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金石学家名叫 王懿荣,在北京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官员)。
1899年的夏天,家作北京东安锡拉胡同的王懿荣患了疟疾。 一位老中医为他开了个药方,其中有味药叫做“龙骨”。 家人到菜市口的“达仁堂”药店抓药回来,王懿荣像往常一样查看药物。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龙骨”的残片上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些符号。 “龙骨”是古代的兽骨,上面怎么会有符号呢?长期从事金石研究的经验提醒他,这其中一定大有文章。 于是,他拖着病体来到“达仁堂”药店,向老板打听“龙骨”的来历。 原来,这家药店是从去年(1898年)开始购进“龙骨”的。
当时,山东潍县有名的古董商 范春清 从河南买进大量的“龙骨”,并以珍贵药材的名义卖到达仁堂,隔几天就来送一次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