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文化吧 关注:467贴子:5,466

世界上的神秘符号(一)“Φ”就是猜想中的中天印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Φ”就是猜想中的中天印符!一个正圆代表静态宇宙,其中封闭的圆弧代表时间轮回,象征时间的永恒,弧内为空间,宇宙即时空。一根二端出头的生命线作标准的圆弧切割,出头端表示无始无终的本体,象征绝对的永恒,和圆弧相交处象征时间的永恒。整个“Φ”就是“一”;左右二半圆即阴阳对立分割,就是“二”;既然所称生命线,表示存在线段,每段代表一个层次,并与之有相对应的阴阳时空,形成由高及低的维度世界,这就是“三”。由于图形中层层世界的重叠且时空条件的差异,“三”尤其需要作文字上的说明。这里还需要补充说明,维度世界及生命层次的划分目前除佛教有十法界的说法,尚缺乏广泛的认同,甚至科学对此仅仅处于可能的探索之中,为便于理解,本文把它概括为三种层次,即心识界、能量界、物质界;对应的生命分别为心识体生命(佛)、能量体生命(神、仙、鬼)、物质体生命(人)。
那么,此间的三元论和曾经所见的有什么区别呢?和道学的相比,突出了生命为中心的论点,并将三生万物所组成的世界进行了层次上的分别。
和宗教的生命观方式相比,同样是三位一体,即一体可视为上帝或真如(大日如来)分身为:佛(基督)、神(天使)、人。并为未来科学的探索留下了预期的目标,即心识体生命、能量体生命、物质体生命。
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天、地、人三位一体解说相比,完全符合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以及人的天性、禀性、习性三性道理。
和时空、生命结构的解说相比,显然要更细化的多,原因就是将世界和生命进行了层次的区别。我们以物质世界来进行细化分析,世界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生命则由灵性和物性组成,它们的对应关系:时间对应灵性生命,为无形;空间对应物性生命,为有形。时间相应灵魂的轮回;空间显形物性生命的存在。
如果我们只通过“一生识,识生能,能生物”来看待生命创造的顺序过程,原有的三元论足以体现出这样的原理,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以来总是把所有的精力关注在物性文明的发展之中,认为一二三顺流才是生命来到世界的主要任务,认为只有通过二元对立的推动,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硬道理,因此谁都认为和平发展都是短暂的,斗争才是永恒的主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终于走到了不通过痛苦的手术无法自醒的地步(详见后文《文明的终结》)。
一个新型三元论的宗旨就是带给大家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宇宙观,它所建立的是世界层次论,超脱于“阴阳二元”的世界矛盾论,它赋予我们更多的是包容而不是对抗。提倡的是生命的逆流而不是顺流,所谓的“順则凡、逆则仙”说的就是这样的法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三”代表的是以生命为中心的主题,当你听天由命、顺流而下时她是事物的末端,当你逆流而上跨越层次的天梯时,她就有可能成为万物的老大,把你带到意识生命的源头!可见任何事物的开始、生成过程和终结都是由“三”来派生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意识的提高,心灵的成长,头脑的进化,这就是上层次的生命使命。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在物性世界必然会存在的、释放的邪恶能量,因为灵魂想体验到一切,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学校,都来自造物主的创造,不管这个造物主究竟是上帝、意识还是能量,唯一不变的,她是通过我们一二三过程体现的一切事物的化身!


1楼2018-01-11 19:31回复
    世界上的神秘符号(一)佛的“卍”字符与宇宙的秘密

    银河系的侧面图
    在我们的印象中,银河系就像一条银色的河流,然而这只是银河系的侧面形象。
    那么,银河系正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呢?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在观测其它星系时,它们的形状能够一目了然,而对于我们本身所在的银河系却没法看到全貌,因此只能通过观测加推测来确定其形状。
    最近,科学家们确定了银河系的形状,即银河系是漩涡星系,从里向外伸出了四条旋转的“手臂”: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三千秒差距臂,每条“手臂”都由难以计数的恒星和星云组成。其中我们生活的太阳系在猎户臂内,位于人马臂和英仙臂之间,但更靠近英仙臂。

    正面的银河系有四条美丽的旋臂

    银河系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银河系的四旋臂结构与标志佛的“卍”字符非常相似。
    “卍”(读“万”)字符的历史:万字符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着,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各个民族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象征着吉祥和神的保护,也代表生命以及四季的交替。万字符代表的东西很多,与纳粹的意图相去甚远。早在纳粹出现以前,万字符已经作为吉祥的象征存在了几千年。根据我们最新的发现,“卍”字符象征着我们这个银河系,并且是顺时针的旋转的银河系,看来这个“卍”字符存在很多玄机。


    2楼2018-01-11 19:37
    收起回复
      2025-05-14 02:59:58
      广告
      “卍”字符的简介
      熟悉佛教的朋友对“卍”字符都不会陌生的。“卍”字(英文为swastika)在梵文中作Srivatsa,音译为“室利踞蹉洛刹那”,旧译为“吉祥海云相”,意为“吉祥之所集”。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译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强调佛的功德无量。现在一般认为“卍”字符之所以读“万”音是武则天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定的,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
      “卍”形符号的写法历来有左向“卍”和右向的“卐”两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藏传佛教则以右旋的“卐”为正规,这是汉地和藏区在使用“卍”形符号的区别。但是藏地的古老宗教——苯教却以“卍”作为崇奉的符号。藏语称“卍”为“雍仲”,意为“坚固”,象征光明,还有轮回不绝的意思。
      世界各地都出现带有“卍”字符的文物
      在世界各地的古代遗址中都发现了“卍”字符的踪迹。在古代的克里特和特洛伊、斯堪的那维亚、苏格兰、爱尔兰、美洲的印第安土着、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罗马和早期的基督教、拜占庭文化、古印度以及中国、埃及等等都有发现,“卍”字符出现之广,已经被视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来研究。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Hassuna时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两个“卍”形符号。其中一个为“卍”形,一个为变体“卍”形。

