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的小制吧 关注:101贴子:11,363

====================meta分析学习和各种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1楼2017-04-12 14:49回复
    1、ppt的学习和制作、动画、冲击性/多媒体的制作、ppt每个内容什么意思、图表制作的美观性、3个图摆出来,说哪个标记
    2、答辩需要讲稿,开头和结尾很重要、结论充分陈述,段落较大,体现你读的文献多切深度
    3、口语专门练习
    4、病例分析汇报,每个药物


    IP属地:福建2楼2017-04-12 15:07
    回复
      2025-08-02 17:4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好,raymi:
      1。对于取0.05还是0.1,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我个人倾向于使用0.1,这样结论更稳定,更强健
      如果P值<0.05,那么你取0.05和0.1都一样,都用随即模型
      如果P值>0.1,那么你取0.05和0.1都一样,都用固定模型
      但是如果P值介于两者之间呢,比如0.07,这时候,你取0.1,就用随机模型,那么95%CI范围增大
      如果你取0.05,就用固定模型,95%CI范围变小,容易出现阳性结果,这样的阳性可能是假阳性,也会导致发表偏倚
      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用0.1来定义,这样结果更稳定把
      另外,纠正一个错误,用什么模型,和I2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只看P值
      2.关于模型的选用,也是存在争议的。大致有三派吧:
      第一个,根据I2定义模型选用,常取用50%,也有采用其他的界值的,这一个为很多新手所使用,也就知道有异质性用随即模型
      第二个,根据P值定义模型,具体情况参考第一个问题答案
      第三个,都使用随即模型,可能很多新手不明白了,怎么这样,依据是什么呢?依据是:当异质性较小或者没有异质性时,用随机还是固定,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当异质性很大时,只能选用随即模型,所以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随即效应模型,这个属于保守派
      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个观点和第二个中的定义P=0.1
      不过这些都有被使用,看个人爱好吧,本来就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投稿的时候,审稿人是大爷,他说你错,你就要改
      3. 对于RCT质量的评价,无论用risk of bias还是哪种形式的JADAD,个人认为没啥区别,因为质量评价是个很主观的,不那么客观,你严格,就质量差一些,你宽松,质量就好一些,这个也看审稿人的爱好要求把
      质量评价是针对单个研究的,但是对于meta分析,合并研究,我不可能抓住哪一篇低质量研究不放,重要的是纳入的研究的总体的质量如何,强调一下,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个研究,这就存在纵向和横向写法,有的质量评价,在Results部分,会说Jadad评分的平均数或者中位数是多少,有的会具体的写出来多少个研究报道了随即方法,分配隐藏,双盲方法,随访等情况
      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4,对于Grade,我不熟悉,期望其他战友解答


