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出自清代笔记《听雨轩笔记》,作者清凉道人。
在清凉道人的故乡,有一条大河。村里有一些人养鸭子,少的三五只,多的几百只。有一个姓魏的养鸭人,就养了五六百只鸭子。当时也没有什么饲料喂养,养鸭子的人每天就把鸭子赶到河中,让鸭子自己去觅食。河水之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许多水草螺蛳,对于鸭子都是鲜美可口的食物。养鸭人则划着一个小船,跟在鸭群的后面。鸭子在湖中一会扑腾,一会钻入水中,很是热闹。多数时候四周都比较安静,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偷鸭,养鸭人就在船上打个瞌睡。小船悠悠,阳光明媚,日子还真过得清闲呢。到了傍晚的时候,养鸭人就把鸭子赶到岸上,赶入栏中。鸭群数百只,看起来很乱,其实只要一只上岸,其他鸭子就会跟着上岸。有个成语叫“趋之若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鸭子入栏了,晚上,吃饱喝足的鸭子就开始生蛋了。第二天一大早,养鸭人把鸭蛋收了,卖钱,换来一家的米粮。鸭子也有不听话,随地生蛋甚至生在河水中的情况,养鸭人赶鸭上岸的时候都会特别留心,不过总有漏网之蛋。附近的村民偶尔在河水中捡到鸭蛋,养鸭人也不生气。
那一天,魏师傅从西庄桥赶鸭子下河,走到十字港,最后走到茅山的高桥。到傍晚时分,赶鸭子回来,数一数鸭子,竟然发现少了一只。第二天魏师傅继续走这条路线,本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回鸭子,不想回家数鸭子时发现又少了一只。这是怎么回事呢?鸭群在前面走,魏师傅在后面跟着,昨天又打瞌睡,可今天一整天都睁大着眼睛。既没有坏心肠的人偷鸭子,也没有没头脑的鸭子胡乱上岸。第三天,魏师傅改走别的路线,发现一只鸭子不少。第四天,魏师傅故意走到茅山的高桥那条路线,发现又少了一只鸭子。
莫非这条路线有什么猫腻?妻子劝魏师傅就别走到高桥那条路线了,以后小心看鸭子就是了。可魏师傅很执拗,老婆误会他看鸭子不小心,魏师傅很憋屈,非要把事情弄清楚。魏师傅发动全家,老婆孩子集体出动,驾着三条小船一前一后一侧,三面保护!
鸭群之中有一只头鸭,白毛黄嘴,姿态矫健,魏师傅平时最喜欢了。因为个子特别高大,在鸭群之中也很是醒目。这一天,一家人一群鸭走到茅山高桥桥下,魏师傅忽然发现头鸭没入水中,其他的鸭子则纷纷散开,仿佛躲避什么东西。看情形绝不像鸭子入水觅食。怎么回事?魏师傅用长长的竹杠在水中划拉,可什么也没有捞到。鸭子就这么神秘失踪了。
全家人失望的回来。
一晚上魏师傅和妻子商量。怎么办呢?魏师傅想出了一个办法。
天亮了,魏师傅让妻子赶着鸭群到别处放养,自己赶着十只鸭子前往茅山的高桥。鸭子不多,魏师傅可以从容照顾。到了高桥,魏师傅特别留心,把竹杠紧紧握在手中。鸭子像往常一样戏水前行,忽然水流有细微的涌动,水中忽然出现一个斗大的脑袋,颜色黄中带黑,两个眼睛闪闪发亮,掠过水面,叼走一只鸭子。以往有五六百只,被鸭群遮蔽,今天魏师傅终于发现了偷鸭贼了!
