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在我这里就是一个杀富济贫的女侠!”
前几天,我认识的一个姑娘给我发了这个消息。
这姑娘算不得多富,甚至从小到大一直是被穷养的。
因为她还有个弟弟,比她小一岁。
等到她长大之后知人事,才猛然醒悟:生了她之后,父母是多么嫌弃这个女儿,才那么迫不及待地抓紧怀孕生二胎啊!
从小,弟弟被抱着,她站着。
弟弟吃着,她馋着。
弟弟玩着,她看着。
她还不能表露出想吃想玩想被抱的念头,因为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弟弟小,你大,你还跟弟弟争?”
假如她想吃想玩,会被大人训斥:“姑娘家,也想……?”
可是她只比弟弟大一岁啊,她也是一个孩子啊!
弟弟的身上,按着季节轮番换上新买的衣服,还有崭新时髦的鞋子。她身上永远是黑色的踏脚裤和蓝色的校服。
小时候家里难得杀一只鸡,鸡腿鸡翅都是不剁的,烧整的,毋庸置疑,留给弟弟。
这是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默认的不成文规矩。她从小接受着这样的不平等。
她说,毫不夸张地讲,等到她上高中之后,在学校食堂打饭,才尝到鸡腿的滋味。那次打鸡腿,她既虔诚又怀有负罪感,觉着这本不是自己应该享用的。
因为她到高中报名的第一天,妈妈就对她说:“食堂里有两块钱的菜,就不要打八块钱的。”
那份不假思索和理直气壮,让她憋着一口气,支撑着她咬牙学习,她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上大学,找工作,养活自己。
后来,她真的考上了大学,一宿舍的同学,都处在爱美的年纪,她的生活费最少,打的工最多,过得最俭省。
每一次回家要生活费,父母心不甘情不愿的表情让她难堪,她忍受着精神上的凌迟。
大学毕业之后,她回到她出生的那座小城,在开发区一家外企工作,凭着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几年之后,她也坐到了小主管的位置。
而这期间,她弟弟上了个职校,出来后在本市几家工厂辗转,都是做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还在社会上惹是生非。
每次出事,爸妈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么行?”都是她出钱出力给弟弟擦屁股。
她恋爱不顺,成了大龄未婚女青年。后来,她好不容易凑了几十万块钱,看中了新区一个楼盘的房子。房子不大,她觉得有了这套房子,她才有个栖身的家。
可是,爸妈知道她想买房子之后,喊她谈话,要求她把这套房子写弟弟的名字。
弟弟打架惹事的名声在外,勉强谈了个女朋友,女方家要求城里有房,老两口买不起,于是打起了女儿房子的主意。
她不肯,说:“这是我花钱买的房子。”
她爸爸说:“你的?你的?你从哪里来的?还不是我们生的?你人都是我们的,你赚的钱也是我们的,你买的房子也是我们的,我们愿意给谁就给谁!”
她妈妈说:“房子60万,就当我们生你养你,你报答我们的!”
那个姑娘痛哭流涕:孩子跟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一生下就是被疼爱,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要还债……
前几天,我认识的一个姑娘给我发了这个消息。
这姑娘算不得多富,甚至从小到大一直是被穷养的。
因为她还有个弟弟,比她小一岁。
等到她长大之后知人事,才猛然醒悟:生了她之后,父母是多么嫌弃这个女儿,才那么迫不及待地抓紧怀孕生二胎啊!
从小,弟弟被抱着,她站着。
弟弟吃着,她馋着。
弟弟玩着,她看着。
她还不能表露出想吃想玩想被抱的念头,因为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弟弟小,你大,你还跟弟弟争?”
假如她想吃想玩,会被大人训斥:“姑娘家,也想……?”
可是她只比弟弟大一岁啊,她也是一个孩子啊!
弟弟的身上,按着季节轮番换上新买的衣服,还有崭新时髦的鞋子。她身上永远是黑色的踏脚裤和蓝色的校服。
小时候家里难得杀一只鸡,鸡腿鸡翅都是不剁的,烧整的,毋庸置疑,留给弟弟。
这是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默认的不成文规矩。她从小接受着这样的不平等。
她说,毫不夸张地讲,等到她上高中之后,在学校食堂打饭,才尝到鸡腿的滋味。那次打鸡腿,她既虔诚又怀有负罪感,觉着这本不是自己应该享用的。
因为她到高中报名的第一天,妈妈就对她说:“食堂里有两块钱的菜,就不要打八块钱的。”
那份不假思索和理直气壮,让她憋着一口气,支撑着她咬牙学习,她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上大学,找工作,养活自己。
后来,她真的考上了大学,一宿舍的同学,都处在爱美的年纪,她的生活费最少,打的工最多,过得最俭省。
每一次回家要生活费,父母心不甘情不愿的表情让她难堪,她忍受着精神上的凌迟。
大学毕业之后,她回到她出生的那座小城,在开发区一家外企工作,凭着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几年之后,她也坐到了小主管的位置。
而这期间,她弟弟上了个职校,出来后在本市几家工厂辗转,都是做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还在社会上惹是生非。
每次出事,爸妈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么行?”都是她出钱出力给弟弟擦屁股。
她恋爱不顺,成了大龄未婚女青年。后来,她好不容易凑了几十万块钱,看中了新区一个楼盘的房子。房子不大,她觉得有了这套房子,她才有个栖身的家。
可是,爸妈知道她想买房子之后,喊她谈话,要求她把这套房子写弟弟的名字。
弟弟打架惹事的名声在外,勉强谈了个女朋友,女方家要求城里有房,老两口买不起,于是打起了女儿房子的主意。
她不肯,说:“这是我花钱买的房子。”
她爸爸说:“你的?你的?你从哪里来的?还不是我们生的?你人都是我们的,你赚的钱也是我们的,你买的房子也是我们的,我们愿意给谁就给谁!”
她妈妈说:“房子60万,就当我们生你养你,你报答我们的!”
那个姑娘痛哭流涕:孩子跟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一生下就是被疼爱,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要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