为何物,它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道是物质或物质性的存在,而不是精神。肯定道的非意识性是老子体系的必然结论。
        第二,道生物是无名之物产生有名之物,而不是精神创造物质。老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生物的论断,企图以此说明整个世界生化繁衍是一个不受任何意志力量主宰的自然的客观的过程,从而完善了他关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在老子看来,世界是发展的,“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人们可以把握得
        到的各种现存的事物即“有名之物”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从人们无法名状的原初物质那里衍化出来的。这个原初物质, 老子把它叫做“无名”。从道是无名之物出发,老子关于道生物的一系列论断就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就是“无名”之物。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老子思想的性质得出几点结论:第一,老子的以自然为本的体系是反神学的。它是我国古代无神论史上最早建立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无神论理论形态。第二,老子的以自然为本的无神论体系,开创了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发展的传统的道路。第三,老子在反对有神观念的斗争中所建立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具有一定的彻底性,特别是他用物质性的道对上帝、神化了的天做出了比较彻底的否定。


        IP属地:江苏21楼2014-01-03 20:17
        收起回复
          貌似道德经有好多版本吧?不同的版本断句都不一样,解释也不一样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1-03 21:06
          回复
            圣经中有意义的东西不去考虑,却纠结于自己无法接受的方面大肆批评。楼上讨论的人有些真是可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1-03 23:45
            回复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 旧约 - 诗篇: 第 89 章 11 天属你,地也属你。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你所建立。


              24楼2014-01-03 23:52
              回复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 旧约 - 列王纪下: 第 23 章 19 从前以色列诸王在撒玛利亚的城邑建筑丘坛的殿,惹动耶和华的怒气,现在约西亚都废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
                旧约 - 诗篇: 第 22 章 27 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28 因为国权是耶和华的。他是管理万国的。
                旧约 - 诗篇: 第 33 章 8 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他。 9 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10 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


                25楼2014-01-03 23:54
                回复
                  夫物或行或随 = 新约 - 哥林多前书: 第 12 章 13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27楼2014-01-03 23:57
                  回复
                    或觑或吹 = 旧约 - 传道书: 第 3 章 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2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3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4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5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6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8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9 这样看来,作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 10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 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28楼2014-01-03 23:58
                    回复
                      或强或羸 = 新约 - 哥林多后书: 第 12 章 10 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29楼2014-01-03 23:59
                      回复
                        或载或隳 = 新约 - 歌罗西书: 第 3 章 11 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30楼2014-01-04 00:00
                        回复
                          是以圣人去甚 = 新约 - 罗马书: 第 12 章 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31楼2014-01-04 00:00
                          回复
                            看了一些新的回贴,不禁感慨,其长篇大论的根基何来。难道“神”就只是一股意识流?难道“道”就只是一堆原生质死肉?看了一些逻辑分析,也是顾此失彼。既然精神的神不是“神”,那么“神”也不只是一种精神。“道”不一定是唯物的,“道”有“道”的意识。“神”也不一定是唯心的,“神”也有“神”的形体。“道”与“神”都有着丰富的内容,超越唯物唯心的存在。常常有些聪明人,喜欢拿意识与物质的对立说事,片面地拿唯物与唯心给超越的存在去定性,总有一种削足适履的味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4-01-04 00: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