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英ins吧 关注:18贴子:198

回复:学术向-花伞,剑盾与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者对比:两者对覆盖率都有严格要求,因为2sd系用时更长,但是总体一套爆发伤害更高,3sd系列用时短,爆发略低,但是硬直低,简单干脆,前者适合贴脸木桩,后者适合游走空挥,前者回血能力优秀,后者瞬时爆发高。前者配合T系内外花消耗内气快,后者配合T系则消耗的慢,尽管如此,由于2sd系卡肉时间的关系,实战中2sd系配合双蝶TES增2减3,并不会比3sd系TES增2减2多一个内气,所以穿透药很关键。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2-11 22:55
回复
    4sd不多加赘述,一个增花技能,实战中伞基本不缺花,萌点大概就是马步吧,秀走位还是不错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8-02-11 22:58
    回复
      反花诀:常驻无冷却,但是消耗sp较多,但是省略2S起手是一个不错的卖点。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8-02-12 07:37
      收起回复
        双蝶:核心技能,兼顾闪避和衔接花阵诀的输出,两段闪避中途注意非无敌时间。衔接花阵诀之后可以省略1s起手。操作需要一定逆向思维,但是个别副本可以直接松手按原设定走位操作,最典型的就是雷吉纳三连戳的双蝶输出。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8-02-12 12:45
        回复
          花阵击与月莺风的性能比较(内花篇)———————-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8-02-12 12:48
          回复
            内花的回体机制是单次判定即可生效,而回血机制则按照攻击段数,通常,花阵击的判定为最高4次,常见3次,1-2基本上走位问题导致。而月莺风最高判定应该达到8次(未取证)或者7次,常见5次,4-6次判定次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8-02-12 12:51
            回复
              所以,若是回体力,3sd系的花阵击的低硬直可以争取更多输出时间,伤害差完全可以通过反花诀追加攻击填充,或者双蝶填充。
              但若是回血,2sd系的月莺风是不错的选择。
              在幽花罡气加成下,月莺风回血最高2400左右,甚至更多,通常2000左右,花阵击为1500左右。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18-02-12 12:55
              回复
                但是明显的,花阵击比月莺风具备更好的稳定性,毕竟浮动区间在4-3,少于3很少,而月莺风则可能在8或7-5之间浮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3或2,相比之下,月莺风只能用高风险高回报来形容,尤其是在针对一些有回身砍机制的怪物时,需要酌情使用。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8-02-12 12:57
                回复
                  关于月莺风的判定———-
                  该判定必备条件肯定是贴身,哪怕差一步,都可能导致判定减少,另外根据目前获取的部分数据,月莺风第一下或者可能是第二下判定的伤害非常高,通常丢失的伤害可能存在于月莺风起手和尾刀的最后1-2次判定,因而多数时候判定为5-6次,所以对于使用者的操作意识和走位意识有一定要求。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8-02-12 13:01
                  回复
                    月莺风使用技巧———-
                    1,面对下压式攻击,原地S0真无敌闪避进行卡位后起手,通过模型重叠打出最大伤害。
                    2.反向双蝶ESS后起手月莺风,道理同技巧1。也可用于调整月莺风起手位置,后者多用于双腿直立的怪物。
                    3.避开思维定势,目标是打全伤害,反向操作月莺风以使得正对怪物起手只是其中一种定势思维引起的操作,实战中不排除在保证中间5-6次判定不丢失的情况下,通过一定角度的倾斜打出伤害,实战中遇到过该情况,具体操作细节有待挖掘。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8-02-12 13:11
                    收起回复
                      花阵击判定技巧类同,不多赘述,不过花阵击自身的判定能力也不差。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8-02-12 13:12
                      回复
                        花阵击与月莺风的性能比较(走位篇)——————-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8-02-12 13:12
                        回复
                          花阵击与月莺风的技能模型区别很容易说明,
                          1.月莺风高浮空偏纵向,花阵击低浮空偏横向。
                          2.月莺风重起手错位性能差,花阵击重后手,错位性能强。
                          3.月莺风重输出链的爆发衔接环节,因为有2内花可以使用,花阵击重输出链的持续输出环节,因为硬直低。这里说的虽然是输出,但是却是由于两者不同的走位性能导致。
                          楼下举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8-02-12 13:20
                          回复
                            月莺风处理雷吉纳3连戳是具备可行性的,但是容错率低,伤害判定次数难以保证,而花阵击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在这个攻击处理中,月莺风或需4次判定才能超越T系闪避后ESS内花的伤害,而花阵击哪怕是2次判定,只要一次出爆击,伤害就超越T系内花,并且虽然花阵击需要多一个S,但在3s后的第一个D即可错位,而月莺风全靠起手错位与浮空的结合。这就是前文所指‘月莺风高浮空,重起手’,而‘花阵击重后手。
                            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需要结合攻速,预判来使用,没有绝对的强弱,只有熟练度的使用区别,即玩家自身的操作能力。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8-02-12 13:30
                            收起回复
                              但是在处理古贝前冲快斩2连,阿凡达起跳戳人的时候,月莺风的优势即发挥出来,这是由怪物攻击性质导致的,也就是在追求输出方面一种独特的思维——“不以单体技能最高伤害为策略依据,而去追求技能与怪物攻击的契合度,来达到稳定,持续循环的输出链,最终打出最高伤害”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8-02-12 1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