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s推吧 关注:24,187贴子:108,978

点进来看看有好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文转载@赵14的蒋阿宅
在此搬来给大部分不了解的萌新看看~致敬感谢
全文开始:
在肥秋的理念里,AKB48是一个将毫无包装的普通人,通过成长逐渐成为一个闪耀的Idol,这样的理念来进行的。从一开始,就证明了这个模式是一个“慢热”、“养成”、“近距离”的风格。
在AKB48成立之初,一期生和剧场就同时诞生了。AKB48是地下偶像团的形式(肥秋想将AKB48塑造成普通路人学生在放学之后的社团活动)出道的,因此剧场是成员唯一的表演舞台。
在一期生和剧场同时诞生的三个月之后,肥秋招募了二期生。


1楼2016-05-27 17:36回复
    @赵14的蒋阿宅


    2楼2016-05-27 17:36
    收起回复
      2.前田敦子
      在AKB48成立之初,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女孩,她叫前田敦子,前田敦子在最初是那种任何人看到都不会觉得她会成为偶像的,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腼腆的女孩子。
      但是在未来,秋元康却选择了这样一个女孩作为AKB48,甚至整个48G的绝对ACE。
      在当时的AKB48的一期生里,除了前田敦子外,有一个叫作大岛麻衣的成员。与前田敦子不同,大岛麻衣有着亮眼的容貌,活力的气息,最重要的是那已经不需要培养就散发着的偶像感。
      大岛麻衣是当时AKB48一期生里人气最高的成员,她在入团前已经有过演出经历而小有名气,个人的人气就盖过了当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下偶像团的AKB48。
      但是大岛麻衣在直到她2009年宣布毕业的四年里,人气都不如前田敦子。
      终究原因,是因为她并不符合AKB48的理念——成长系偶像。
      而前田敦子虽然没有出众的偶像实力,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秋元康为她铺好的这条轨道,一路迈上了绝对ACE的王座。


      4楼2016-05-27 17:39
      回复
        3.竞争
        一个ACE没有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好比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在赛场上虽然被评为第一,但却因为只有他/她一个参加了这场比赛一样尴尬。
        前田敦子的竞争者,是二期生里的大岛优子。同样是一个有着“大岛”姓氏的成员,也同样和大岛麻衣一样,在入团前,甚至更早的孩童时期,就有过演出经验。
        但大岛优子没有像大岛麻衣那昙花一现,而是成为了AKB48里最大的两根支柱的其中一根。
        大岛麻衣从入团时因为年龄大,又作为童星出道,并不符合100%的“成长系偶像”,而她却不放弃任何一丝能够爬到更高处的机会,没有童星的自傲,也没有因为年龄大而气馁。
        前田敦子和大岛优子的竞争,完全是可以看作“成长偶像”和“成熟偶像”的竞争吧。
        而两个人的竞争,也象征着AKB48最早的一期生和二期生(元A、元K)的竞争。
        秋元康直到怎样的棋走下去,可以在触动观众的同时,又不会令这部剧走上失控变得难看。
        前田敦子和大岛优子,一动,一静,性格完全相反,但却同样有着争霸态度的两人,就是秋元康塑造的AKB48这个舞台上的最重要的两个演员。
        因为秋元康是一个文人,不是一个商人。比起纯粹的商业利益,他更在乎于——编写剧本,塑造角色。


        5楼2016-05-27 17:39
        回复
          既然要运用48G这个体系,就必须要了熟它的每个特点,而不是单纯的套个48G的表象。
          在SNH48成立初期,运营在没有招募正规舞蹈老师,没有招募正规的Staff,甚至连剧场都没有建好,以及二期生遥遥无期的情况下,风风火火地招募了一期生成员。
          一共26位一期生,从今天的角度看,这26人的素质可谓是历代最高。
          在SNH48招募初期,出了这样一件乌龙,有两位当时人气最高的准成员看到了运营那完全不合实际,照搬日式管理的偶像,却又完全没有日本合约的精密有序的霸王合约吓跑了。
          而在正式成立了SNH48后,已签约的两位一期生也相继退团,当然,这两位的退团可以看作是并不了解48G的理念,认为自己吃了亏,外加童星身份架子太大等原因。
          在经过了这样那样的乌龙之后,SNH48真正的出道了。而它站上的第一个舞台,却不是自己的剧场。
          至于理由,上面已经说了——它,还没有剧场。
          一个以剧场为基点运营的偶像模式,却没有剧场,那么它就成了一个草台班子。
          于是,早期的SNH48,成为了流水台一样,到处走过场的龙套背景。而这种现象,在拥有了剧场和大量分团的今天,依然如此。


