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性
此文多美男,书中无论正反派,作者都不吝于对其外貌的着墨,且风姿各异,特色鲜明。看得出作者是颜控,还控得很走心。写薛洋外貌神态时书中反复出现“少年”,“小虎牙”,“稚气”,“单手托腮”等词,说话腔调是“热情”,“甜丝丝”,“撒娇卖巧”的,整体上是一种俏皮可爱的少年形象。即便是初登场时假扮晓星尘,成年许久的薛洋也是一副“介于少年与青年”的模样,其外貌特征突出的是一个“少年感”。这与其残忍的性格,毒辣的手段形成了瘆人的反差。
薛洋的形象,大致可概括为“可爱与残忍”。嘴甜心毒,嗜血也嗜糖,少年的皮,魔鬼的心。是糖豆炒苍蝇,整一盘甜丝丝的恶心。
这一酷烈的对比被作者贯穿始终,反复强化。比如,阿箐目睹薛洋用毒计害死宋岚,才回去薛洋就给她削了一盘兔子苹果,凶残瘆人的对比经这些巧妙的细节放大,让读者与角色一同直面薛洋这一角色强烈的内外反差,不由心生恶寒,真真做到了让读者与角色共情。
对于这个角色,作者不仅塑造得个性鲜明,还玩的一手好反差,反差玩好了,极易出萌点和魅力,用在反派身上更是效果拔群。这是薛洋形象塑造的第三处成功。女性读者对薛洋的喜恶也许不是依从自己善恶观的倾向,而是看她好不好“甜甜的大男孩”这口。
薛洋身为一个市井流氓,正文里并没有多少对其市井气的直接描写(番外对此倒有弥补),说话的腔调更显得怪异,甜甜的如撒娇般的口吻与其说是市井气,还不如说像风尘气。然而只要将这个角色性别反转,这一现象便另有一番说法,因为性转后的薛洋是一个文学中典型的“蛇蝎美人”的套路形象。薛洋的邪性介于熊孩子与“蛇蝎美人”性转之间,是纯粹的恶与套路的恶的集合。
事实上,薛洋这个角色直接让我想到了《倚天屠龙记》里的殷素素,这个一开始就是个随意滥杀几十人的“妖女”,假扮张翠山灭了龙门镖局满门,后来弄瞎金毛狮王谢逊的眼睛,张殷夫妇却反而和与自己有瞎眼之仇的谢逊一同在孤岛生活多年并结义,最后甚至为其而死。在众派为谢逊下落逼上武当的关头,张翠山得知殷素素是当年暗算自己三师兄俞岱岩害其残废的元凶,不堪痛苦自刎而亡。将灭门,瞎眼,欺骗,假扮,自刎,三人生活这些元素一一对应义城惨剧,只觉得满满的套路扑面而来。
不得不说,伴随着“人们对恶人没有新意的想象力”的,还有作者们对“至善与至恶阴差阳错的纠葛”的深深套路,然而经典的套路就是这样新瓶装旧酒,回回都醉人,老梗虐新人,回回虐死人。这种对善恶关系的摆弄与探讨极富戏剧性且自带深度,是胸中稍有沟壑的作者都不会放过的爽自己虐读者的压箱底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