      美索不达米亚Hassuna时期陶器上的“卍”纹图案,约公元前5000年

      古希腊描述特洛伊之战的彩绘陶罐,图中马的上方绘制着三个“卍”字符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伊朗的巴昆遗址,出土有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其中有象征生育的女神陶象,她的肩上也有卐字标记。在古希腊的文物中也多次发现刻有“卍”字符的神像或器皿。
      距今约5000年的苏美尔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卍”字形吉祥符号。根据考古发现,处于青铜时代的欧洲,“卍”字符就已经流行了,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廷艺术中都可以见到,在希腊,古代的克里特人和特洛伊人在很多装饰中都广泛使用卍字符。高加索墓葬和出土铜器上也发现有“卍”纹图案。古代北美洲的纳瓦霍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以“卍”象征风神雨神),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玛雅人及玻里尼西亚人也都用过“卍”字符。在中国,“卍”形符号的出现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5000年的苏美尔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卍”字形吉祥符号。根据考古发现,处于青铜时代的欧洲,“卍”字符就已经流行了,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廷艺术中都可以见到,在希腊,古代的克里特人和特洛伊人在很多装饰中都广泛使用卍字符。高加索墓葬和出土铜器上也发现有“卍”纹图案。古代北美洲的纳瓦霍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以“卍”象征风神雨神),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玛雅人及玻里尼西亚人也都用过“卍”字符。在中国,“卍”形符号的出现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英格兰约克郡发现的刻有“卍”的巨石,据信这个石头上的“卍”图案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候刻成的,研究者还发现在瑞典和意大利也有类似的石刻存在。


      3楼2018-01-11 19:42
      回复


        现在知道最早的“卍”字符出现于距今约9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距今约7400年的湖南高庙文化的陶器上、河姆渡文化(距今6900年)中发现了一个以鸟喙为象征的四鸟呈“卍”字形中心的陶盘。甘、青地区出土的卍字纹主要出现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多个陶器上,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距今4800年左右的广东石峡文化,发现了卍字纹陶器;在内蒙古小河沿文化出土的一件大口深腹罐也绘制有“卍”字符,其年代距今4870年左右。其它地方的考古发现也不少:如辽宁敖汉旗石棚山墓地出土的小河沿文化陶器上发现有七个刻划和绘制的“卍”形符号。内蒙乌拉特后旗卜尔罕图山的岩画、新疆沙雅出土的汉魏时代的人工蚀花石珠上也都有“卍”形符号的发现。


        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卍吉祥符,距今4500年左右。

        1980年在青海民和县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卍”字纹长颈壸。壸的周围有四个(○+“卍”)字形的图案,线条圆熟,勾画清晰,制作相当精美。


        古罗马时代的“卍”字形马赛克装罗浮宫收藏的2700年前古希腊扣型饰物上刻制的“卍”形图案

        在加拿大发现的大约1880左右的用“卍”作为修饰花纹的被子,研究者认为修饰这样的花纹是因为“卍”字符被认为会带来好运。

        一个带有“卍”字符的银质印第安人幸运调羹

        美国德州米申印第安人编制的带有“卍”字符图案修饰的篮子。


        4楼2018-01-11 19:45
        回复
          不同文化中的“卍”字符
          除了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东方国家里有“卍”字符的痕迹外,在希腊、非洲、在英、法等国的北欧文化里,“卍”字符也扮演着某种角色。在英格兰,“卍”字是一种装饰品;而在希腊,它则是一种“四角狮子”的代名词;在印度,它是一种“万”字装饰品。在美洲土著文化、罗马文化、塞尔特文化以及北欧海盗的遗迹里,同样可以发现“卍”字符被使用。
          在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仍然把“卍”字符用作童子军、男女平等、女孩俱乐部等的标志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45军团的臂章。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一个犹太会堂里,“卍”字符曾被用作地板的装饰图案。其实现在的考古发现,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前,美洲的土著人在生活中使用“卍”字符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在德国,可知的最早使用“卍”字符的历史要追溯到普鲁士时代。在中亚还发现过大约公元前6世纪的犹太会堂使用“卍”字符作装饰。总的看来,在各种文化中“卍”字符一般都代表着好运、吉祥、健康的寓意。
          不但如此,更奇特的是,还有细心的人发现如果从某个角度观察原子模型中的电子云形状也可以发现“卍”字符隐藏于其中。
          从不同的角度看碳原子的电子云,会分别α(阿尔发,Alpha)、Ω(欧米嘎,Omega)和卍字符。

          碳原子的电子云某个角度象“卍”字符
          “卍”字符的真正意义
          在无数的人类文化历史之迷中,“卍”字符虽然也是其一,但是显得非常奇特。不但很早就出现,而且遍及世界的各个文明之中;虽然很简单,却在人类的不同族群中流传了很久;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却代表了相似的含义,“卍”字符总是代表好运、吉祥,要不就总是与神同时出现。“卍”字符在考古学和文字起源的研究当中早就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有些人认为它是人类文字的起源符号之一,有些人认为它起源于太阳的象形,有些人则认为它和人类的繁殖有关。
          即使在中国很早就有专门研究“卍”字符的论着。清末有曹金籀《说卍》,刊于同治年所印的《石屋文字丛书-籀书》。1939年王赐昌先生着《释卍》,博采当时中西研究成果,资料尤为丰富。西方学者LouisGaillard的《十字和卍字在中国》(CroitetSwastikaenChine)于1904年在上海出版。此外J.Mashall、饶宗颐等中外学者均有专文探讨、释读“卍”字符。
          那么“卍”字符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卍字符是佛的层次的标志,只有达到佛的层次才有。……随着层次不断提高,卍字符会不断的增多,所以卍字符是代表佛的层次的,佛的层次越高,卍字符就越多。”
          在北京天坛TempleofHeaven,我们会发现天坛的建筑上面有数不清的“卍”字符,象征了无数天神们居住的天。

