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3日漏签0天
成都理工大学吧 关注:406,819贴子:16,912,32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0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成都理工大学吧
>0< 加载中...

六年汶川地震研究 成都理工团队成果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RefnaH
  • 泥盆纪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RefnaH
  • 泥盆纪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四川在线消息(顾华宁 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记者9日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教师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黄润秋教授代表其团队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据悉,这也是黄润秋教授及其团队十年内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5-08-03 18:37: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友爱的子弹哥
  • 蓟县纪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楼


  • RefnaH
  • 泥盆纪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每一个初识黄润秋的人,通常会惊讶于他的普通,也很难把他与一些重大科研成果联系在一起。2005年,他主持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就已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今年,黄润秋主持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再次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项成果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并在包括《Nature》(地球科学)等在内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60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 取名字要慎重
  • 蓟县纪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是谁,感觉很牛


  • RefnaH
  • 泥盆纪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作为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教授及其团队科研工作的区域大多是我国西南、西北自然条件较差的高山峡谷地区。为查清与大型工程建设有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多年来,他们每年都坚持长时间的野外工作,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足迹遍布西部地区的山山水水,信念惟有一个——为大型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防灾减灾事业拼搏奉献。


  • RefnaH
  • 泥盆纪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知易行难,真正要做好这项研究却一点也不简单。“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和独特,其现象和科学内涵远远超出了原有认识。”团队成员许强教授介绍说,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不仅分布范围广,数量还特别巨大,仅7度以上的重灾区就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多数分布在高山峡谷和陡峭的斜坡部位,现场调查难度极大。但科研团队并没有后退,先后派出千余人次赴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中途还有多人次在调查过程中受伤。


  • RefnaH
  • 泥盆纪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仅调查难度大,研究难度同样极具挑战。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在地形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龙门山区,再加上其特殊的构造背景,强震过程中斜坡的动力响应和成灾机理异常复杂,导致其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就变得极为复杂。黄润秋介绍,为了研究强震条件下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他带领团队坚持了长达5年的斜坡地震动响应现场监测;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大型振动台试验,模拟工况上百个,采集试验数据超过10000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耗时数年之久。
困难一切克服后收获的成果也是丰硕的。黄润秋及其科研团队通过系统调查,及时获得了地震滑坡分布的基础信息;提出了以“发震断层效应”、“地形地貌效应”为主导的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系统揭示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和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复杂斜坡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强震大型滑坡形成机理;建立和发展了震区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测模型和灾害治理新技术。该成果不仅提升了对强震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支撑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


2025-08-03 18:31: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猫猫猫95
  • 震旦纪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嫂子-别用牙
  • 震旦纪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ID亮了,你是黄本人?
    在没有你的城市  好多蜻蜓的断翅 


  • day浮生若梦00
  • 青白口纪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会卖萌


  • 阉割短刀
  • 寒武纪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火钳刘明


  • Veg
  • 寒武纪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棒


  • 丿认真的雪
  • 青白口纪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8-03 18:25: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life凌乱的节拍
  • 青白口纪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0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成都理工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