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我是一个在南京读书的扬州女孩,有着典型的江浙爱甜的胃,爱着滋养我长大的精致的淮扬菜。但我也坚信年轻时的折腾,能让人看(chi)见(dao)很多不一样风(mei)景(wei)。对天府之国的一切都充满着向往:熊猫、火锅、串串、冒菜……于是选择在这个冬天参加格林卫熊猫志愿者项目。】
“我想,以后如果在新闻上看见香格、美茜的消息,我们一定会特别特别关注的吧。”
“是啊,就像看见亲人的消息一样。”
这是我和一同参加格林卫大熊猫志愿者项目的闺蜜澜的对话,说这话时,我们在准备最后一次喂食,晚上就要离开雅安熊猫繁育基地,离开我们刚刚爱上的两只熊猫“主子”,离开刚建立起感情的饲养员老师了。雅安山中雾气浓重,下毛毛细雨是常见的事,但是那天的小雨,令离别更加困难。
一·熊猫夫人初结缘
时间切换到项目刚开始时,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相聚在成都熊猫夫人青年旅舍,旅社到处充斥着熊猫的主题。四人间,公共卫浴,我们入住后这个四人间恰巧满了,放好行李,我们便步行到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步行街,感受这座安逸都市的独特节奏。
回到旅社,四人已经聚齐,我们稍显羞涩的自我介绍,发现我们有来自江苏、北京,也有成都本地人,都没有和大熊猫有过亲密的接触。考虑到第二天要起个大早乘车前往雅安,互道晚安后我们就睡了。
二·熊猫基地领工具 白龙潭旁赏风光
第二天一早,两小时路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雅安熊猫繁育基地。简单办理入住手续后,基地的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到基地的工作室进行培训,发放了志愿活动所必需的手套和工作服、工作证。穿上工作服后,氛围明显有了变化,从拘谨中带着好奇,变成了活泼中弥漫着神圣的使命感。

下午志愿者们参观碧峰峡景区的白龙潭瀑布,和熊猫的关系不大,就只是放点图啦~

三·铲屎官走马上任 新奇艰苦又有趣
下面的三天是真·铲屎的三天啦,大清早,我们被分配到饲养员董老师手下,照顾两只分别叫香格和美茜的熊猫。香格是男孩子,美茜是两只熊猫幼崽的麻麻~董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日常工作就是四次喂食、一次打扫卫生。其中打扫卫生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是最累的部分。
先从香格的活动场地打扫起。打开铁门,便可以进入到香格室外的活动场所(当然,此时香格本尊是被关在室内哒,大熊猫可是攻击性很强的动物呢)。港真,我一进去就被一种奇异的味道弄得有些晕,(后来知道就是熊猫粪便的味道)竹子清香中夹杂着些许酸味。整个场地十分杂乱,到处都是成形的和散乱的熊猫粪便,还有凌乱的竹节、竹叶、竹笋外衣,而这些废弃物都和地上潮湿的雨水混合在一起,粘结在地面上。我们两名志愿者一组,一人清扫粪便,一人清扫竹叶和竹节。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充满学问:大块粪便用手抓比较方便(你没有看错就是用手抓…/笑哭);零散的粪便应当归拢以后集中性扫进簸箕;长竹枝要逐个捡起来捆走;最难清扫的是竹叶,粘在满是泥水的地面,用普通的扫地方式很难把它们挪动位置,只能把扫帚像锅铲一样,将叶子一片一片推进簸箕……室外打扫完毕还有室内的笼舍,同样的方式打扫一遍,还要用水枪冲洗泥浆。再把积水排尽,这样才算打扫完毕。下一个是美茜的笼舍,看到美茜的屋子,我们才意识到香格是有多么活泼好动——美茜屋子里的泥水少,粪便也很少因为踩踏而变形。
熊猫喂食主要分两部分:搬运大把大把的竹子送进它们的活动场地,和隔着护栏投喂窝窝头、胡萝卜、苹果等小块的食物。