          北京天坛祈年殿上有三层数不清的“卍”字符
          朋友们可能要问,既然“……万字符是佛的层次的标志……”2,那么它为什么还会出现古希腊等上古文明中呢?“在西方社会出土的古希腊文化中也发现了卍字的图形。其实,大洪水之前上古时代,他们也是信奉佛的。大洪水时有一些住在西亚与喜马拉雅山西南一带的古希腊人种存活了下来,就是现在的白种印度人,当时叫婆罗门。其实,婆罗门教开始信奉的是佛,是上古希腊人信奉的佛的继承,当时他们把佛叫作神。”
          释迦牟尼佛讲过在他之前有原始六佛,在他之后还会有弥勒佛下世传法度人,还有很多三千大千世界都有佛的存在,也就是说不止他一个佛。佛就是“不在五行中,走出三界外”的觉悟之人,每位佛身上至少有一个“卍”字符的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三界的范围有银河系这么大,而佛的层次是超出三界的,银河系对佛来说都只是一个“卍”字符的小点,怪不得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都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这个宇宙存在着无数的银河系,也就是说,达到佛的层次的神是数不胜数!怪不得北京天坛上面有数不清的“卍”字符!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卍”字符象征着我们这个银河系,也象征着佛的层次。“卍”字符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悠远广泛的流传以及在不同文明中代表着相似的内涵,其实就是人类从久远历史以来对神佛信仰的继承和演化的一个具体例证。


          5楼2018-01-11 19:46
          回复
            世界上的神秘符号(三)远古之眼、第三眼、智慧之眼

            “当你唤醒自己的历史,你将打开远古之眼。这些是荷鲁斯之眼,它用神而不是人类的视野去看。它们看到万物的连通性与意义,因为远古之眼能看见许多实相,并连接整个画面、整个历史。当你们打开远古之眼,不仅能连接全部个人历史,也能连接行星、银河系和宇宙的历史。到那时,你们将真正发现你们的神是谁。
            远古之眼将要开始忆起并看见自己的潜能。当远古之眼睛开启,你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潜力,就会停止自我争论。你们将停止认同上的限制,并开始超越曾经阻止自己的信念和事物。那时眼睛会更大地开启,可以看进更多不同的实相。他们称为荷露斯,古代埃及的太阳神之眼,因为它们能看见许多不同的世界——醒着的世界和沉睡的世界,死亡的世界和梦中的世界。
            小我的眼睛只看到自我的一部分。灵魂,或荷鲁斯之眼才能看穿你,关于什么才是最恰当,它拥有完全不同的视野。知道你的需要,你的特质,你的蓝图,你会以一个完美步伐运转。”
            这段造翼者的文字很好地描述了当第三眼打开的现实世界,当我2012年底第一次初遇这个远古之眼,我直接回顾了我从源头(古佛)到力姆利亚(天使人类),再到当下这个时代的灵魂演进和角色(探索者),它开启了我另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经验。
            第三眼可以是统称,也可以单指天眼。依据它打开的程度不同。低等天眼是鬼神也拥有的能力,有时也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可以看见肉眼所不见;高等天眼是天界天神通过禅修所具有的能力,可以远视、透视、预见未来、发射光;
            智慧之眼,能看见事物的因果。这个因果不是单指具体的某个人或事件,而是涉及灵魂的业力印记,拥有慧眼的人通透生死,了解轮回的本质,解脱于人生痛苦。知晓别人的前世和来世。
            在智慧之眼之上是法眼。法眼看到万物和现象的本质,超越了有和无、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概念理解。任运所有教理的核心与差别,体验到一切如是,一切圆满,无生也无灭。
            依善行和德行而前进的灵魂,先开天眼;依觉醒而解脱的灵魂,先开慧眼;依开悟体验大我的灵魂,先开法眼。而远古之眼,是这三眼的精髓和个别化。说其个别化,是因为它激活古老的人类历史而不似教科书或宗教里的历史。
            荷鲁斯之眼,也曾经一度被堕落天使篡改为用来统治这个世界的象征之物:独眼。
            这些不同之眼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开启程度,它们没有固定的开启顺序。当这些眼获得完全开启和圆满,它就被称为佛眼、神眼、湿婆之眼。也是最神秘最古老之眼。


            6楼2018-01-11 19:48
            回复
              在《旧约全书》和律法将蛇永久妖魔化之前,蛇本是一个神圣的符号,意味着智慧,特别是在诺斯替教-埃及的竞争宗教眼中。诺斯替教从从印度教徒那里借取了昆达里尼能量的概念,印度教徒认为这两个在脊柱底部的神经能引发感悟的经历。

              最近的例子是DNA模型中的两个蛇型,展示了著名的双螺旋结构,好似古代苏美尔双盘蛇。

              五角星
              尽管现在人们认为五角星与魔鬼崇拜有关,但在历史上到处都有五角星,且从来没有关联到邪恶。在古代苏美尔,这5个点都与5个已知行星联系在一起,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认为五角星是数学的完美形式。

