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吧 关注:74,948贴子:4,763,398

关于抱孙不抱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两天正在看了中国远古史和西周史,里面涉及到君子为何抱孙不抱子,说得很有意思,我稍微总结下,让大家看看。
《礼记》对为何抱孙不抱子的解释是这样的: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
注:王父:即祖父,父:父亲。尸:即尸祭,是先秦时期一种祭祀仪式,就是用活人扮演先祖或死者的神灵,在祭祀时接受祭品。
因此礼记里那段话就是说:孙子可以充当对祖父进行尸祭时的尸主,但是儿子不能充当父亲尸祭时的尸主。很显然,这个关于抱孙不抱子的解释还是不够充分。因为我们还会继续问为什么孙子可以充当祖父尸祭时的尸主,而儿子为什么不行?
说到这里,就是涉及到宗法制里面的昭穆制度。一般而言,在宗庙里,以始祖(或是太祖)作为百世不迁的神主居中,始祖(太祖)左为昭右为穆。也就是说始祖左边的神主称之为昭,右边称之为穆。在昭穆制下,是父昭子穆,也就是说在祔庙时,若父亲神主居于始祖左边为昭,那么子一定是在始祖右边为穆,若父为穆则子一定为昭。总而言之,就是父子异昭穆。问题是:父子关系按照我们的经验,其实是极为密切的关系。自秦汉以来,子为父服丧远比为祖父服丧要重,除非是孙为祖父服承重丧才可以拟比于服父丧(承重丧是指孙替自己父亲服父丧)。从情理来说,父子异昭穆总是有点说不通的地方。
我从最近两天看得书就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昭穆制是从母系氏族社会里流传下来的规则。
在母系社会发展到部落阶段时,往往是两个不同姓的氏族会结成世世代代互为婚姻的联盟,女性作为母系社会的主体,是不会嫁到异姓氏族,但是姊妹的兄弟到需要蕃育子孙年龄时,是要离开出生的同姓氏族,到世为姻亲得异姓氏族里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06 21:13回复
    我以甲乙两个母系氏族为例来说明,如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06 21:16
    回复
      我们现在甲乙两个母系氏族已经结为世世代代互为姻亲的联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06 21:17
      回复
        好久不见啊。
        难得你发帖的。


        IP属地:上海4楼2017-10-06 21:20
        收起回复
          按照母系社会的规则,甲乙两个氏族出生的男性,在到了蕃育子孙年龄时,就会到对方生活并进行蕃育后代。那么现在,我们就发现:父子不同氏族,祖孙同氏族。以甲(4)为例,甲(4)离开出生的甲氏族到乙氏族,并与乙氏族的女性乙(4)生下儿子乙(5)和女儿乙(6)。乙(5)与甲(5)生甲(8)、甲(7),甲(8)与乙(8)生乙(9)、乙(10)。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06 21:30
          收起回复
            再以甲(10)为中心进行分析:很显然,甲(10)的祖父甲(6)、高祖父甲(2)在同一列,甲(10)之子,与甲(10)之父乙(7)、甲(10)之曾祖父乙(3)(甲10的曾祖父即为甲10之子的高祖父)在同一列,这样二者之间,就形成了父子相对,祖孙相邻的格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06 21:5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06 21: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06 21:57
                回复
                  在上面图片里,将关系按照昭穆排列下来,就是父子异昭穆,祖孙同昭穆的格局。事实上,昭穆格局在母系社会起到了分清辈分,避免出现互为婚姻时产生乱伦的情况。在母系社会,男子死后,归葬的地方一定是他同姓氏族的公墓,而且也是按照昭穆格局安排墓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06 22:03
                  回复
                    想得深入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10-06 22:07
                    回复
                      在母系社会下,父子关系其实远没有现在父系社会下亲密。毕竟所谓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下,父子关系有多亲密那是不可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06 22:11
                      收起回复
                        因此,当我们将昭穆制与母系社会建立联系时,很显然,孙为什么可以为王父尸,而子不能为父尸,为什么要抱孙不抱子都有了一个解散。实际上,社会学家在考察遗存的母系社会时,就发现有种婚姻制度,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06 22:25
                        回复
                          不明觉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06 22:30
                          回复
                            有点懵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10-06 22: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