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不会起名吧 关注:14,821贴子:513,505

(转) 我是如何在两次公务员行测考试都上80分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很久之前我就下过决心,如果考上了公务员,我一定要写一个行测的经验谈,但是由于现实的无奈,本人直到今年才考上江苏省的公务员,再加上个人一贯以来的懒惰以及很烂的文笔,所以一直没有动笔。
我估计自己在拿到通知书以后也将步入他们的后尘,而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为论坛贡献过自己的任何力量,这让我感到比较惶恐。再加上最近一些好朋友(热心的同仁乡间小吏,不断催稿的小象,可爱的老鼠)都希望我能写点东西出来,我也就克服自己对长篇大论的恐惧感(去年国考申论39分),逼自己开始动笔,希望能对各位备考的同学一点帮助,能因为我的帖子中而复习得更加全面,少走一些弯路,取得更好的成绩。
PS:因为本人文笔实在太差,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在开展正文之前,我先亮一下我几次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分数吧,也让大家对我的帖子内容有点信心。
本人去年毕业,第一次参加国考,行测78.8,因申论39分而无缘面试。
去年的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70.7(上海的行测很难,这个分数应该相当于江苏省考的80分以上了),笔试分数第一,面试被刷。
去年的江苏省考,B类行测83.6,苏州某不限专业职位,笔试第一,面试被刷。
今年的江苏省考,B类行测86.8,终于成功考上。
言归正传:
首先,我对本帖内容做一下规划,具体我打算分为3个大的部分,具体采用连载更新的方式来进行。
第一部分:行测备考复习方法以及注意点。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明明努力复习了,但是总是感觉没什么提高呢? 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复习提高。
第二部分:行测各部分做题体会和经验。这个大的方面,如果每一部分都写出我的所有做题详细思路和经验,用实例来说明,工作量实在太大,我比较畏惧。也许我会选出大多数希望看到的部分来写= =
第三部分:行测考试的细节。对于这个方面,我可以说,如果在这个方面做得完美了,很可能让你多得几分。考试的细节方面也可以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的。
第一部分:
首先讲一讲我的复习流程。
我前年准备国考也是大概8月份开始的,花了3个月左右,今年从现在开始复习,离国考也是大概3个月。下面的流程也是按我个人的时间来分配的,条件与我当时情况差不多的可以借用,条件不同没那么多时间复习的可以借鉴。
我总共花的复习时间就是去年那3个月时间,每天我花大概5个小时时间在行测上,5个小时在申论上,2个小时在公基上。3个月时间基础已经打好,省考的内容也差不多少,后来准备省考的时候,就再花大概一个星期时间有针对性的做做题就行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04 14:22回复
    前排沙发
    最喜欢这种福利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2-04 14:27
    收起回复
      1、了解情况阶段。对于从未接触过公考的同志来说,首先买一套书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不管质量如何,书本里概括的东西还是比较全面的,可以让我们先熟悉公务员考试是个什么东西,要考什么内容。花大概一个星期时间把书本内容看完后,最好先找2份前几年的真题自己先测验一下,稍微了解下自己在什么水准。如果在60分以下的,那前期训练做题的时候可以先做点稍微简单的试题,如果在60分以上,那太简单的题目就没必要做了。
      2、巩固基础阶段。关于书本,我的建议是只买一套就够了,接下来的练习都用QZZN的就足够了,很多模拟题,各省这么多年的真题,还有很多达人总结的单项练习的精华,非常实用。巩固基础阶段很重要,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我每天5小时的时间是这么安排的:单日将国考五大项各练习1个小时,统计一下做题错误概率最大的3个专项,第二天花2个小时搞定一份模拟题,再花3个小时强化昨天做题错误比较多的3个专项。如此而已,循环往复,1个月至2个月时间。
      3、强化做题阶段。这是练习所谓的“做题感觉的时候”,这种感觉可以让你在猜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提高正确率,也可以让在考场上总是刚好在考试结束铃声响之前2分钟涂完所有答题卡(本人数次考试都是这个时间段涂完卡)。这个阶段就是无限量的做题,做模拟题,做真题。每天5小时时间,每天1-2套题,做一套题的日子里,剩余时间就把相对而言自己比较弱的部分的专项练习进行强化。这阶段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个星期。
      4、备考阶段。买一套纸质的模拟题,每天在正式考试的时间按正式流程,全程模拟考试一次。其他时间查漏补缺。
      以上就是我持续3个月,每天5个小时行测的复习流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复习注意点:
      1、复习环境。最好的复习环境当然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安静,舒服,而且面对着一大群同样刻苦奋斗的同学,自己也容易坚持。在家里复习的,强烈建议在不能上网的房间里复习,而且房间里不能有电视之类的娱乐产品,每天晚上留1个小时时间上网就够了,复习时候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在职的,上班时间能偷空做做分散的专项题目还可以,回家后一定要做完整的模拟题或者真题!
      2、做题切记与切忌!做模拟题和真题时候,切记要认真对待每一套完整的试题,做每一套题的时候都要像在考场中一样,让自己紧张起来,兴奋起来,开始做题前准备好手表,一杯水等等,做题时间控制在比实际时间少10分钟左右停笔(因为实际考试还要涂答题卡,气氛也不太一样),题目没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04 14:28
      回复
        第二季
        其实我一直都以为基础比所谓的技巧重要的多,只要基础打牢了,题目做的够多了,那么技巧也将必然出现,而且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技巧。对于做题技巧部分,其实我真的很难下笔,因为从前自己复习的时候并没有花费过多少心思在总结技巧上,都是直接形成自己的一些做题习惯,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些方法。现在让我凭空来整理做题技巧,效果很差,也没能写出多少东西来,至少没达到我想要的目标,大家请见谅。下面是我个人做题时候的一些小技巧,有些可能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与大家共享,随意看看即可。
        内容较少,让大家失望了,抱歉。
        言语理解与表达
        1、先看一下问题,再速读一遍原文,在读的过程中至少能带着问题去读,对于能得出答案的语句在哪里也就大体能够知道了,然后再对题干和自己读出来的包含答案的重点语句进行对照,就能得出结果。
