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吧 关注:86贴子:655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虽然其中包涵了宇宙本时空时空结构的全部信息,然而当用道濡养自己神形时,恐怕永远也不会装满,道真是博大精深啊!似乎是万物的宗祖和发展的主导,尽管如此,道和道心是那样的深沉明静,其小无内,通透无碍,似有似无,空中妙有。去掉争先、争强的运动状态,解除由此而引起的与万物运动轨迹相碰撞而引起的纷争;不显耀自己的能力(生万物,主导宇宙运动趋向),使自己的光很柔和,如一粒寻常尘土一般,丝毫显不出有什么道在里面。我不知道“道”由什么产生,好象是天帝(天地未分)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IP属地:河北17楼2014-09-21 08:16
回复
    体悟
    本章用冲,不盈,渊,宗,湛,描述了道和道心的体性,其用在中,其功在宗,其体为渊为湛,其具体操作技术(方法)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既然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遂可放心用之,其前途无限,所以任何时候不可自满。既然是万物之宗,所以只要合于道即无所不为,其具体方法就是去掉与他人它事,争名争利,争强好胜,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念头和言行,从而避免由此引起的对生命有害的妄念,以及在社会或家庭中引起别人的不满情绪及对立的加害于自己的行为。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在修持的过程中有了什么先见之明,总之,有别于别人的智慧和能力也不显摆,要仍然和寻常人一样普普通通。这样做一方面,如果显摆,自己的神气就发散出去,于修持不利,或根本不符合修持之道。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意识落后,条件不成熟,容易引起别人的不理解或忌恨而骚扰甚至加害于自己。如因此而夭折,其不失信于天下?进而如何以正果谢天下!只应该行无言之教,本强才能用广,在本未强时,培本为要,其用暂不对外。等到内外不分时,再用不迟。如此,于人于己皆有百利而无一害。正如老子所做得那样,其学说将永远指导人类完成自己的生命使命。其功德岂能为争强斗狠、显摆神通者所能及也。
    本章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事物、物体、人类向前发展,向有利于生命优化方面转化的条件:要合道。因为道用之不盈,是万物之宗,具体条件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避免产生有害于生命的因素,如:防止神气因锋芒毕露的锐气产生纷而失中和或平衡,由锐而枯(涸);因耀其光,离其尘而耗散,由光而灭,向反面转化去。而是由挫锐守中和而蓄锐葆强,由和光同尘收敛而神中气足,进而神充、神灵。


    IP属地:河北18楼2014-09-24 14:50
    回复
      2025-05-12 02:00:37
      广告
      五章 自然平等 不仁守中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②为刍狗③;圣人④不仁,以百姓⑤为刍狗。天地之间⑥其犹橐龠⑦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⑧,不如守中⑨。


      IP属地:河北19楼2014-09-26 07:55
      回复
        注释
        ①天地:概指宇宙自然界——宇宙自组织系统。
        仁:有意施使的爱怜、恩惠;
        ②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质以及天地本身;
        ③刍:牲口吃的草,代表植物;
        狗:家养的一般动物,代表动物;
        刍狗:一切动植物;比喻极平常、极普通的事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大自然(宇宙自组织系统)没有感情,不会有意表示爱怜和施使恩惠,她对待人和其它一切事物都不偏不倚、一律平等,就象对待草(一切植物)和狗(一切动物)一样;
        ④圣人:洞彻宇宙本时空的运动过程、始终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通晓应该如何做和正在做的人;即寻得天机、契合天机的人;
        ⑤百姓:狭义,泛指一切有姓氏的人,在老子眼里,官吏、平民皆为百姓,一律平而视之;广义,一切与人有联系的人或物,亦指人体的形气神。形为国,气为民,神为君;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修道或得道之人,与大自然合其德(玄德、上德),对待一切人物及自身的形(精)气神,也象见了草和狗一样,平等一如,物我齐观;
        ⑥天地之间:指虚空。
        ⑦橐龠(tuo yue):风箱;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广漠之虚空不好象一个大风箱吗?尽管用我们的一般感官获得的信息表明好象虚无一物,然而她却是永远不会屈竭的(里面充满了道及万物之形隐气)。正是由于虚空中道的孕育、运化,才生出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越来越多的无穷的奇妙的万物。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如果我们的意识与虚空鼓动,与虚空开合,那么人体生命也会处在不可思议的生生不已的状态。
        ⑧闻:靠一般感官(五官:眼耳鼻舌身)得到的关于有形的器世界的知识。数:气数,人体生命运动的期限。
        ⑨中:指前面所说的平等待人,齐我齐观,没有丝毫偏颇;也就是虚空中道之为物混而为一的状态;用现代语言叙述,就是均匀细致的、没有区别的、无穷小又无穷大的物质存在状态。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综上所述,过多地追求有形物质的知识,会使人体生命运动逐渐衰竭,不如守于中,合于虚空中无形无象生生不已的道,以使人体生命运动生生不已不断升华。