      IP属地:福建3楼2017-04-12 15:07
      回复
        如具有同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如存在异质性时,先分析原因,使用敏感性分析或分层分析,使之达到同质后在用固定效应模型
        这还是关系到异质性的问题,也是meta分析新手最棘手,最害怕的事情,但是这一关必须过,要不很难在循证道路上有提高
        只要有meta分析存在,就会有异质性存在,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统计学异质性,往往临床异质性和方法学异质性会带来统计学异质性,现在比较常用的衡量异质性的定量指标是I2,I2=0%,只能说没有统计学异质性,并不能说没有其他两种异质性
        所谓的同质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同质,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同质了,就用固定效应模型,存在异质性时,先分析原因,使用敏感性分析或者分层分析可能会消除或降低异质性,或者找到异质性的来源,这样分开的亚组就同质了,可以用固定效应模型
        可能你做了很多去寻找异质性来源的工作,但是并没有消除异质性,没有找到来源
        Meta分析不灭,异质性就存在。异质性时meta分析的一个特点,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优缺点
        有异质性并不可怕,首先找到来源,给出合适的解释,但是初学者千万不可纠结于异质性而把自己套进去,最重要的是如何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强健的,这才是重点
        当有明显的异质性时,下结论要严谨,不要太肯定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IP属地:福建5楼2017-04-12 15:10
        回复
          pl781102 战友,你好:
          如何选择投稿杂志,杂志分高尽量还能中有技巧吗?据搞后修改能否投较原来高点的杂志?中几率大吗?
          个人经验:对于目标期刊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高分杂志,文章不够质量,可能被拒,浪费时间,选低分,如果发表了,可能觉得不甘心,所以作为作者,能正确的客观的评估自己文章的分量很重要
          我选杂志一般根据以下几点:
          影响因子的大小
          审稿周期长短
          影响力的高低
          对国人的偏见
          杂志的自引率
          杂志的口味爱好
          是否收取版面费
          专业杂志还是综合杂志
          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需要你考虑多方面,最后给该杂志做一个综合判断,决定投稿哪个
          贴出来几个网站供参考,可能对投稿有所帮助:
          1. http://www.biosemantics.org/jane/
          2. http://www.******.cn/sci/
          3. http://www.liwenbianji.cn/journal_advisor
          当然,这些网站也是仅供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把握
          据搞后修改能否投较原来高点的杂志?中几率大吗?
          这个完全绝对可以,那我自己的一篇文章来说吧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064257
          这篇文章最初于2012年4月中旬投稿Clin Nutr(IF:3.371),审稿1个多月,提了很多意见,拒绝,后来听说J Trauma(IF:2.478)比较容易中,就去尝试,于2012年5月底投稿,审稿两个月,也是提了很多意见,拒绝了,这个时候,我很受打击啊,难打真的是文章问题吗?但是我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判断,不是我不知道审稿人说的文章的这些缺陷,我也都明白,但是原始研究,纳入的文章就是这个样子,我没法修改啊,我认为自己的文章在选题等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就选了另一个杂志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IF:3.285),没有对文章进行任何内容上的修改,就按照杂志要求修改了格式,直接投稿了,不到一个月,就收到消息,小修,两个审稿人加一起3个问题,我很快修改投稿回去,不到一个星期就接受了,从投稿到接受不到40天
          这次让我认识到正确评估自己的文章很重要
          基于这个文章,可以明白,meta分析甚至一篇其他文章,不大可能解决一个临床问题,如果能引出新的问题,重要的问题,让其他人更加关注这个问题,也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对meta和RCT孰轻孰重,楼主怎么看?临床医生如何搞好科研?楼主有何见解?
          对于孰轻孰重,不能这样去评判,不管是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只要有它的价值,就重要,就是好文章,很多letter to the editor是高引用,meta分析比较容易出文章,但是真正能做好的meta不多,目前国内的情况,如果meta分析不好,为什么lancet和BMJ以及其他很多杂志仍然发大量meta分析,RCT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不是我等学生所能做的,目前国内的好的RCT也不多
          基于此,文章只要有其本身的价值,就是好文章,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临床医生如何搞好科研?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学生,我不敢妄加评论,说说个人观点吧,做科研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是做不下来的,另外心态也很重要,能静得下来,踏踏实实做,坚持下来,都可以做出来点什么的,至于文章就更不用说了,但是目前国内环境,医疗制度对我们临床医生的的科研不是很有利,现在是做临床的不懂科研,做科研的不懂临床,本来科研取之于临床,服务与临床,但是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上下而求索啊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诚邀高手出击,给与指点


          IP属地:福建6楼2017-04-12 15:13
          回复




            IP属地:福建7楼2017-04-12 15:14
            回复
              ywwx1980战友,你好
              刚起床,看到了你的消息,谢谢对我文章的关注,欢迎继续找问题出来
              第一个数据,是发邮件问作者要的,原文章并没有给出这些数据
              第二个数据,是根据文章中的数据信息粗略计算出来的


              IP属地:福建8楼2017-04-12 15:17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9楼2017-04-12 15:18
                回复
                  2025-08-02 17:43: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检索i策略,但是大同小异,一般我们都是主题词联合自由词检索,这样查准也能查全
                  SinoMed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我基本不用,不是很了解这个数据库
                  举个RCT的检索策略把,其实有好几种检索,这是其中一种,如下:
                  Medlin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trateg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
                  (random$ or placebo$ or single blind$ or double blind$ or triple blind$).ti,ab.
                  (retraction of publication or retracted publication).pt.
                  or/1-3
                  (animals not humans).sh.
                  ((comment or editorial or meta-analysis or practice-guideline or review or letter or journal correspondence) n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
                  (random sampl$ or random digit$ or random effect$ or random survey or random regression).ti,ab. n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
                  4 not (5 or 6 or 7)
                  Embas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trategy
                  (random$ or placebo$ or single blind$ or double blind$ or triple blind$).ti,ab.
                  RETRACTED ARTICLE/
                  or/1-2
                  (animal$ not human$).sh,hw.
                  (book or conference paper or editorial or letter or review).pt. not ex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andom sampl$ or random digit$ or random effect$ or random survey or random regression).ti,ab. not ex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3 not (4 or 5 or 6)
                  如何知道自己的写meta又没人写过,可以去pubmed和考克兰图书馆去查阅,选择文献类型问review,这样你就大概了解基本情况了
                  至于你写meta分析,同时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写,这个暂时我还不知道呢,除非内部消息把