              从象征意义上讲,五角星历来反映了数字5,代表不平等的合相。根据符号词典的解释,它被认为是通往更高知识的一把钥匙。

              从上空看,这个国家首都的城市规划呈现的是一个六角星中套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倒五角星。最有可能是,乔治·华盛顿是一个级别最高的共济会成员,因此他任命共济会的人设计的这个城市


              9楼2018-01-11 19:57
              回复
                世界上的神秘符号(六)珍贵的内经图及其解释
                1、铁牛耕地种金钱——指搬运肾气,搬运工夫有牛车、羊车、鹿车之分,因为初炼,故用牛车。所种金钱,隐喻所耕耘收获乃珍贵者,借喻金丹。刻石儿童把贯穿——把金钱贯串,天机在其中,须珍而重之。刻石儿童,暗喻刻图者。儿童把贯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此之谓也。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头种子即整个生命之源。半升铛内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机亦同铛内烹煮工夫。主在火候。白头老子眉垂地——白头者,气也。指气从督脉上,再引导阴液沿头面下降。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鹊桥,任督二脉因舌顶上颚而使气畅通。若问此玄玄会得——明通造化之机,此工夫是终极。此玄玄外更无玄——除此以外,并无其他。 2、我家端种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可育灵苗活万年——身中之田可养活生命,长生不死。花似黄金苞不大——所开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炁。初起之苞为丹种,幼嫩而细小。子如玉粒果皆圆——大小仅似粟米。栽培全藉中宫土——意是工夫的重点。灌溉须凭上谷泉——气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有朝一日功行满——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满。便是蓬莱大罗仙——大罗金仙,仙界中之最。 3、众妙之门何处求,机关拨转水逆流;万丈深潭应见底,甘泉涌起满山头——水逆流,因肾水往上冲,故逆流。肾气为后天功能,自先天肾水出,全赖「铁牛耕地」所致,牛车搬运上山脊之象。山头,即头顶。肾气到顶,自口中生津液而为甘泉涌起。此乃气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4、肾神名玄冥、字育婴——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5、心神名丹元、字守灵——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肝神龙烟字含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7、肺神皓华字虚成——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8、胆神龙曜字威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图五脏欠脾,六腑只提到胆。脾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炼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炼脏腑神之用。至于胆,此为六腑之一。本来五脏均主藏精不泄,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胆却藏五脏之精汁,故特别予以强调。后世以「三焦」替代胆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诀」。 9、后三关: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枕上关合称三关。此三关之位置,发展至钟吕,有不同之描述。《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第五》钟吕认为,天柱为上关,相当于颈椎第三节下;神道为中关,相当于胸椎第五节下;命门为下关,相当于腰椎第二节下。 10、前三丹田:下丹田气海、中丹田绛宫、上丹田泥丸。 11、十二楼台藏秘诀——十二重楼,即喉软骨。秘诀者,此在气液相交之际,咽津或咽气以逆求丹种之谓也。 12、阴阳玄牝车——玄牝,是万物所由生之所。陈抟借用为「炼精化气」之预备工夫。此借玄牝车喻丹种之出现,在阴阳混沌于橐龠,真炁由此而出之貌。《老子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3、水火交接地——此地划于下丹田,说明真炁萌生于此,《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及「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皆是此意。 14、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根——气必循夹脊上行,此乃炼气的基本方法。气到头顶,头顶上有泥丸宫,为修炼之终极。 推荐研习《内经图》 《内经图》,为北宗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纯根入无从领悟,是我国底蕴深厚的古文化中不可思议的智慧结晶,是以罕传于世,实属罕世之瑰宝。
                《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清代宫廷如意馆绘。内景,即人体内部精气神变化的景象。此画为气功内功图解,对练功者有指导意义。画长16.8厘米,宽97厘米。中国医史博物馆藏。 其中以诗的形式来说明人体内脏的生理关系和如何养生。我家自种自家田,内有灵苗千万年。花似黄金色不异,籽如玉粒果皆圆。栽培皆赖中宫土,灌溉皆凭上谷泉。功课一朝成大道,逍遥陆地水蓬仙。 (诗位于心前,说明了内丹的修炼过程)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江山。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拖天。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该诗位于图中一人赶牛前,相当于肚脐生门部位)
