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欧足联后,哈萨克大力发展联赛,和中国时不时冒出的限制联赛外援的声浪不同,哈萨克主动和欧洲接轨,将外援名额放宽到8人,可同时上场5人。按照懂球帝们的理论,这些年下来,哈萨克国家队理应除了边后卫和门将找不到其他位置的球员了,可是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嘛?这次来华的哈萨克国家队,由于国内某只强队不肯放人,并不算全主力,可在场上的表现,肯定不逊于去年亚洲杯的乌兹沙特之流。从个人能力,精神风貌,战术素养上,都具有了欧洲雏形。然而哈萨克并没有多少球员踢得上欧洲高水平联赛,参加欧战大多也就是资格赛游,本土球员基本上都在本国联赛。
这个例子是不是证明了,适当放开国内外援名额,非但不会降低国家队水平,反而会促进国内球员能力向高水平外援靠拢?因为本质上说,场上3个外援,踢的还是本土节奏,外援除非单干能力爆表,否则带不动。而场上5个外援,那踢的就是外援的节奏,会逼着本土球员适应提高。
这个例子是不是证明了,适当放开国内外援名额,非但不会降低国家队水平,反而会促进国内球员能力向高水平外援靠拢?因为本质上说,场上3个外援,踢的还是本土节奏,外援除非单干能力爆表,否则带不动。而场上5个外援,那踢的就是外援的节奏,会逼着本土球员适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