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机化学》的是我们班主任朱维新老师,当时也刚从哈师院毕业,北京的下乡知青,30岁左右,听说后来调回了北京,在北京物质学院当老师。《有机化学》系统性强,反应多,结构繁杂。特别是那些人名反应,什么傅瑞达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狄尔斯—阿尔达尔反应、武慈—费梯希—黄鸣龙反应,听着都头疼,而且还要记住反应机理,像我这样没学过英语的学生,真的是太难了。朱老师就耐心地帮我们寻找记忆的方法。
当时,朱老师和爱人一起也住在我们实验室旁边不到20平方的的平房里,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大家都在操场(就是现在药学院前面那个篮球场地)上散步、闲聊。我们管他爱人叫师母,他比我们班很多学生的年龄都小,还挺不好意思的,给我们介绍说:她姓顾,在医学院当老师,你们叫她顾老师吧!
我在有机化学上下的功夫最多,因而学的也最好。后来朱老师考研,很多有机化学的习题都是我帮她作的,为了节省时间,他只看答案。1981年—1982年,我在黑龙江大学化学系进修一年,我作有机化学题目的速度,让黑大的老师都很吃惊。
当时,朱老师和爱人一起也住在我们实验室旁边不到20平方的的平房里,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大家都在操场(就是现在药学院前面那个篮球场地)上散步、闲聊。我们管他爱人叫师母,他比我们班很多学生的年龄都小,还挺不好意思的,给我们介绍说:她姓顾,在医学院当老师,你们叫她顾老师吧!
我在有机化学上下的功夫最多,因而学的也最好。后来朱老师考研,很多有机化学的习题都是我帮她作的,为了节省时间,他只看答案。1981年—1982年,我在黑龙江大学化学系进修一年,我作有机化学题目的速度,让黑大的老师都很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