图中就是切窝窝头的过程和已经切好的窝窝头~
窝窝头是研究人员专为熊猫研制的高能量食物,里面有黄豆、玉米、大麦等等,闻上去很香~每只熊猫每餐的窝窝头份量也是有规定的,看上去粗犷,其实都经过仪器精密测量哦~香格和美茜体型比较大,他们的窝窝头饭量每顿要吃500克,其他的熊猫只需吃400或者450克。
四·工作之余欢乐多 UNO狼人齐开怀
每天的工作在四点多钟就可以结束,志愿者们晚上会在格林卫的活动室内愉快地玩耍=v=,每天玩到十一二点,不得不解散睡觉时,楼道里都会回荡着我们深情互道“Good night”的声音,明明知道明天还会再见,但就是舍不得今晚的分别……
五·成都城里逛吃浪 小吃火锅大碗茶
三天的工作结束以后我们又回到成都,开始了文化和美食之旅。直接上图!



宽窄巷子到处是这样的美食,冰粉、串串、红糖糍粑、狼牙土豆,还有没拍进去的三大炮……太好吃了吃的完全停不下来啊!

这红油火锅我给满分!中间的一点点清汤锅真是对鸳鸯锅党的莫大迁就啊~hh
六·成长化于心中 离别为更好的相遇
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刻,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以后再次听见香格、美茜的消息,甚至只是关于熊猫的消息,我都会比以往、比没有参加过这次志愿活动的人,关心得多。
从此,熊猫是我远方的亲人,是我永恒的牵挂。我会记得它们每只的脾气,和它们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
我会记得,香格吃窝窝头时用左手握着,而美茜是用右手;我会记得,美茜的两只双胞胎宝宝,哥哥背后的纹路比妹妹宽,记得两只小可爱在我铲屎的时候来捣乱,记得它们还不健壮的小爪子在我腿上又抓又挠的独特触感,记得哥哥喝奶时不会换气,每喝几口就要抬头喘口气……总之,记得那些与人间最可爱的生灵相处的日子,它们教会我耐心,教会我细致、也教会我不怕脏不怕累,不为自己只为他人去付出劳动……
“我想,以后如果在新闻上看见香格、美茜的消息,我们一定会特别特别关注的吧。”
“是啊,就像看见亲人的消息一样。”
这是我和一同参加格林卫大熊猫志愿者项目的闺蜜澜的对话,说这话时,我们在准备最后一次喂食,晚上就要离开雅安熊猫繁育基地,离开我们刚刚爱上的两只熊猫“主子”,离开刚建立起感情的饲养员老师了。雅安山中雾气浓重,下毛毛细雨是常见的事,但是那天的小雨,令离别更加困难。
一·熊猫夫人初结缘
时间切换到项目刚开始时,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相聚在成都熊猫夫人青年旅舍,旅社到处充斥着熊猫的主题。四人间,公共卫浴,我们入住后这个四人间恰巧满了,放好行李,我们便步行到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步行街,感受这座安逸都市的独特节奏。
回到旅社,四人已经聚齐,我们稍显羞涩的自我介绍,发现我们有来自江苏、北京,也有成都本地人,都没有和大熊猫有过亲密的接触。考虑到第二天要起个大早乘车前往雅安,互道晚安后我们就睡了。
二·熊猫基地领工具 白龙潭旁赏风光
第二天一早,两小时路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雅安熊猫繁育基地。简单办理入住手续后,基地的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到基地的工作室进行培训,发放了志愿活动所必需的手套和工作服、工作证。穿上工作服后,氛围明显有了变化,从拘谨中带着好奇,变成了活泼中弥漫着神圣的使命感。

