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念之扎姆德》中另一重要角色娜琪亚美可谓光芒再现了娜乌西卡单纯善良的一面。娜琪亚美和娜乌西卡一样,具有最单纯和最广博的爱,认为大自然中的任何生命都值得关爱,无论是亲人、异族、Xam'd还是人形。所以她不能认同用献祭的方式换取世界平衡,即使是要净化世界,也不愿有人为此牺牲。娜琪亚美没有说一句大道理,没有领悟出任何“生命的意义”,她也不愿做“天女”,只是依从单纯善良的人类本性,自然的去融解黑暗,关闭了“巨大的陵墓”胎动窟。就此意义来说,给娜乌西卡的任何赞美,娜琪亚美亦当之无愧。
和《风之谷》的思考一样,关闭了“陵墓”(胎动窟),世间的黑暗就会得以终结吗?《风之谷》中娜乌西卡说“就算没有巨大的陵墓,我们也有能力明白世界的美和残酷。”但这个答案只是美好的愿望。《亡念之扎姆德》则引入了《幽灵公主》中“活下去”的概念,并加以“思考”为辅助,表达“活下去,一起思考着活下去”,直至千年以后,留待时间的验证。换句话说,生命各有其路向,他们的存在不应该被“净化”,而世界是否能充满笑脸,就取决与观众现在的思考与行为。
张开经典布局
不知道看完《亡念之扎姆德》的朋友会不会有一个奇观的想法:“这片究竟讲的什么啊?”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说,上面想了半天《风之谷》与《亡念》的关联点,其理论依据几乎都来自第二十五集这一集。这一集像是井喷似的,把世界观和故事核心倾涌而出,观众再去想什么内涵,还不如就直接把二十五集的台词看看明了。所以我要把自己的想法变简单点,不如回头看看作品的整体布局吧。
现在我还记得看到《亡念》第一集时惊艳。漂亮鲜活的画面,清爽明丽的人设,带来亲切又怀念的满足感。《亡念》的布局就像一盘落子流畅的围棋,迅速张开经典定势:尖端岛上的青梅竹马,少年少女命中注定的邂逅,费巴尼号上的成长历程以及在战争冲突中面对世界未来的选择。《亡念》的布局开阔,招法严谨,各条线索呈环状联结,由四周向中间推进。
明之与春的相恋是故事的一条基线,一头连接尖端岛上的普通生活,一头展开少年的成长之旅。中间插入的古市同学因爱而生嫉恨的悲剧,使这条线索看起来比较通俗,不脱中学生恋爱的框架。在经历了许许多多后,改变了的明之与春还是视对方为自己心底最深的依恋,春喊出了明之的名字,帮明之走出心灵的困惑,这条线索就圆满完结了。
明之与娜琪亚美的相遇是故事的主线。他们的相遇首先带来让人怀念的赞巴尼号生活。虽然集数不多,但自伊舟船长以下,每一位船员都塑造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BONES再次展现了他们对此类人物群像塑造的不凡实力。然后明之与娜琪亚美分开旅行,在与不同的人事接触中成长自己、接纳他人,最后回到胎动窟前面对世界的选择。
以垣巢冻二郎为代表的军事方交代着故事发生的背景。垣巢冻二郎的形象比较复杂,他的言论:“以加害者的身份站到前线,给这场战争打上休止符。”和他被认为是良善之人却行残暴之事,显得颇有深意,但篇幅有限,作者没有详述。
整体上看,大块线索也许就是如此了。作者在这些齐头并行的线索之间见缝插针的交代世界观,但一方面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一方面又想留到最后营造高潮,结果故事的讲述好看却不流畅,圆满却不易懂,最后25集来了个井喷似的大灌输,让人一时间很能被故事本身的表现力感动。
其实我个人的感觉,本片的一点缺点就是“经典定势”走的太多了。从布局到讲述,《亡念之扎姆德》一直在走经典路线。赞巴尼号上的群像、春的自立、明之的迷茫、娜琪亚美的探索,还有明之父母“文艺化”的爱情,这些正面元素作者都花了大力气表现。在描写对立面时也不忘力图深入,古市的“光影论”, 冻二郎的战争论,皇帝的敌人论,还有泰斯克族的仇恨,和最后抛出的净化世界观等等,这些单独来看都很好很深刻,但26集的篇幅里一口气容纳这么多,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监督很尽力,台词优雅,镜头漂亮,人物讲述有始有终,线索收束尽力完整,但节奏的协调却未必能让每位观众都跟得上。情感故事比较文艺,信息堆积却比较急促,又因为几乎每一条线索都能展开深入,在世界观不明的情况下,让人有抓不住故事主线的疑惑,进而也影响了感情领悟的深入。所以我在看完后第一感觉是好片,但一时又不知好的重点在哪,有种什么都好,又什么都不够清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