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通吧 关注:819贴子:23,261
  • 10回复贴,共1

【史料】窦氏家族的主从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一作“玄”。之情。融即复遣钧上书曰:“臣融窃伏自惟,幸得托先后末属,蒙恩为外戚,累世二千石。至臣之身,复备列位,假历将帅,守持一隅。以委质则易为辞,以纳忠则易为力。书不足以深达至诚,故遣刘钧口陈肝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臣融虽无识,犹知利害之际,顺逆之分。岂可背真旧之主,事奸伪之人;废忠贞之节,为倾覆之事;弃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此三者虽问狂夫,犹知去就,而臣独何以用心!谨【遣】同产弟友诣阙,口陈区区。”友至高平,会嚣反叛,道绝,驰还,遣司马席封闲行通书。帝复遣席封赐融、友书,所以尉藉之甚备。
窦融与五郡太守将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两,与上会第一。上置酒引见融等,待以殊礼。嚣众大溃,城邑皆降。嚣将妻子保西州,吴汉、岑彭引兵追守之。嚣将王元入蜀。【上嘉融功,以四县封融为安丰侯,融弟友为显亲侯。】于是以次封竺曾为助义侯,梁统为归义侯〔一〕,史苞为褒义侯,库均为辅义侯,辛彤为扶义侯,既而皆遣还西。
【融】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求代。诏报曰:“吾与将军如左右手耳,数执谦退,何不晓人意?勉循士民,无擅离部曲。
二十年,大司徒戴涉坐所举人盗金下狱,帝以三公参职,不得已乃策免融。明年,加位特进。二十三年,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弟友为城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
【融长子穆】,尚内黄公主,【代友为城门校尉】。穆子勋,尚东海恭王强女沘阳公主,友子固,【亦】尚光武女涅阳公主。显宗即位,以融从兄子林为护羌校尉。窦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1楼2016-01-22 17:01回复
    1、窦融遣窦友,窦融在上,窦友在下。
    2、窦融四县安丰侯,窦友一县显亲侯。
    3、对兄弟并受爵位表态谦虚的是窦融,表态者,即主。
    4、窦融三公高位,后参职被免,但特进如旧,卫尉兼将作大匠,窦友城门校尉。
    5、窦融子窦穆接代窦友之职。(侄接叔职,小辈超拔等于长辈)
    6、史料行文,先描述窦融嫡系尚内黄、比阳二主,后描述窦融从系窦固尚涅阳主。
    ——————————————————————————————————————————————
    综上,窦氏主次从属分明,


    2楼2016-01-22 17:09
    回复
      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
      补充一下。