          6楼2016-05-27 17:40
          收起回复
            SNH48:荒唐的论坛人气排行榜
            若要说没剧场也就罢了,可以慢慢的建。
            草台班子也就罢了,大明星们谁没有当过龙套,或许这样的苦情路线更能表现出“成长系偶像团体”的卖点?
            但是,在刚刚成立团队没多久,连“微博48”都还没热乎的时候(之前的招募啊,成员发表会啊之类的活动不算),运营却又造出了一场乌龙大戏。
            而这场乌龙,正是给SNH48,一期生,饭圈日后的决裂的,罪魁祸首。
            AKB48这种偶像模式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不是因为它的理念多么新潮,不是因为它多么的“亲民”,虽然这些是其中的理由。AKB48之所以越走越稳,正是因为那位创造者——秋元康早就铺垫好了一切,AKB48这条火车,只不过是在秋元康为其铺好的轨道上行驶罢了。
            从剧场,到二期生招募,到队内人气竞争,到对外发展,再到开设分团,最后才是总选举,这一切的套路错一步,都会造成巨大的误差。
            而SNH48恰恰相反,它的运营并没有为其写一个剧本铺一条路,甚至可以说,它的运营连是否能营造好这个团队,都没有任何的把握。
            纵观整个2013年,可以看出,SNH48的运营,只是在抱着“试水”和“怎么捞一笔”的态度经营着这个团队。
            而被运营试水的,正是那一批素质最高的一期生。


            7楼2016-05-27 17:41
            回复
              在SNH48完全对外公开,成员微博和官网论坛运行后的不久,SNH48运营就模拟AKB48的队内竞争,进行了一场虚拟的人气投票。而这场投票被称之为“SNH48论坛人气投票”。
              全称:“寻找SNH48发布会演出中最耀眼的新星”
              虽然这是一场虚拟人气投票,但也代表了“人气”二字。熟知AKB48体系的成员和粉丝们,在这场投票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最后,一期生湾湾邱欣怡获得了第一名。而当时被钦点为ACE的赵嘉敏,人气最高的汤敏,董芷依,俞慧文,纷纷落在了后面。


              8楼2016-05-27 17:42
              回复
                48G虽然是内部竞争,却也有自己的底线和规格,作为日本偶像界的前辈级别的秋元康,很清楚一个团队若没有底线,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譬如他早期的小猫俱乐部,因为内斗和互站小圈子而烟消云散。
                譬如曾经叱咤日本偶像界产业,被称之为“国民团队”的早安少女,因为一个人的人气高于全团,而导致其退出后团队人气真空。
                再譬如……太多,太多了。
                而如何把握好这个底线,维持团队的秩序,就是一个运营公司最应该执行的使命。


                11楼2016-05-27 17:43
                回复
                  然而SNH48的运营不仅仅没有设定过这样一条底线,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亲自参与到了没有底线的队内斗争中来。
                  在不熟悉AKB48核心的基础下,SNH48成立之初,招募了第一批Staff,为了“速成式熟悉AKB模式“,这群Staff均是一群“猫头er”。对这些Staff而言,SNH48的好坏与否,远远比不上后花园的黑料来得有趣。他们以一种对AKB48近似狂热的态度,对SNH48不屑一顾的同时,又在经营着SNH48。
                  投票、总选、人气排行榜,这些对于“后花园黑酸挑”们来说,最喜欢玩的游戏,与网游公司起家,对SNH48并没有太大信心,抱着火了再说,不火捞一票就走态度的运营公司来说,一拍即合,成为了对成员,对SNH48,对粉丝,如同灾难性的搭档。
                  人气排名既满足了公司的圈钱,又能满足于猫头Staff们的猎奇心态,对于运营来说,何乐而不为?至于过早的进行排名会损伤队友感情,影响粉丝团结,这些当然不会去考虑。
                  秋元康将自己的AKB48和成员当作是一部精良的舞台励志剧,为其设定好的世界观与角色。而SNH48的运营则将SNH48和成员仅仅是当作了网游体验服来圈玩家的钱。
                  钱,谁都要赚,偶像组合没有钱还怎么经营?秋元康不也在用成员圈着粉丝的钱么?
                  但是,有底线的圈钱和无底线的圈钱是有差别的。秋元康虽然将钱从粉丝的口袋中拿走,却也回报给了粉丝们一个完整,精彩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在“秩序”这条底线上,并没有越过。
                  然而当年SNH48的运营,为了圈钱,不顾团队存亡,靠着损害成员和粉丝来圈钱。最后送给粉丝的,却是一个兵败将倒,伤痕累累的半成品。


                  12楼2016-05-27 17:44
                  回复
                    1、邱欣怡 467票 ;2、汤敏 311票 ;3、徐晨辰 208票 ;4、莫寒 205票 ;5、张馨方 194票 ;6、许佳琪 191票 ;7、赵嘉敏 188票 ;8、俞慧文 186票!