        IP属地:河北20楼2014-09-26 07:58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大自然没有感情,不会有意表示爱怜和施使恩惠,她对待人和其它一切事物不偏不倚、一律平等,就象对待草和狗一样;修道或得道之人,与大自然合其德(玄德、上德),对待一切人物及自身的形(精)气神,也象见了草和狗一样,平等一如,物我齐观。广漠之虚空不好象一个大风箱吗?尽管用我们的一般感官获得的信息表明好象虚无一物,然而她却是永远不会屈竭的(里面充满了道及万物之形隐气)。正是由于虚空中道的孕育、运化,才生出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越来越多的无穷的、奇妙的万物。因此,我们得到启示,如果我们的意识与虚空鼓动与虚空开合,那么人体生命也会处在不可思议的生生不已的状态。综上所述,过多地追求有形物质的知识,会使人体生命运动逐渐衰竭,不如守于中,合于虚空中无形无象生生不已的道,以使人体生命运动生生不已不断升华。


          IP属地:河北21楼2014-09-27 20:38
          回复
            体悟
            上一章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一般智能。这一章讲得是如何对待外界的人(“善人”,“恶人”,“好人”,“坏人”)事、物,以及亲人、仇人,乃至虚空中之道,乃至在修持过程中,身体、气机的运动情况(“好”或“坏”)。
            总之,内不逐外,察而不辨,辨而不取,取而不贪,平等一如,物我齐观,定慧双运,勿忘勿助,合于道妙(道之妙有)。
            应该效法天地、圣人,驾驭、顺应自然规律,使人体生命运动主动、自觉按照规律向高级生机方向转化达到自由,而不应凭偏执的一般常态智能,被动地在规律的制导下,通过一般常态向高级生机方向转化,(或运化形态)走向必然。
            规律是不能创造的,小规律服从大规律,局部规律受制于总(整)体规律,天地(宇宙)之运动规律即大规律、总(整)体规律。


            IP属地:河北22楼2014-09-27 20:48
            回复
              六章 谷神玄牝 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 深根固柢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③。绵绵若存,用之不勤④。


              IP属地:河北23楼2014-09-29 16:14
              回复
                注释
                ①谷:山谷;此处指道(浑然气)或与道(浑然气)同体同功的神元体之神隐气,无形无象、虚灵明静、空中妙有之存在状态为谷。
                谷神:虚若怀谷之神、与道(浑然气)相合之神或神元体体察自我之神隐气之神为谷神。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真意、道心、真心、正心、真如、正念、圭臬、规中等。神念气,神观气,神入气,神合气,神气一如,神守一如皆为谷神的不同层次。
                谷神不死
                合道之神、自我体察之神(道心)生生不已,不会死去。
                ②玄:深不见底的幽深之黑叫玄,就是深邃奥妙;因为谷神(真意、道心)是一种一般人难以想象和进行的特殊(异)的深邃奥妙的思维运动状态,所以称之为玄。
                牝:雌性,能生育或生出(成)其它事物;
                玄牝:深邃奥妙的雌性;
                是谓:这个就叫做;
                是谓玄牝
                合道之神、自我体察之神(道心)能够使人体生命运动不断生长壮大,升华跃迁到自由王国的高级生命状态,所以把合道之神、自我体察之神(道心)叫做深邃奥妙的雌性;
                ③门:门径,通道。
                根:初始生长点;根基,根本;
                天地:宇宙;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这个通道(这扇门),是宇宙发展的初始生长点和根本之路,是宇宙发展的最高状态(终极目的)或结果(正果)的不朽的深根固柢。
                ④绵绵若存:这种状态连绵不断,若存若亡,若有若无,即勿忘勿助,似守非守;
                用之不勤:不能太执着于虚空或用意过重而表现出勤劳(辛苦、辛勤、疲劳)的样子。一章中所说的“常有”、“常无”亦即“若有”、“若无”或“绵绵若存”。