        2、注意问题的提法。一是不能粗心大意,把一些问题的”不”字漏掉。而且要弄清楚各种问题的含义和不同之处。比如:这段话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话主要想说明的是?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是?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在这些问题中,一字之差往往导致答案截然不同,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问题,建议考友们平时做题的时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含义和细微的差异做个详细的了解,自己多揣摩,效果会很好。
        判断推理
        注意点与言语理解参不多。
        资料分析
        拿分题,关键是保证做题的时间,很多人都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时间做,所以平时训练一定要多练控制时间。
        另外一个关键是计算,能不计算的就不计算,能少算一点就少算一点,能估猜就估猜。很多看似需要花极大精力去计算的题,其实都可以估猜出来的。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
        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很重要,多练练吧。复习过程中实在闷的慌,想玩点游戏放松的同志,可以玩玩QQ游戏中的 找茬,比较类似,应该对做题有点效果。
        数量关系
        关于数量关系的帖子在QZZN里可以找到无数,数字推理部分其实我也不是很厉害,就不献丑了,下面谈谈数学运算部分。
        (1)、善于放弃。学会放弃是必须的。对于数学题,我的做法是如果1分钟内还没有思路,直接放弃,如果2分钟内还没得出结果,直接放弃。
        (2)、所谓的做题高级技巧。我在论坛里也看到不少讲数学题技巧的帖子,不过我对于这些技巧的实用性是很持怀疑态度的。为了所谓的技巧而技巧,那结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试问,假如你在平时想这些技巧所用的时间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04 14:29
        回复
          已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04 14:30
          收起回复
            2、无规则估猜:
            09年第78题
            有一池泉水,泉底均匀不断涌出泉水。如果用8台抽水机10小时能把全池水抽干或用12台抽水机6小时能把全池水抽干。如果用14台抽水机把全池水抽干,则需要的时间是()。
            A 5小时 B 4小时 C 3小时 D 5.5小时
            从8台到12台,多了4台抽水机,时间从10小时到6小时缩短了4个小时,那么12台到14台多了2台抽水机,缩短的时间应该小于2小时(多做过几道这种题就应该能得到这种结论或者说规律,越来越低具体怎么解释不赘述了),也就是需要的时间是大于4个小时的,A或者D,这种题基本都是整数答案(当然也有例外的,所以说猜还是有风险的),所以我选A。大概花5秒钟时间。
            08年第80题
            如图所示,有一只蚂蚁在正方体某条棱的A处,它想尽快的游览完正方体的各个面,然后回到A处,如果正方体的棱长为10CM,则这只蚂蚁通过的最短路程为()。
            A 55CM B 30√2 C 120 D 42√5
            方法:首先直接排除CD,常识,一圈不可能那么长的。然后稍微思考一下,蚂蚁直接走4个面也就是40CM,斜一点走通过6个面也应该不会超过50CM,而且这个最短路线肯定是需要展开立体图为平面图,然后连直线来算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平方根的,综合这2个因素我猜答案是B。(这是针对不会做本题的情况下,猜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第三季
            行测考试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在行测考试中也不例外。一切能够让我们在发挥自己实力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分的细节,我们都要关注,都要利用。
            1、考试准备。通用的那几样东西我就不说了。强调2个方面,一是2B铅笔,建议使用专门的考试涂答题卡的那种自动笔,不用削的,确实挺方便的。二是准考证要多打印2张,很有用的,因为考场不允许自带草稿纸,准考证就另当别论了。
            2、上了考场。
            (1)发卷前,把各种文具摆好位置,方便自己随时最方便的使用到,不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准考证身份证放到桌子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确保监考老师来检查的时候不需要你抬头,更不需要你浪费时间拿给他看。
            (2)发卷后,正式响铃考试前,这段时间很重要。对于江苏的知觉能力测试来说,一般人很难在十分钟内做完,但是如果我们善加利用响铃前这2到5分钟,那全部做完将会很容易。方法就是偷偷做题。先不动笔,趁监考老师朝其他地方看的时候,我们偷偷看试题,然后脑子迅速得出2-3道题的答案,然后将答案立刻写到准考证的背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04 14:30
            回复
              好长 慢慢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04 14:53
              回复
                太长不看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04 14:56
                回复
                  M


                  10楼2014-12-04 15:00
                  回复
                    说的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2-04 15:09
                    回复
                      顶上去。看完发现,别人的经验真的只能参考不能照搬。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2-04 15:16
                      收起回复
                        短时间冲刺也就撑到70分
                        再往上就属于多年的积累了
                        我的情况也很类似,行测强点申论弱渣,不过他这个好像比我还要极端些
                        不过第一年国考都接近120分了竟然没进面试,哪年的啊


                        IP属地:天津13楼2014-12-04 15:16
                        回复
                          12楼说的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2-04 15:20
                          回复
                            建议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特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2-04 15: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