可那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看那水怪的脑袋斗一样大,牛头一样。魏师傅大叫着用竹杠在水中猛扎,许多人都到桥上观看。可魏师傅折腾了好久,什么都没有发生。
魏师傅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的养鸭人,这时候有人说,以前经过高桥也常发生鸭子丢失的事情,不过没有留心,现在想想,必定是那个水怪偷吃了。那个水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大鱼?是超大水蛇?不清楚。
众人经常在水上生活,倒也不怕,于是各自带上锋利的鱼叉、草刀,带了两三只鸭子来到高桥。众人故意用竹杠驱赶鸭子,鸭子不停的嘶叫扑腾,很快,水怪被引出水面。水怪一探头,十多柄鱼叉一起插入水中,水中泛起一丝血迹。水怪受伤,在水中一跃而出,众人发现水怪身子竟然有五六米长,落水时溅起巨浪,一只小船翻转,几人掉在水中。众人急忙救起落水者。不过水怪极为奸猾,一次受伤,立刻钻入水中,再也不出头了。
到底水怪是个什么东西?众人还是闹不清楚。不过,在场观看的几百人都亲眼目睹了水怪的可怕。魏师傅和诸位养鸭人前往各村,宣扬河中水怪事情,希望众人出钱出力,消灭水怪。可是,水怪在水中,用什么方法呢?入水捕捉肯定不行,投毒入水又会祸害乡邻。乡间有一个寺庙的和尚叫做道源,佛法高僧,见识过人。众人请教道源大师有什么法子可以除去水怪。道源大师说:“看情形这水怪必定在高桥之下有洞穴。现在是冬天,桥下水并不多。如果把足够的石灰倒入水中,水怪必定会被烧死!”魏师傅觉得可行,各村的村长各自出钱,一共买了几千斤石灰,装了三只大船,然后将这几千斤石灰一起倒入水中。石灰入水即刻融化,河水一时之间,数十米的河面上烟雾腾腾,水波沸腾,热气冲天。就连岸边观看的数千人都觉得石灰呛人,热气逼得睁不开眼睛。
就在此时,高桥下忽然一个东西窜出,一只飞到十来米高,最后重重坠入河中。附近的渔人都聚集过来,五六十只渔船,大家用布蒙着口鼻,一起动手用鱼叉扎刺水怪。水怪不断跃起,一旦出头,就被鱼叉猛扎,一旦入水,就被石灰水烧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水怪终于完全浮在水面,死了。
此时烟雾已经散去,大家把水怪拖到岸上,无数人拥过来观看。原来,所谓的水怪竟然是一条巨大的鳝鱼。这个鳝鱼全身金黄,只有背部稍微有些青黑,两个眼睛就像是一面小镜子,全身有六米多长,尾巴最小的地方也像一个成人的胳膊。大家都说,像这么大的鳝鱼,肯定活了几百上千年。
众人不知道如何处理巨鳝,魏师傅很生气,上前拿刀割了鳝鱼的头,带回家去煮了吃。其他人也纷纷动手,数百人顿时把鳝鱼分了个精光,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众人吃了鳝鱼肉,都说从没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唯独魏师傅一家吃了鳝鱼头,几个人全身燥热不已,孩子竟然昏迷。送到医生那里,医生说,必定是鳝鱼燥热,如同补药。魏师傅把鳝鱼头剖开,竟然发现脑袋中还有一颗珠子,有桂圆那么大。珠宝店的人说,这是千年鳝鱼的精华,售价在万两(三百万元)以上,现在已经被煮熟,失去了灵气,只能卖一百两(三千元)银子了。魏师傅把珠子买了,全家人还是很开心,这下不但损失的鸭子有补偿了,还可以小小赚一笔呢。
后来,魏师傅还特意到高桥下寻找石洞,果然,在水下三米多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洞,入洞三四米就没水了,里面如同半间房子一般宽敞。可石洞幽深,也不知道通往哪里。谁也不敢深入,万一里面还有什么超级水怪呢?
清凉道人的舅爷爷就是茅山人,当天在桥边亲眼目睹众人杀水怪的情形呢。
在清凉道人的故乡,有一条大河。村里有一些人养鸭子,少的三五只,多的几百只。有一个姓魏的养鸭人,就养了五六百只鸭子。当时也没有什么饲料喂养,养鸭子的人每天就把鸭子赶到河中,让鸭子自己去觅食。河水之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许多水草螺蛳,对于鸭子都是鲜美可口的食物。养鸭人则划着一个小船,跟在鸭群的后面。鸭子在湖中一会扑腾,一会钻入水中,很是热闹。多数时候四周都比较安静,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偷鸭,养鸭人就在船上打个瞌睡。小船悠悠,阳光明媚,日子还真过得清闲呢。到了傍晚的时候,养鸭人就把鸭子赶到岸上,赶入栏中。鸭群数百只,看起来很乱,其实只要一只上岸,其他鸭子就会跟着上岸。有个成语叫“趋之若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鸭子入栏了,晚上,吃饱喝足的鸭子就开始生蛋了。第二天一大早,养鸭人把鸭蛋收了,卖钱,换来一家的米粮。鸭子也有不听话,随地生蛋甚至生在河水中的情况,养鸭人赶鸭上岸的时候都会特别留心,不过总有漏网之蛋。附近的村民偶尔在河水中捡到鸭蛋,养鸭人也不生气。
那一天,魏师傅从西庄桥赶鸭子下河,走到十字港,最后走到茅山的高桥。到傍晚时分,赶鸭子回来,数一数鸭子,竟然发现少了一只。第二天魏师傅继续走这条路线,本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回鸭子,不想回家数鸭子时发现又少了一只。这是怎么回事呢?鸭群在前面走,魏师傅在后面跟着,昨天又打瞌睡,可今天一整天都睁大着眼睛。既没有坏心肠的人偷鸭子,也没有没头脑的鸭子胡乱上岸。第三天,魏师傅改走别的路线,发现一只鸭子不少。第四天,魏师傅故意走到茅山的高桥那条路线,发现又少了一只鸭子。
莫非这条路线有什么猫腻?妻子劝魏师傅就别走到高桥那条路线了,以后小心看鸭子就是了。可魏师傅很执拗,老婆误会他看鸭子不小心,魏师傅很憋屈,非要把事情弄清楚。魏师傅发动全家,老婆孩子集体出动,驾着三条小船一前一后一侧,三面保护!