                IP属地:河北24楼2014-09-29 16:16
                回复
                  2025-05-12 01:54:37
                  广告
                  现代汉语释译
                  合道之神、自我体察之神(道心)(不失其所)生生不已不会死去,合道之神、自我体察之神(道心)能够使人体生命运动不断生长壮大,升华跃迁到自由王国的高级生命状态,所以把合道之神、自我体察之神(道心)叫做深邃奥妙的雌性。这个深邃奥妙的雌性通道(这扇门),是宇宙发展的初始生长点和根本之路,是宇宙发展的最高状态(终极目的)或结果(正果)的永不枯朽的深根固柢。这种状态连绵不断,若存若亡,若有若无,即勿忘勿助,似守非守,不能太执着于虚空或用意过重而表现出勤劳(辛苦、辛勤、疲劳)的样子。


                  IP属地:河北25楼2014-10-01 10:17
                  回复
                    体悟
                    这一章是对“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及“众妙之门”的具体注释,说明作为宇宙运动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生命阶段(人类的发展阶段)的发展完善,必然通过谷神来实现。有人说《老子》中没有介绍修道方法和技术,那是因为他们读书太粗心了,忽略了道的体性,忽略了老子表述的如何能够合于道、同于道的思维状态,或者太追求奇法异术了。


                    IP属地:河北26楼2014-10-01 10:19
                    回复
                      七章 无私大公 大公大私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⑥。


                      IP属地:河北27楼2014-10-04 17:21
                      回复
                        注释
                        ①天:太空、日月星辰;
                        地:大地、地球;
                        ②自生:生出一个自己要生存的欲念;自己要生存的欲念。
                        不自生:不生出一个自己要生存的欲念;没有自己要生存的欲念。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天的寿命悠长,地的寿命久远,天地的寿命之所以能够悠长久远,是因为它没有自己要生存的欲念,所以其寿命能够悠长久远。
                        ③是以:以是,以此,因此;
                        圣人:寻得天机、契合天机的人;
                        后:处在人后;
                        后其身:不与人争强斗狠,时时处处于人之后;
                        先:前面、先于;
                        身先:身体生命运动状态,时时处处先(优)于他人,走在他人的前面。
                        ④外其身:把身体放在意识之外,不为身体的生存而汲汲于心。
                        身存:身体生存;身体长存不灭;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
                        因此,契合天机的圣人效法天地,总是事事不与人争先,时时处在人后,反而身体生命运动状态,时时处处先(优)于他人,走在他人的前面;把身体放在意识之外,反而身体长存不灭。
                        ⑤以:因为;
                        非以其无私邪,
                        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的思维行为)嘛,
                        ⑥故能成其私。
                        故:所以;
                        所以成就了他身体健康状态先(优)于他人,长生久视之私(的事实)。


                        IP属地:河北28楼2014-10-04 17:22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天的寿命悠长地的寿命久远,天地的寿命之所以能够悠长久远,是因为它没有自己要生存的欲念,所以其寿命能够悠长久远。因此,契合天机的圣人效法天地,总是事事不与人争先,时时处在人后,反而身体生命运动状态,时时处处先(优)于他人,走在他人的前面;把身体放在意识之外,反而身体长存不灭。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的思维行为)嘛,所以就成就了他身体健康状态先(优)于他人,长生久视之私(的事实)。


                          IP属地:河北29楼2014-10-06 18:07
                          回复
                            体悟
                            本章借天地纯任自然规律的发展,而丝毫没有刻意追求要成为什么样子,因而能长久、长生,说明人体生命运动若要长久、长生,也应该法自然去掉追求身体健壮长生的念头。此点与佛家去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外离一切相)不谋而合。因为这种着相的念头耗散神隐气及身体其它部分的隐然气,因而消弱生命力。而且这种念头是舍本求末。因为神然体是人的根本,所以人应守其根,即守与被守为一,神守一如也,因为神然体无形无象,所以着相即为末即为假也,此处与前所述谷神相呼应。
                            另外本章在根本层次上阐述了先后、存亡、私公的对立统一规律,后即先,亡(外)即存,公(无私)即私的高度统一,直击辩证法的精髓。现代哲学家、现代医学家、现代养生家、现代气功家岂能忽而视之?


                            IP属地:河北30楼2014-10-06 18:10
                            回复
                              2025-05-12 01:48:37
                              广告
                              八章 上善若水 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居善,地③;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⑥;正善,治⑦;事善,能⑧;动善,时⑨。夫唯不争,故无尤⑩。


                              IP属地:河北31楼2014-10-09 1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