      3楼2017-06-08 12:59
      回复
        窦融是窦家的大族长,窦友是他弟弟。主次很明显


        4楼2017-06-08 13:08
        回复
          窦固应该是窦友嫡子。
          窦穆是窦融嫡子,年龄小,比窦固小。兄长窦融的嫡子窦穆<弟弟窦友的嫡子窦固
          故窦固尚刘强妹妹涅阳,窦穆尚刘强女儿比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3 15:07
          收起回复
            又上疏曰:“臣融年五十三。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臣融朝夕教导以经蓺,不得令观天文,见谶记。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循道,不愿其有才能,何况乃当传以连城广土,享故诸侯王国哉?”
            ——————————————————————————————————————
            窦融53岁时儿子15岁,这个儿子还是要“传以连城广土,享诸侯王国”的,显然是安丰侯承爵嫡长子。
            当然了,和窦固一样,也不排除他们之前有嫡长兄,但是故去了。
            所以嫡次就会顺位而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7-06-14 11:59
            回复
              固字孟孙,少以尚公主为黄门侍郎。好览书传,喜兵法,贵显用事。中元元年,袭父友封显亲侯。显宗即位,迁中郎将,监羽林士
              ————————————————————————————————
              窦固少年尚主,并因此得到黄门侍郎的职位,当时他父亲还是城门校尉
              二十三年,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弟友为城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
              ————————————————————————————————
              可见:
              昔日在窦氏家族中,是窦融+窦友并典禁兵。
              后来窦暮取代窦友成为城门校尉。则是父子并典禁兵。
              而涅阳公主在光武五女中排行老二。之前的舞阴长公主下嫁梁统之子梁松是最早的,之后的馆陶公主下嫁驸马都尉韩光的时间不可考,淯阳公主公主下嫁郭璜则较晚。猜想应该就是中间没有适龄皇女,所以特选了宗室王女封县公主比同帝女下嫁窦融嫡长子窦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7-06-14 12:36
              回复
                @氖H天
                依据梁统的相关资料,按照正常情理推断,窦穆的确有可能比窦固小。或者说比梁松,窦固都小。
                梁松父子的受爵拜官情况:
                建武五年,统等各遣使随窦融长史刘钧诣阙奉贡,愿得诣行在所,诏加统宣德将军。八年夏,光武自征隗嚣,统与窦融等将兵会车驾。及嚣败,封统为成义侯同产兄巡、从弟腾并为关内侯,拜腾酒泉典农都尉,悉遣还河西。十二年,统与融等俱诣京师,以列侯奉朝请,更封高山侯,拜太中大夫,除四子为郎
                松字伯孙,少为郎,尚光武女舞阴长公主,再迁虎贲中郎将。松博通经书,明习故事,与诸儒修明堂、辟廱、郊祀、封禅礼仪,常与论议,宠幸莫比。光武崩,受遗诏辅政。永平元年,迁太仆
                窦友父子的授爵拜官情况:
                八年夏,车驾西征隗嚣,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两,与大军会高平第一。融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是时军旅代兴,诸将与三公交错道中,或背使者交私语。帝闻融先问礼仪,甚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会,引见融等,待以殊礼。拜弟友为奉车都尉,从弟士太中大夫。遂共进军,嚣众大溃,城邑皆降。帝高融功,下诏以安丰、阳泉、蓼、安风四县,封融为安丰侯,弟友为显亲侯。遂以次封诸将帅: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褒义侯,金城太守厍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封爵既毕,乘舆东归,悉遣融等西还所镇。
                固字孟孙,少以尚公主为黄门侍郎。好览书传,喜兵法,贵显用事。中元元年,袭父友封显亲侯。显宗即位,迁中郎将,监羽林士
                而窦融父子的爵位,官职情况是:
                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遇钧于道,即与俱还。帝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曰:“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长史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诸事具长史所见,将军所知。王者迭兴,千载一会。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天下未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者,必有任嚣效尉佗制七郡之计。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已。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因授融为凉州牧
                八年夏,车驾西征隗嚣,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两,与大军会高平第一。融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是时军旅代兴,诸将与三公交错道中,或背使者交私语。帝闻融先问礼仪,甚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会,引见融等,待以殊礼。拜弟友为奉车都尉,从弟士太中大夫。遂共进军,嚣众大溃,城邑皆降。帝高融功,下诏以安丰、阳泉、蓼、安风四县,封融为安丰侯,弟友为显亲侯。遂以次封诸将帅: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褒义侯,金城太守厍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封爵既毕,乘舆东归,悉遣融等西还所镇。
                融长子穆,尚内黄公主,代友为城门校尉。穆子勋,尚东海恭王强女沘阳公主,友子固,亦尚光武女涅阳公主。显宗即位,以融从兄子林为护羌校尉。窦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
                简单梳理一下是这样的:
                在建武五年,刘秀遥拜窦融为凉州牧,统领原河西五郡兵马。其中,梁统为五郡之一的长官。
                而后在建武八年,刘秀为显示对窦融的亲重,封其为安丰侯(四县大侯),封其弟窦友为显亲侯(一县侯)、职为为奉车都尉。(东汉三都尉之一),封其部下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以侯(嘉名侯)。
                而到了建武十二年,窦融率河西五郡谒光武帝时,刘秀定封梁统为高山侯,兵授其四子为郎官。所以,梁松是【少为郎】。
                窦氏一族则是:复授安丰侯爵位,拜冀州牧,后迁大司空,在建武二十年,三公参职后,窦融为卫尉兼将作大匠,弟弟窦友为城门校尉。窦固则是因为尚公主为郎官,具体时间无考。而窦融的嫡长子窦穆,在替叔叔窦友的职务之前,并没有职务。
                从封爵,拜官的封地,官职大小来看,刘秀秉持的原则是:
                窦氏爵位、职位>梁氏爵位、职位。
                安丰侯,凉州牧,冀州牧,大司空、卫尉/显亲侯,奉车都尉、城门校尉.>成义侯,高山侯,武威太守,陵乡侯、九江太守
                窦融爵位、职位>窦友爵位、职位。
                安丰侯,凉州牧,冀州牧,大司空、卫尉.>显亲侯,奉车都尉、城门校尉
                而他们儿子的爵位、官职类比是这样的:
                梁松:陵乡侯,郎官、虎贲中郎将、太仆
                窦固:显亲侯、黄门侍郎。
                窦穆:城门校尉。
                ——————————————————————
                也就是说,梁松、窦固,都是少年为官,后来承袭父亲的爵位。
                而窦穆比较特殊,要么没官职,要么就直接接替叔叔的职务。而爵位问题,由于家生变故,所以安丰侯爵一度断绝,从窦穆到窦勋到窦宪,从窦融嫡长子,到两代公主子,由于永平初期的变故,都没有承袭到安丰侯爵位。最终这个爵位由窦穆的次子,窦勋的弟弟继承。
                所以,依据父辈的官职,爵位的排位大小高低为参照,以窦氏主系和分系的职位爵位的排位大小高低位参照,更鉴于窦穆要么不授职,要授就直接接替其叔叔的职位的变动,可以从情理推断,在梁松、窦固少年为官时,窦穆或还更小,不足以拜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7-06-14 16: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