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坦克娘镇楼

纳粹德国灭亡后苏联对德国的坦克工业重重限制。民主德国被苏联卸走了几乎所有大中型工业设备作为对苏联的战争赔偿,因此民主德国装备的坦克多为苏军的T系列。
联邦德国虽然没有遭到如东德一样的命运,但其大型兵工厂均被解散或转为民用企业。因此它装备的大多为美国坦克。早在1950年,联邦德国的民间企业就对研制二战后的德国坦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德国陆军已经大量装备性能相对先进的M47与M48,所以无法再国内打开市场,于是在1955年,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借助印军大规模换装之际,参与了印度1955年坦克的投标计划即“印度坦克方案”。德国提出的方案包括至少3种,因为已经十多年没有研制任何一种坦克,所以德国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最早期联合提出的方案基本上就是二战期间在1944年与黑豹2竞标失利的E-50方案,(可能是20-1号方案)其中包括直接来自于黑豹F焊接炮塔,70毫米/60度的首上装甲,交错负重轮,还有88毫米坦克炮(可能是88L71,也可能是88L100)。

但印度没有被其打动,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于是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2号方案在E-50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主要将E-50的炮塔更换为T-34/85式的半卵形炮塔。此外2号方案将E-50的交错负重轮修改为5个大直径,大厚度的双层负重轮。可以看成是将交错负重轮2个叠为一个,这样保持了一部分交错负重轮的性能,又降低了维修的难度。此外,88炮的炮口制退器似乎改为了类似D-54T/TS和M-62T2式的苏式设计。
似乎印度对2号方案并不满意,所以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又拿出了增强防护和火力的3号方案。3号方案的改进程度之大,以致于一般人甚至无法看出3号方案来自于E-50,新型的3号坦克方案将首上修改为类似IS-3的箭簇形装甲,但首上防护似乎依然保持在纸一样的70mm,炮塔更换为类似IS-3的倒锅型炮塔。
可惜的是这些努力最后都没有成功,1956年印度购买了4个团的“百人队长”。英国人笑到了最后。

纳粹德国灭亡后苏联对德国的坦克工业重重限制。民主德国被苏联卸走了几乎所有大中型工业设备作为对苏联的战争赔偿,因此民主德国装备的坦克多为苏军的T系列。
联邦德国虽然没有遭到如东德一样的命运,但其大型兵工厂均被解散或转为民用企业。因此它装备的大多为美国坦克。早在1950年,联邦德国的民间企业就对研制二战后的德国坦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德国陆军已经大量装备性能相对先进的M47与M48,所以无法再国内打开市场,于是在1955年,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借助印军大规模换装之际,参与了印度1955年坦克的投标计划即“印度坦克方案”。德国提出的方案包括至少3种,因为已经十多年没有研制任何一种坦克,所以德国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最早期联合提出的方案基本上就是二战期间在1944年与黑豹2竞标失利的E-50方案,(可能是20-1号方案)其中包括直接来自于黑豹F焊接炮塔,70毫米/60度的首上装甲,交错负重轮,还有88毫米坦克炮(可能是88L71,也可能是88L100)。

但印度没有被其打动,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于是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2号方案在E-50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主要将E-50的炮塔更换为T-34/85式的半卵形炮塔。此外2号方案将E-50的交错负重轮修改为5个大直径,大厚度的双层负重轮。可以看成是将交错负重轮2个叠为一个,这样保持了一部分交错负重轮的性能,又降低了维修的难度。此外,88炮的炮口制退器似乎改为了类似D-54T/TS和M-62T2式的苏式设计。
似乎印度对2号方案并不满意,所以保时捷与戴姆勒奔驰又拿出了增强防护和火力的3号方案。3号方案的改进程度之大,以致于一般人甚至无法看出3号方案来自于E-50,新型的3号坦克方案将首上修改为类似IS-3的箭簇形装甲,但首上防护似乎依然保持在纸一样的70mm,炮塔更换为类似IS-3的倒锅型炮塔。
可惜的是这些努力最后都没有成功,1956年印度购买了4个团的“百人队长”。英国人笑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