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吧 关注:366贴子:15,176

【探索·发现】《跨越生死》之人死后的真实境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QxMTU4NjQ4.html
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QxMTU4NjQ4.html
视频来自:优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9 17:48回复
    我们出生之后,过几天,医生会拿一个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玩具,在你眼前晃啊晃,婴儿眼睛会随着这个物体的颜色左右晃动,然后敲击一些东西发出声音,看你的头往哪一边偏,以此来断定你的视力和听力是否完好。从眼睛追寻光芒那一刻开始,你的心灵就形成对光芒的体验。慢慢的等你长大之后,心灵已经完全被这种“见性”,被见闻觉知利用六根摄取的信息,在心底里形成了境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09 17:51
    回复
      当你知道光明境界体验,当心对光形成固定的体验、觉知和感受的同时,黑暗就产生了。因为没有光,那就是黑暗。黑暗是跟光明对比而来的,有光才会体现出黑暗来。但你心灵里的见性,可以见到光也可以见到黑暗,却不会被黑暗和光明所束缚,不会被黑暗和光明的体验、见闻觉知的体验所蒙蔽。你看不到光,但依旧能看到黑暗,这是为什么盲人也能“看到”的原因,他“看到”的是黑暗,他并没有丧失“看”的能力,那个“看”不是眼睛,而是心里的“见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3-09 17:53
      回复
        人的这一生,就被心灵见闻觉知摄取的六根,在心里体现的各种体验、经验、确定固守化的各种感受、觉受,牢牢地蒙蔽住了。我们就住在见闻觉知的牢笼里,密不透风,根本一丝光、一丝世界的真相都看不到。人类七十亿人口,真正知道自己活在见闻觉知监狱里的,没有几个人。见闻觉知,它是人性诞生的基础,却是真性的坟墓!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09 17:55
        回复
          当心灵投射的真性,体现在习气妄想波动,就是“见性”。心灵被“见性”蒙蔽,习惯了眼睛摄取的光,将它确定为光明。因为光明产生的世界万象,将它当成真实的实有,将它当成不变的、永恒存在的世界,心灵“觉明”就开始攀缘这个妄想世界了。而心灵深处的见性,就会被攀缘所蒙蔽、所掩盖,陷入到无休止的妄想因果轮回当中。这就是轮回,这就是生和死,这就是喜怒哀乐,这就是悲欢离合,这就是人类永远没有办法解脱的根本原因——心灵攀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09 20:50
          回复
            知识可以不断改变,但真心被见闻觉知摄取六根的体验所蒙蔽之后的觉受,却是很难祛除的。这种觉受一旦认为光明是实有的,外界世界就是真实的,建立在光明、建立在外界诸相、建立在世界基础之上的喜怒哀乐、亲朋好友、生死祸福种种的境界体验和诸相,发生一点点损失,心里就很痛苦、很难过、很绝望,不知道难过、痛苦、绝望的根源,却是因为一个个幻想、一个个梦境、一个个骗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3-09 20:51
            回复
              我们的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无始劫习气妄念蒙蔽真性,真性被妄想折射成为“觉明”,觉明“攀缘”六根之“能”,形成内在神经情感系统与思维观念聚合,形成了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流动聚合成境,即是“觉知”,是“真性”之用。觉知体现真性,真性遍随觉知,却被觉知蒙蔽。被觉知蒙蔽的真性,攀缘六根摄取的色尘,形成了心灵。
              所谓的“心”,就是觉知体验与感受波动,折射在大脑中形成了“意”;“意”结合心灵体验,被感受波动带动形成“我执”与“分别”。意识与心灵皆是真性的体现,却蒙蔽真性,束缚真性,带动真性,妄想相续、因果聚合形成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见闻觉知皆是极尽细微的妄想习气、业力因果相续轮回而生。而真性如同被乌云掩盖的虚空,无法显露出原始清净、寂灭无生、如如不动的原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3-09 20:53
              回复
                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理解到的、思维到的、体验到的,全部都是“心灵”所体验感受到的,都是“意识”分别,是无始劫来妄念相续因果流转而成的业障,是冤亲债主们所“看到”、“理解到”、“体验到”、“接触到”的因缘轮报。我们内在的生命系统,是因果轮回的“因”;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即是因果轮报的“果”。
                内在精神体系是无量无尽细微至极的习气业障、妄念相续的因果聚合而产生的“幻觉”;外界物质世界,却是无量细微的能量聚合相续、刹那生灭的物质“表现”。这两种物质其实是一种因素构成——“妄想觉知”。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的投射,心灵觉知与物质轮转互为因果,本质相同,皆是因缘聚合,性质虚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3-09 20:55
                回复