                复复连连步步周,机关拨转水东流。万丈深渊应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 (诗位于小腹,说明修炼者应持之以恒,一般人只是顺凡境,向外耗损,如水东流不复反,而内修者则志在拨转机关,改变这种状态,而达长生目的。) 《内经图》解----王力平 “内经图”解决的秘诀是关和窍。背后闯三关过九到窍为暗中之窍。一旦气串动到这些部位时,就要注意了。
                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有七个骨节,七个穴位。们练的就是这七个穴位的通道,其内关通内肾,一男一女。内肾为藏精孵卵之地。上行一条髓道,髓道过去叫河车、黄河,也叫漕渓,上通到泥丸,此阳气上升之路。直到第七节与内肾相对之处,谓之夹脊关。
                -旦气到夹脊关,一旦气在两肾中间停留不动,这时要用急火烧。要看看时辰,什么时候要吸长,什么时候要呼短,什么时候腹腔要往里去,要进风,要想办法鼓风,现在叫巽风。
                夹脊关再往上,上到脑后灵风之穴,就到玉枕关。
                炼丹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这三关把握住。把握住三关后,才能通过三关到泥九,再往下降,变玉液还丹为金液还丹。
                把“智能法”和“三仙功”结合起来练就比较方便了,前面拉动的三条线,正好是身后的三个关。
                人的前身有三田。上田叫泥丸,也叫华池,第一个华他、上华池,方园一寸二,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从眉心往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泥丸。洞房内坐一位白头老人把关,看你能不能进去。练到进气二寸时,人头上戴一个箍,箍叫罗台,这时人很难受。如果不练功,也不想它,就会功弃重来,没有了,又下去了。这时一定要把握住玉枕和天目穴两点力的平衡,即想办法犁出中田。一定要闭眼做,肝开窍于目,睁眼就是阳神之漏,桌就不能从肾升到肝上来。
                眉心往下向口行,有两穴,是暗窍,就是一个人两手托住的两个穴,在腭上,即鼻子上。过去把鼻梁上的两穴叫金桥,也叫上鹊桥。封上鹊桥必须用鼻夹。
                舌下两穴要开开,开开后下通气管喉咙喉为十二节,叫重楼,可进食进气,又可通向胃肠。
                气管之下到肺,肺的暗窍比较多。肺窍一般都叫金,液体气体都从这里出来,可以出现一些气体,医生说还可以出现一点液体。液体怎么出来的,还没弄清。
                心上有一窍,就是图上坐的一个小人,小人上有一窍,也是暗窍,名回绛宫,是金公、黄婆约会、龙虎交会的地方。
                再直下三寸六,叫土釜黄庭宫,为中田,方圆一寸二,是藏炁之所,炼丹之鼎,外与脐门相对,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寸六,地下三寸六,(这就转到灵宝毕法上了)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到肾是八寸四分。脐门内有一个生门,内有七窍下通外肾,外肾乃精气行走之处。这时男女要分开练,女同志没有外肾,气门有一窍通到卵巢。男的要提肾,女的要收腹。
                脐后肾前有一穴叫炁海(它不是穴位的气海),方园一寸二,里面有华池,古人称为下田,是藏精之所,采药之处。这里是炉,炉是倒放的,鼎在上,炉在下,放日:逆行成仙,顺行成人。
                再往下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向下一窍通尾闾,尾闾的中间为玄关(玄关不是一个窍),此为无中生有之处。玄关也要火烧,火不烧玄关不开,练功练到精满炁足时它就自然产生一种炁了,玄关自开,就可以炼成金丹三穴。这时要注意流量的变化和下鹊桥的变化。下鹊桥的下窍、整个小腹部叫坎宫:为肾位,外肾外阴而内阳,中藏元气,为命、铅、虎、吞穴是也。坤炉就设在脐后尾闾前。下鹊桥尾闾处有几个穴位,有谷道,是阴窍,是虚的,可以出气出食的穴位。前面有前阴穴,是内阴外阳。这两个穴位必须搭通,搭一个桥,就是靠会阴穴。所以告诉大家一定要封住底三阴。底穴封住,人可以养生长寿。
                现在练功想办法做到六根不漏:一、抵住谷道,封住下三阴,即生死之根,叫身根不漏;二、用鼻夹夹住鼻窍,夹住上鹊桥之穴,叫鼻根不漏;三、耳不听外物,叫耳根不漏;四、吻齿相合,舌顶上腭,舌根不漏;五、闭目,回光返眼,自然不动,眼根不漏;六、一念不生,一意不散,六欲不起,六尘不染,意根不漏,这是最难练的。
                六根不漏才能采药、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一种静坐。老年人体弱多病,最好不要炼丹。
                六根不漏自然有六根震动之景。有人感到震动就属六根震动之例,有三十六动,三十六个真人,三部八景。六根震动现象摘自“灵宝经”:神主气,用神控制自己的气路;气育神,气养育着神,气足了神才能旺,神旺才能自己支配自己真养至神炁真皈大定,混为一体,结成金丹大药。一震,脐下至外阴上,小腹发热,会引起全身发烧,震动得厉害。这时一定要封住下三窍,搭住下鹊桥,不使热感缓解了,一变凉,马上把意念转入到舌下两窍;二震,两肾烫,急热,意念要转到脐下;三震,两眼内吐光,流泪;四震,耳后生风,要注意两个***的变化,女的注意卵巢的变化,做到雌龙退回阴府;男的注意外肾的变化,做到龟头回缩,缩到腹腔里去,这时开始练丹;五震,脑中鹫鸣,震动,身体发抖,受不了。这时要运行卯酉周天,高不出心,低过脐下。卯酉周天就是肾、肝、心、胃、肺相转;六震,鼻根震动,流的不是鼻涕,根似水,要让它流空,流空以后上鼻夹。上鹊桥有两穴,要看到鼻孔内的两穴。六震正符合咱们的练功过程,已经开始有小药了。
                从内经图和修真图里可以看出一个人有什么病,练功之前有什么病,练功之后病情有什么变化。还可看出一个人练功练到什么程度,练得好坏。
                道家讲看问题应当跳出界外,要客观地对待事物,从旁观来观察事物,聪明难,糊涂更难。修炼“引仙法”应当难得糊涂,少管闲事,要跳出私利因子,处理好家庭事物,方能练好功。
                经络总则
                手之三明,从藏走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到足
                足之三明,从足走到腹
                此为大周天走向,从藏开始,从肺经~大肠经~胃经~牌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做功时哪个经络抖动,哪个经络就开了,看看与哪个脏腑有关系。第一个开通的都是肺经。
                十二经络转后一闭死,大周天才算走完,任督二脉才开通,小周天这才开始运行。十二经络闭死后,练功是热在转,将会是另一个景象。 //blog.ifeng.com/article/1036784.html 珍贵的内经图及其解释