                  IP属地:福建10楼2017-04-12 15:21
                  回复
                    07兄见解独到,学习了!
                    补充一个丁香园自己的资源:http://journal.pubmed.cn/
                    我说一下自己的习惯吧!我最常用的是一个大家更熟知的资源:web of science。只不过这个数据库是IP识别的,一般学校没有。但是,该资源的文献分析功能是pubmed等无法比拟的。这个功能在期刊选择方面尤为重要。我一般都是在这个数据库里面检索与自己写的文章主题相似的文章,然后分析这些文章发表在什么杂志上了,把可以考虑的前几名拿出来,然后去******、dxy搜索发表经验。如果觉得可以,就去看杂志的文章,权衡自己的文章水平和杂志的难度,然后确定投稿期刊。


                    IP属地:福建11楼2017-04-12 15:23
                    回复
                      7、请问打算做一篇系统评价的话,应从何处开始?分几个步骤?谢谢
                      1、提出问题,确定系统评价的题目
                      2、与相关的Cochrane系统评价组联系,申请注册题目
                      3、题目批准后,根据协作网提供的RevMan软件和Handbook制作系统评价的protocol
                      4、计划书完成后提交协作网,接受评价组的修改
                      5、修改到编辑部满意后,发表在CL上
                      6、完成SR全文并送协作网审批
                      7、再修改直到发表在CL上
                      8、跟踪本课题的进展,随时更新。
                      在制作系统评价的过程中体悟循证思维的严谨。认真做好一篇系统评价,必然在实践中感悟到循证思维和做学问的平静与踏实。


                      IP属地:福建12楼2017-04-12 15:23
                      回复
                        8、主要的问题是传统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都是对某一临床问题的总结,都进行文献收集整理。
                        不同的是:
                        1、目的不同,传统综述是为了下一步的科研进行的文献收集总结,系统评价是为了全面总结某一问题,评价当前某一干预措施究竟是否有效。
                        2、方法不同,传统综述主要在于检索,然后分别进行阅读,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系统评价,尤其是cochrane系统评价有严格的方法,具体如上。(问题3和7)
                        而各个试验的质量评估是系统评价有别于一般综述的重要一点。如果将质量不同的试验结果进行合并分析,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质量"的好坏可以根据该试验的设计和进行方式可能防止产生系统误差(偏倚)的程度来决定。目前尚无金标准或统一的量表可用于各试验方法学的质量评估。但可从以下4个基本方面来考虑:a)选择性偏倚的防止:非随机研究应检查组间可比性;b)是否除了所要研究的干预因素以外,其他处理两组一致;c)是否存在排除偏倚,即退出试验的情况两组是否有系统的差异;d)是否存在测量偏倚,如对结局的测量是否采取了双盲法。总之,对试验的质量评估,最好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研究者独立评估,通过讨论解决意见分歧,不足的资料可以通过与研究者个人的接触予以补充,质量的高低可用于权重单个试验结果在总体结果中所占的分量。
                        3、结果不同 传统综述总结以往研究,不一定要有什么结论,而系统评价要得出某一干预措施对于某病究竟有效与否。
                        系统评价的重要地方在评价。


                        IP属地:福建13楼2017-04-12 15:24
                        回复
                          9、请问申请注册题目有什么要求?一般在哪里申请注册?或者是在哪个网申请?国内申请注册循证医学题目是怎样步骤,与国外的不同吗? 不好意思!麻烦赐教!我已经萌动了一点做循证的念头了.
                          总结一下,主要是系统评价是如何注册的。
                          先看一下http://www.cochrane.org,然后和专业所在的组联系,具体联系人见下面的网址
                          Contact details of Cochrane Review Groups:
                          http://www.cochrane.org/contact/regcrgs.htm#48
                          (来自熊国斌)
                          自己先搜索一下CL,有没有被注册,如果没有,可以和协作网联系进行注册,他们会对你的题目提问,并发表格给你填,每个组不一样,但类似!经过审核,就可以注册了!一旦注册,就要好好完成,并且一定完成,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慢慢做,潜下心来!


                          IP属地:福建14楼2017-04-12 15:25
                          回复
                            师兄,能帮我计算一下嘛!
                            麻烦你把数据整理成我需要的四格表,如下图,再把资料发给我


                            IP属地:福建15楼2017-04-12 15:26
                            回复
                              2025-08-02 17:3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福建16楼2017-04-12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