                    14楼2016-05-27 17:45
                    回复
                      这里有一个贴吧地址,是当年的记录贴:http://tieba.baidu.com/p/2128338145
                      通过记录,可以看出虽说是虚拟总选,然而竞争却无比的激烈,由于这个竞争是全程公开的,因此排名的顺序可谓一天一换。而也就是这个排名,将本培养出来的成员和一期生们对外的竞争力,全部用在了自身上。


                      15楼2016-05-27 17:46
                      回复
                        在论坛虚拟总选之后,SNH48的运营将汤敏当作“出村唯一的工具”利用,把全部的聚光灯和资源都给予了她。压得汤敏喘不过气来的同时,却不知培养和挖掘其他的成员。
                        剧场建设迟迟未完成,二期生招募还未出炉。一期生进入了最恶性的时期:内斗与退团潮
                        因为站位、资源和人气下滑,导致了原本和睦的一期生成员,在Staff的怂恿和压迫下,开始了各自站队内斗。以俞慧文为首的“鱼军”,和以汤敏(实则运营)为首的“图军”形成了SNH48最大的两股势力,而在这势力夹缝中的,是赵嘉敏,蒋羽熙,陈思,陈观慧等平等主义者。
                        这样的阵势在AKB48,本应该是属于完整的一期生分队A,和完整的二期生分队K,两组队伍进行的良性竞争,而在SNH48中,因为二期生的未加入,一期生在这个模式下开始了自我分裂。
                        这是48G模式必然的路线,只是取决于你是否抓住了那个时间点,错过了,便是自毁,赶上了,就是竞争。
                        很显然,当时的SNH48,理所当然地演化成了自毁。


                        19楼2016-05-27 17:48
                        回复




                          31楼2016-05-27 17:57
                          回复
                            汤敏就像一台被运营赚钱的工具,在替运营背负了一切队友饭们的责骂,为运营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外务后,这个当年只有16岁的女孩,却没有再继续给运营留下任何的东西。
                            而运营也终于将自己酿的苦果,全盘吞下。
                            汤敏退团后,本就雪上加霜的运营,面临着全部资源和外务的取消与重整,而在当时,剧场刚开业,二期生也刚招募进团,留下来的一期生,也已经伤痕累累。经过了一年的内斗,一期生也好,一期生的粉丝们也好,早已觉得疲惫不堪,哪儿还有力气再去和新生后辈竞争呢?
                            而因为汤敏的退团,也导致了仅剩下的一期生们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退留。这其中,莫寒, 孔肖吟,钱蓓婷,都相继的打算放弃而退出,之后在思考后,选择了归队。
                            而丁紫妍,顾香君等成员,则选择了退团,从此远走高飞。


                            34楼2016-05-27 18:01
                            收起回复
                              在我看来,赵嘉敏就好比AKB48,而4000年系列就等于SNH48。
                              前者精致,有代入感,后者直接,有直观感。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SNH48的运营,从来不把赵嘉敏当作主力来推广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赵嘉敏只忙于学业,怎么推广她。
                              这是一个模糊主题的回答。
                              不错,AKB48式偶像的确是基于剧场为理念,剧场就相当于48G组合的“根基”。但是,这个“根基”针对的是“组合”,而不是“偶像”。
                              对于“偶像”而言,AKB48的理念则是——成长系偶像。
                              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完完全全的日系模式正如早期那群逃跑去开另一个组合的初代Staff们般,与中国的国情根本上水土不服。
                              在中国的文化圈里,学生偶像,学生是放在前,偶像是放在后的。
                              而在日本的文化圈里,偶像学生,偶像是放在前,学生是放在后的。
                              中国式的成长偶像在我看来,并不仅仅以舞台上的唱跳表演来表现,也可以是将“校园”带进偶像这个身份。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将学习的过程来作为影响粉丝的作品”。
                              可以说赵嘉敏是在一种“自我的雕琢”中完成她的成长的。
                              虽然没有一位像秋元康那样的能工巧匠,但赵嘉敏的这种自我雕琢,无形中也促成了自己对粉丝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舞台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学习,生活上,这就是“中国式的成长偶像”形象。
                              而这是一条SNH48运营或许不会看到的路。
                              也是任何一个思想停留在“歌舞”层面的偶像产业,看不到的路。


                              37楼2016-05-27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