                11楼2018-01-12 16:48
                回复
                  2025-05-14 02:53:58
                  广告
                  一、关于《内经图》名称:
                  《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养生养性思想与方法于中医学、促进中医学养生养性健康长寿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道家养生养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标上,在唐末、宋、明时期,他们日益将其内容、人体脏腑、经络、体位功能等神秘化,发展了含蓄、曲隐风格,谜辞隐语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论上日益众说纷纭,使一般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与掌握,成为少数道师、道士的专利。中医学在道家养生思想之影响下,逐步摆脱修炼成仙目标的制约,而对其有益于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与技术则充分吸收加以发展,从而日益成为比较科学养生养性的代表。
                  三、道家养生与《内经图》
                  道家关于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思想与方法技术,集中表现在:
                  1、修炼长生不老丹药,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药而成仙,即炼丹派,后称为外丹;
                  2、修练内丹,后世发展为静养功,即将外丹炼制方面的若干学理、学术语引入人体静养功法之中,或即现时所称的气功;
                  3、五禽戏和太极拳为代表的导引动功。
                  炼丹服食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由于引起服食者的广泛中毒而遭到医学家、学术界的反对声讨而衰落。静功的气功与动功的五禽戏、太极拳等则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
                  《内经图》代表了道家静养功思想与技术的真谛,其廋辞、谜词、隐语在图示与论述上大量出现,更是道家宋明以来的典型风格。
                  据分析研究,《内经图》约彩绘于清初皇宫如意馆道家画师之手,《内经图》的创意依据,当源于明代气功学家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图》与《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图》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形象完全隐于一幅“山水风景”之中,从而以谜辞隐语结合精美图画,形象化讲述了道家“内丹修炼”的经旨、方法与技术。
                  所谓内丹:是以人体喻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通过意念修炼而结丹药者,即内丹,亦称圣胎。隋·苏玄郎称行气导引为内丹。王夫子揭示内丹的特点“多隐其辞,托为龙虎,铅汞交媾之说,使以自悟。”
                  所谓小周天:全名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练功者闭目静坐,鼻吸清气,使吸入之气下降脐下(丹田),过肛门而沿督脉尾闾(下关)上行,经夹脊(中关)至玉枕(上关),到头顶之百会,入泯丸(上丹田,或以两眉间为上丹田),顺面部至舌与任脉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复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练功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疾病决定收气存想其处,以达到强身却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按道家认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关打通后,则任、督脉可循环周流,就能达到增强体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寿甚则不老神仙。
                  四、《内经图》主要术语简介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漿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或指长强穴之所在,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水火相济,水火相交。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
                  《内经图》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胆、小肠、大肠、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脉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关系与相互间关系按道家丹经理论,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小天地,并不断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时期的道师们,以抽象的廋辞、谜词、隐语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与道、道家逐渐转为道教理论相关,从追求健康长寿而妄图轻身不老神仙有关,或许还因为与道长、道师、道士与道人们不断使之神秘化以求得历代最高统治者宠信,求得道家的发展,求得与佛教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
                  总之,这个神秘化与当初道师们的意图,恐怕所能获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渐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过程也促进了非科学内容的不断渗透。我的专业是研究医学发展史的,平素对道、佛、哲学思想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也涉及甚少,为求得对《内经图》的透彻了解,我希望当今道家学术的研究者,道教的师长们以及广大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大家点击求证,使《内经图》所示,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12楼2018-01-12 17:13
                  回复
                    世界上的神秘符号(七)伏羲女娲和共济会及铜钱的秘密
                    共济会是控制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秘密组织,这个秘密组织据说是由犹太人长老会中的成员创立的,其目的是用金钱和所谓的平等自由来控制人类,所以共济会也称兄弟会。共济会的标志如下:

                    这个标志由规和矩组成,中间的G代表Gold,黄金之意,即金钱,合在一起表示用金钱给世界定规矩,也就是用金融的手段来为世界定下各种国际法。

                    这个标示上面加了一个眼睛,就是表示共济会有一个总的领袖。边上的两颗树橄榄树代表将来魔鬼会以“和平“的名义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两个精神领袖。
                    这里的“书“代表他们的科学技术,这里的”太阳“和”月亮“代表这两个领袖的灵魂。 这个眼睛上的三角形代表金字塔,表示共济会里面的严格等级排列制度。越往上人就越少。
                    这个标志其实是根据《圣经》和犹太人长老中秘传的关于犹太人的真实秘密而制定出来的,本身这个标志没有错,只是后来有些犹太人被魔鬼撒旦所利用而歪曲了其本意。我们这里一一揭示其原本的意义。
                    以色列的国徽如下:
                    这个以色列的国徽来自圣经中的古犹太人神的圣殿里的七盏金灯台的形象,是根据《圣经》撒加利亚书里面的描述而造的,表示有七个金色的灯台,两颗橄榄树。这七盏金灯代表神的七灵,两颗橄榄树代表将来要去拯救犹太人的两个使者(在启示录里称两个见证人,在撒加利亚书也称两个受膏者),其中一个就是犹太人眼里的”弥赛亚“。圣经里说,金灯里有金油流向两颗橄榄树,这金油代表的是金色的灵魂,所以七盏金灯中的两盏金灯就是两个使者肉体里的灵。这两个使者的灵就称为”日“和”月“,也就是离卦和坎卦,就是一男一女。
                    七盏金灯后面坐的是无形无象而又无所不知的上帝,用眼睛表示。所以共济会放了个眼睛在最上面,但共济会的标志里的眼睛并不代表上帝,因为据说信任何宗教的人都可以加入共济会,所以共济会成员不是信唯一神上帝的,这是违背上帝给犹太人定的律法。显然共济会不是犹太教,而是变质了的,被魔化了的(或则被魔控制了的)一个秘密组织。但他们又要利用宗教的知识来诱骗人们入教,所以要借用宗教的知识来做他们的标志。
                    那么那个规和矩里又有什么秘密呢?
                    这个就是犹太人的原始来历的秘密,这个秘密从古自今一直在犹太人的长老们中秘密心传口授,即使是犹太人也无法得知,即使有人看见,也对外宣称是用来造殿的测量工具,所以共济会也被称为“自由石匠”,而其实这个规和矩代表他们的是他们祖宗亚当和夏娃,因为亚当和夏娃手里就分别持有规和矩。我们看下面的一幅画,这是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画像,这幅画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从这幅中可以看到伏羲持矩,女娲持规,上面一个眼睛代表乾卦(圣父),下面一个眼睛代表圣母坤卦。也就是说伏羲和女娲是圣父和圣母(合称上帝)所造的人间第一对夫妻。


