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还是必须要讲道理,讲道理就必须要摆事实。
先上比较的几个物件的图片来确定一下形制。
1汉弩:我就直接借用楼主的图了,明显变形和后来亚洲地区的筋角弓是一个套路,有梢、有明确的主变形区、变形率这条我就更不用多说了。

2欧洲弩,非常明显就没有“梢”的概念,依然是缩小版的“长弓”形制,拉力曲线图已经由很多洋大人论证过了,我就不多BB了。


下面该上拉力曲线图。因为没有实物,只能按洋老爷给出的曲线来模拟一下同比例放在一张图上。
绿色为传说中的280KG复合弩,蓝色为130KG,红色为120KG短梢亚洲筋角的标准曲线,紫色为150磅英长。
这4条曲线都是同比放大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但是从图上来看明显是不会影响大局。

储能怎么算?曲线下包含的面积就是储能。目测都可以看到那个是最大的。转换率依然借用洋老爷的数据,免得说我皇汉
http://www.bio.vu.nl/thb/users/kooi/kobe9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