鸭群之中有一只头鸭,白毛黄嘴,姿态矫健,魏师傅平时最喜欢了。因为个子特别高大,在鸭群之中也很是醒目。这一天,一家人一群鸭走到茅山高桥桥下,魏师傅忽然发现头鸭没入水中,其他的鸭子则纷纷散开,仿佛躲避什么东西。看情形绝不像鸭子入水觅食。怎么回事?魏师傅用长长的竹杠在水中划拉,可什么也没有捞到。鸭子就这么神秘失踪了。
全家人失望的回来。
一晚上魏师傅和妻子商量。怎么办呢?魏师傅想出了一个办法。
天亮了,魏师傅让妻子赶着鸭群到别处放养,自己赶着十只鸭子前往茅山的高桥。鸭子不多,魏师傅可以从容照顾。到了高桥,魏师傅特别留心,把竹杠紧紧握在手中。鸭子像往常一样戏水前行,忽然水流有细微的涌动,水中忽然出现一个斗大的脑袋,颜色黄中带黑,两个眼睛闪闪发亮,掠过水面,叼走一只鸭子。以往有五六百只,被鸭群遮蔽,今天魏师傅终于发现了偷鸭贼了!
可那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看那水怪的脑袋斗一样大,牛头一样。魏师傅大叫着用竹杠在水中猛扎,许多人都到桥上观看。可魏师傅折腾了好久,什么都没有发生。
魏师傅把这件事情告诉其他的养鸭人,这时候有人说,以前经过高桥也常发生鸭子丢失的事情,不过没有留心,现在想想,必定是那个水怪偷吃了。那个水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大鱼?是超大水蛇?不清楚。
众人经常在水上生活,倒也不怕,于是各自带上锋利的鱼叉、草刀,带了两三只鸭子来到高桥。众人故意用竹杠驱赶鸭子,鸭子不停的嘶叫扑腾,很快,水怪被引出水面。水怪一探头,十多柄鱼叉一起插入水中,水中泛起一丝血迹。水怪受伤,在水中一跃而出,众人发现水怪身子竟然有五六米长,落水时溅起巨浪,一只小船翻转,几人掉在水中。众人急忙救起落水者。不过水怪极为奸猾,一次受伤,立刻钻入水中,再也不出头了。
到底水怪是个什么东西?众人还是闹不清楚。不过,在场观看的几百人都亲眼目睹了水怪的可怕。魏师傅和诸位养鸭人前往各村,宣扬河中水怪事情,希望众人出钱出力,消灭水怪。可是,水怪在水中,用什么方法呢?入水捕捉肯定不行,投毒入水又会祸害乡邻。乡间有一个寺庙的和尚叫做道源,佛法高僧,见识过人。众人请教道源大师有什么法子可以除去水怪。道源大师说:“看情形这水怪必定在高桥之下有洞穴。现在是冬天,桥下水并不多。如果把足够的石灰倒入水中,水怪必定会被烧死!”魏师傅觉得可行,各村的村长各自出钱,一共买了几千斤石灰,装了三只大船,然后将这几千斤石灰一起倒入水中。石灰入水即刻融化,河水一时之间,数十米的河面上烟雾腾腾,水波沸腾,热气冲天。就连岸边观看的数千人都觉得石灰呛人,热气逼得睁不开眼睛。
就在此时,高桥下忽然一个东西窜出,一只飞到十来米高,最后重重坠入河中。附近的渔人都聚集过来,五六十只渔船,大家用布蒙着口鼻,一起动手用鱼叉扎刺水怪。水怪不断跃起,一旦出头,就被鱼叉猛扎,一旦入水,就被石灰水烧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水怪终于完全浮在水面,死了。
此时烟雾已经散去,大家把水怪拖到岸上,无数人拥过来观看。原来,所谓的水怪竟然是一条巨大的鳝鱼。这个鳝鱼全身金黄,只有背部稍微有些青黑,两个眼睛就像是一面小镜子,全身有六米多长,尾巴最小的地方也像一个成人的胳膊。大家都说,像这么大的鳝鱼,肯定活了几百上千年。
众人不知道如何处理巨鳝,魏师傅很生气,上前拿刀割了鳝鱼的头,带回家去煮了吃。其他人也纷纷动手,数百人顿时把鳝鱼分了个精光,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众人吃了鳝鱼肉,都说从没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唯独魏师傅一家吃了鳝鱼头,几个人全身燥热不已,孩子竟然昏迷。送到医生那里,医生说,必定是鳝鱼燥热,如同补药。魏师傅把鳝鱼头剖开,竟然发现脑袋中还有一颗珠子,有桂圆那么大。珠宝店的人说,这是千年鳝鱼的精华,售价在万两(三百万元)以上,现在已经被煮熟,失去了灵气,只能卖一百两(三千元)银子了。魏师傅把珠子买了,全家人还是很开心,这下不但损失的鸭子有补偿了,还可以小小赚一笔呢。
后来,魏师傅还特意到高桥下寻找石洞,果然,在水下三米多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洞,入洞三四米就没水了,里面如同半间房子一般宽敞。可石洞幽深,也不知道通往哪里。谁也不敢深入,万一里面还有什么超级水怪呢?
清凉道人的舅爷爷就是茅山人,当天在桥边亲眼目睹众人杀水怪的情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