                    由上可见,伏羲就是亚当,女娲就是夏娃!
                    之所以伏羲女娲持规和矩,这个规和矩是立法的意思,矩为方形是直角,表示律法是不可私自更改,必须严格实行,由伏羲所持,故男人被称为严父,而规用来画圆,表示圆通,表示大慈大悲,表示可以赎罪,由女娲所持,故女人被称为慈母。
                    铜钱上之所以内有方孔,外为圆形,也是用来告诫人们,赚钱要有原则,不能违背律法,在不违背律法的基础上又要有智慧,要有方便圆通法门。
                    铜钱,方在里面,圆在外面又表示阳(+)在内,阴(一)在外,阴围绕阳而转动,这正是原子的结构和运行状态,也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状态,如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这样从另一个外面说明为什么伏羲要持矩而女娲要持规的原因,因为矩是用来画方的,而规是用来画圆的。 所以古代以男人为中心,女人要顺从男人,男人则要照顾女人,这就是天人合一!


                    13楼2018-01-13 19:17
                    回复
                      还有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28 13:01
                      回复
                        良渚“神徽”背后的历史、传说和故事

                        著名的良渚文化“神徽”,是中国的“斯克芬狮”之迷。十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国官方或者民间的文化学者所醉心研究的对象。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东南大地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产业革命,这是一场与农业有关的历史变革,在“神”的指引下,我们的祖先以精确的历法,和对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把握,通过有效的组织,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发达的农业、充足的粮食储备、长时间的安定与和平的环境,为良渚玉器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
                        然而,这个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神徽,姓甚名谁?良渚,这个存续了1100年的神密王国,难道就没有在历史典籍和民间传说中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吗?笔者通过整整三年的研究,在查阅了大量与良渚文化有关的考古资料,并经过研究甲骨,推考文献,辩证传说,博览古玉等一系列必要的知识补充之后,终于得以一窥其中的奥妙。此篇图文集作为我的长篇系列博文《良渚的真相》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发布,以提供给热情的网友们分享。
                        余杭良渚反山12号墓大玉琮上刻绘的良渚神徽。揭开它的秘密,让我们来讲述良渚人的故事。悠悠五千年,良渚人从何处来?这个创造了新石器时代高度文明的国度,先民们所信仰的,到底是何方神圣?关于这个神徽,中外学者所写的研究论文,早已汗牛充栋了。但是,这些论文中所讲述的,除了神密,还是神密,而真相却只有一个。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这有如长江之水,五千年前它在流,今天仍在流,而良渚的神,五千年前人们崇拜它,今天它仍在受到崇拜。良渚是东方文明的丰碑和摇篮,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传说是:东方的天帝叫做太昊,而太昊帝的神佐是东方之神句芒。
                        大英帝国,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来自中国的良渚文化稀世珍品:良渚文化钺柄玉瑁。这个图像展示了5000年前良渚先民多神崇拜的全部内容:前方的鸟,后面的猪,还有代表东方之神句芒(勾芒)的獐牙钩形器。从图案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鸟和猪都是属神,故列之于前后,而句芒则位于中央,它是主神。句芒又叫勾芒,或者钩芒,它原先是一种捕猎工具,后来又用作兵器的名称,鱼钩的名称,最后,竟演变成为大名鼎鼎的句芒神。
                        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良渚文化玉梳背。这个图像同样展示了良渚先民的多神崇拜,与不列颠博物馆所收藏的玉钺瑁一样,这也是良渚神徽难得一见的侧面视图之一,极其珍贵。不用解释,在良渚神徽组合中,位居下方的巨口獠牙之兽,就是猪。而位于神徽上方的所谓“羽冠”,其实是如同扇子一样张开的,布谷鸟的尾翼。在这里,春天之神和东方之神句芒,同样出现在图像的中部,它表现的是两只獐牙,相互勾缠在一起。至少在南宋,溃逃的赵构将王都迁至临安,进入了良渚文化的核心地域。七百年来,良渚文物纷纷在此出土面世,至晚清和民国,英国、日本和美国,成为良渚文物最大的持有者。