下午志愿者们参观碧峰峡景区的白龙潭瀑布,和熊猫的关系不大,就只是放点图啦~

三·铲屎官走马上任 新奇艰苦又有趣
下面的三天是真·铲屎的三天啦,大清早,我们被分配到饲养员董老师手下,照顾两只分别叫香格和美茜的熊猫。香格是男孩子,美茜是两只熊猫幼崽的麻麻~董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日常工作就是四次喂食、一次打扫卫生。其中打扫卫生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是最累的部分。
先从香格的活动场地打扫起。打开铁门,便可以进入到香格室外的活动场所(当然,此时香格本尊是被关在室内哒,大熊猫可是攻击性很强的动物呢)。港真,我一进去就被一种奇异的味道弄得有些晕,(后来知道就是熊猫粪便的味道)竹子清香中夹杂着些许酸味。整个场地十分杂乱,到处都是成形的和散乱的熊猫粪便,还有凌乱的竹节、竹叶、竹笋外衣,而这些废弃物都和地上潮湿的雨水混合在一起,粘结在地面上。我们两名志愿者一组,一人清扫粪便,一人清扫竹叶和竹节。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充满学问:大块粪便用手抓比较方便(你没有看错就是用手抓…/笑哭);零散的粪便应当归拢以后集中性扫进簸箕;长竹枝要逐个捡起来捆走;最难清扫的是竹叶,粘在满是泥水的地面,用普通的扫地方式很难把它们挪动位置,只能把扫帚像锅铲一样,将叶子一片一片推进簸箕……室外打扫完毕还有室内的笼舍,同样的方式打扫一遍,还要用水枪冲洗泥浆。再把积水排尽,这样才算打扫完毕。下一个是美茜的笼舍,看到美茜的屋子,我们才意识到香格是有多么活泼好动——美茜屋子里的泥水少,粪便也很少因为踩踏而变形。
熊猫喂食主要分两部分:搬运大把大把的竹子送进它们的活动场地,和隔着护栏投喂窝窝头、胡萝卜、苹果等小块的食物。


图中就是切窝窝头的过程和已经切好的窝窝头~
窝窝头是研究人员专为熊猫研制的高能量食物,里面有黄豆、玉米、大麦等等,闻上去很香~每只熊猫每餐的窝窝头份量也是有规定的,看上去粗犷,其实都经过仪器精密测量哦~香格和美茜体型比较大,他们的窝窝头饭量每顿要吃500克,其他的熊猫只需吃400或者450克。
四·工作之余欢乐多 UNO狼人齐开怀
每天的工作在四点多钟就可以结束,志愿者们晚上会在格林卫的活动室内愉快地玩耍=v=,每天玩到十一二点,不得不解散睡觉时,楼道里都会回荡着我们深情互道“Good night”的声音,明明知道明天还会再见,但就是舍不得今晚的分别……
五·成都城里逛吃浪 小吃火锅大碗茶
三天的工作结束以后我们又回到成都,开始了文化和美食之旅。直接上图!



宽窄巷子到处是这样的美食,冰粉、串串、红糖糍粑、狼牙土豆,还有没拍进去的三大炮……太好吃了吃的完全停不下来啊!

这红油火锅我给满分!中间的一点点清汤锅真是对鸳鸯锅党的莫大迁就啊~hh
六·成长化于心中 离别为更好的相遇
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刻,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以后再次听见香格、美茜的消息,甚至只是关于熊猫的消息,我都会比以往、比没有参加过这次志愿活动的人,关心得多。
从此,熊猫是我远方的亲人,是我永恒的牵挂。我会记得它们每只的脾气,和它们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
我会记得,香格吃窝窝头时用左手握着,而美茜是用右手;我会记得,美茜的两只双胞胎宝宝,哥哥背后的纹路比妹妹宽,记得两只小可爱在我铲屎的时候来捣乱,记得它们还不健壮的小爪子在我腿上又抓又挠的独特触感,记得哥哥喝奶时不会换气,每喝几口就要抬头喘口气……总之,记得那些与人间最可爱的生灵相处的日子,它们教会我耐心,教会我细致、也教会我不怕脏不怕累,不为自己只为他人去付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