                  生命是因果的体现,世界是因果的体现,物质是因果的体现,生老病死是因果的体现。我们所看到的、体验到的、理解到的、感知到的,一切一切都是因果聚合而成的境界与现象。思维与心皆是因果。你与我,即是因果。因果之中不明因果,如何能够解脱因果?所以无奈地随顺因果,漂浮在生死苦海中,没有结束梦幻的尽头。因果的本质是妄念相续,一念断灭,自性彰显,空性无碍,无住妄想,因果消散,即是解脱圆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09 20:58
                  回复
                    众生的自性,在无休止妄想、业力轮转中,寂灭清净,如如不动。修行就是为了见证自性清净原始的本来面目。如何见证?首先是破“所知障”,也就是改变人类的认知思维所造就的对于世界、物质、生命产生的“错觉”。离开事物的表象看世界,才能够“如实见”生命宇宙、物质万象的实质。其次是破“烦恼障”,即是清除心灵习气杂质,将真性被觉知蒙蔽后,产生的“体验感受”,逐渐清净离舍,放弃净化。
                    当心灵能够安静、安定、清净、柔软,不再向外攀缘六根所摄取的业障诸相,五蕴聚合而成的心,就会逐渐清净,内心升起的各种境界,就会慢慢清淡消散。觉知清净,就可以“观”心灵习气觉受的波动,而不随习气妄想幻想攀缘。心灵的习气聚合而成的欲望需求减少,直至消散,妄念停止,你会发现,“觉知”也就同时消散。而大脑中的“意识”,如同镜子反射阳光投射在墙上的光影,因为镜面消失,光影也同时消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3-09 21:00
                    回复
                      宇宙、世界、众生、诸相,皆是因果,源自分别;分别源自我执;我执源自意识;意识源自于心灵;心灵源自识性;真性因“识”而困顿局限,“识”映照万有诸法,因“感”而升起“念”,念头即是“想”,无数无量无尽的“想”——念头相续,因果聚合,汇聚成“境界”。境界“体验”即是“受”;“受”之相续分别,即是“色”;“色受想行识”根本的源头,即是“性空一念”;一念妄想升起诸法虚妄。
                      无量心生无量法,无量法生无量界。无量法即一颗心,一颗心唯“觉空”念。真性不动,照觉空无二,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空觉极圆。能“照”五蕴皆空,却因“一念觉空”起,念灭空消,觉空两亡,这就是“空所空灭”“生灭寂灭”,瞬间“寂灭现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3-09 21:02
                      回复
                        人生短暂,时光荏苒,襁褓婴儿转眼间白发苍苍。当亲人离我们而去时,听到最多的语言是“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心中虽有无尽的悲痛,却只能仰天长叹命运的无常。人类真的无法改变生死无常的命运吗?世上死去的人,没有几个能从阎王手中请假回家,就算偶然几个寿命未到,被阴司判错“探亲”回来的人,谈论起阴间的经历情景,所说的“故事”却很难被世人所相信接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3-09 21:04
                        回复
                          人为何会如此痴迷不悟?原因是众生将见闻觉知幻化而成的虚妄“境界”,当成了实际不变的客观世界,明知生死大事人人最终都会面对,却不敢、不愿、不想去如实看待生命,任由习气欲望束缚,随着业障因缘流转,在业障觉知体验中无奈、可悲地走向永无终止的不归路。
                          修行者得道后,自性空性圆觉,无染诸色,渗透见闻觉知而不被“色受想行识”蒙蔽带动。因为没有彻底圆满自性,解脱妄想习气的束缚,在圆满的过程中,仍会在内在觉知境界中体验“三界六道”诸种境界感受。这些体验感知,皆因心灵习气、业障因果聚合幻化而成,与凡夫死亡后,所体验到的“经历”是一模一样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3-09 21:06
                          回复
                            现在,我就如实地叙述一个人在死亡后,即将面临的各种“境界”。首先要明确一点:“你”,看文章的这个你,你的意识、你的心灵、你的体验、你的见闻觉知,都是无始劫习气业障聚合相续而成的业力“因果”。你无论是生还是死,看到的、接触到的、体验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无始劫妄想相续的“因”所对应展现的业“果”。一切境界,皆是自性透过你的“心灵”升起的幻觉。心灵本质就是无量无尽细微至极的习气、业障、妄念因果的聚合。自性渗透在心灵中,犹如光明透过彩色的玻璃,在虚空中投射出万种绚丽繁华的景象,这些景象就是三界六道、无量世界众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3-09 21:08
                            回复
                              天堂与地狱,皆是聚合心灵的基础因素不同,从而投射出不同的境界。觉知是贪嗔痴,心灵即黑色,投射出来的世界就是地狱;觉知是无我利他、宽恕奉献、善良慈悲,心灵便是无色的,不染诸尘,投射出来的境界就是佛刹天国或者无色界乃至无意识界。但是只要有“觉知”,就会有心灵对于真性的阻隔,就会升起诸种境界。觉知分解,心灵空亡,真性也就同时消散。一切境界皆是虚妄,却周遍一切境界,包藏十法界,如如不动,寂灭圆觉,那就是我们最原始的面目:一真法界,如来实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3-09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