                        15楼2019-05-28 20:00
                        收起回复

                          眼睛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和神话中,有四个人长着非常奇特的眼睛,他们分别是黄帝的史官,传说中汉字的发明者苍颉、“五帝”中的最后一帝“有虞氏”帝舜、“西楚霸王”项羽、南唐后主李煜。这四个人,要么是圣人,要么是帝王,传说他们都生着“重瞳子”,也就是说,他们长着重叠的眼睛,或者是瞳仁。在这四个人当中,帝舜在五帝之中出身于东夷,项羽是江苏宿迁人,二十四那年在苏州举兵起义,南唐后主李煜即位于南京,所以这三个人,都与东方或者江南地区有关。“史皇氏”苍颉,传说出生于陕西渭南,但是,考古却并没有发现黄帝时代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成熟的中国文字,是在距今3200年前的殷墟,也就是说,商王朝最先应用成熟的汉字。“苍”字的古音与“商”字相同,而“颉”字的古音又与“契”字相同,故“苍颉”很有可能是指“商契”,他是商族的始祖。是“商契”而不是“苍颉”发明了契刻文字。商契是帝喾的儿子,帝喾是“五帝”中的第三位,而商族又本是东夷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就可以下一个这样的结论:有关“重瞳子”的传说,最早来自于东夷地区。这跟良渚的神徽,以及有许多“眼睛”相重叠在一起的玉琮,有着密切的联系。
                          句芒的故事。凡是神,都不会轻易暴露他的本相。句芒神本是一柄双刃弯钩所化,它是降伏凶猛动物的工具。无独有偶,在中国的传统神话中,善于捉鬼的钟馗,他的“本相”原是一把四棱锥子,而锥子,最早又是先民们用来治病的砭。将治病和驱鬼两者合二为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其传人。所以,某一种工具或者法器,最后化身为神,并不稀奇。图中的这只玉梳背,采用了精美的镂雕和刻线手法,这是良渚文化至为珍贵的样品之一,之所以说它至为珍贵,是因为它向我们提供了与古老的传说完全相符的例证。据《山海经》记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 而在这里,我们确实看到了这样的一只“鸟”,它有着方形的人脸,鸟的身子。它的双翅,同时也是双臂,分别握住一只鸟,这两只鸟,又各自背负着一只眼睛。然而,这仍旧是句芒的法相之一,而不是本相。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两只鸟的喙,状如铁钩,这正是前面所说的,它们由两只獐牙所化。伟大的句芒神,腾云驾雾,以鸟为使,预报节气,指导农耕,播种百谷,造福人间。但是句芒所释放的鸟,又是什么鸟呢?
                          鸟的故事。图,春天的使者,布谷鸟在展翅高飞,这一扇倒梯形的尾翼,曾激发良渚人丰富的想象。图,现代艺术画,传说中的“重明鸟”。图,杜鹃鸟,高高翘起它的尾巴,神的“羽冠”,正是用这美丽的羽毛制作。图,瑶山的玉鸟,这是一只布谷,它似乎背负着装满种子的口袋。图,福泉山良渚文化陶豆刻绘,这是惊人的艺术想象,一只大鸟两侧各有一只小鸟,但是小鸟又仿佛是大鸟的翅膀。图,瑶山的玉鸟,它有四只眼,其中的两只,跨在它的脖子上,它是重睛鸟。布谷鸟又叫大杜鹃、四声杜鹃、杜宇、子规、鳲鸠等。在“芒种”前后,常在农家附近的枝头鸣叫:“布谷布谷,快快播谷!”它正是句芒神的使者之一。传说少昊氏设“五鸠”之官,其中“鳲鸠”为“司空”,而句芒神正是少昊的儿子,名叫“重”。重明鸟,又叫做“重睛鸟”,传说它有四只眼,可以驱除妖魔。
                          鸟与一个王朝的故事。《左传》载少昊氏之官,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希究找玻凰希究芤玻击金希臼乱病N屦裾咭病N屣簦骞ふ饔谩攘浚拿裾咭病>澎栉排┱杳裎抟咭病”少昊氏之官制,共有“五鸟”、“五鸠”、“五雉”和“九扈”,计二十四种,均以鸟师而鸟名。这二十四种官员,又分为四个层级,其中“五鸟”位居最上层,掌握着天文和历法,这是一群原始农业社会的精英,权利极大,神性最高。“五鸠”位于第二层次,分管宗教、军事、工程、治安和行政。第三层是“五雉”之官,分管农用工具的制造以及制定度量衡器的标准。位于最下层的“九扈”,又称之为“九雇”,是一些专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民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官员,他们就象是一群“布谷鸟”,向农民宣传和介绍,什么节气到了,应该做哪些事情。


                          18楼2019-05-28 20:03
                          回复
                            ,应该做哪些事情。
                            句芒神的演变。少昊氏统治东方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路史》记载它不过存续了八十余年。东海少昊之国不久就被黄帝的孙子颛顼氏取而代之。他的一部分追随者们,主要是部落中的战士,后来就在蚩尤的带领下,沿着黄河向西北方向迁徙。但是留在东方的农民,仍然需要句芒的指引。句芒死后,他便被人们祀为春神和农神,这样的习俗,长期影响着良渚,但是良渚,却并非少昊之国。在后世,当五方五色和五行之类的学说产生之后,句芒因为被祀于东方,五行属木,所以又称之为“木神”。几千年后,句芒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因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今,他不再是一只人头鸟,也没有骑着一条象猪又象鸟的龙,他的座骑,变作了一头青牛,而他本人,亦化作一名天真可爱的童子,手拿着杨柳枝,或者是横吹着牧笛。在他不经意的挥洒之间,成群的布谷鸟飞向农家和田野,春来春去,和风化雨,莺歌燕舞,万象欣欣。有芒的麦子要收割了,有芒的稻谷要赶快播种,这是在每年的6月初,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当我们仔细观察清代瓷盘上所绘的“牧牛图”,不禁要感叹历史的巧合与回归:牧童头上的丫角,还有青牛的一对犄角,竟然在不经意之间,又复归于“勾芒”最初的本相。


                            19楼2019-05-28 20:04
                            回复
                              2025-05-14 02:47:58
                              广告
                              很好


                              20楼2019-12-05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