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76,111贴子:9,106,848

抽絲剝茧,别有风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欣赏王冬龄教授草书作品:原作译文如下: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东坡词王冬龄(注:实际上这是叶梦得词虞美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16 15:06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5-16 15:07
    回复(1)
      解构主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16 15:14
      回复
        好在哪?!请大师们编编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5-16 15:19
        收起回复
          虽说线条不错,但着实看不懂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16 15:22
          回复
            看不懂


            7楼2018-05-16 17:10
            回复
              枯笔画出立体感的一堆乱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16 19:48
              回复
                别的不知道,只知道这幅字肯定写的很快,如果卖字换钱的话,写这种字比楷书效率高太多了,好一副生意经。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5-16 20:03
                回复
                  而且最大的好处是不能模仿,启功就吃亏在模仿者太多,少挣了不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16 20:07
                  回复
                    观王冬龄教授该草书作品有感(1)线条优美,有立体感,有力度,节奏感强,提按起伏,满纸云煙,流暢飞动,血脉不断;(2)草符规范,结构新奇,点画狼藉,欹侧避让,笔画出人意表;(3)章法上,疏密有致。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如“红”字和“杯”字处的大胆留白,以白计黑。超前的乱石铺街出现字的重迭,(以前没见过这种章法)(4)墨色变化丰富,层次感强,浓淡、轻重、枯润、明暗有对比,因此,细细观察尚可辨认;(5)曲高和寡,非共享作品,但可作为学书人的借鑑;(6)将词作者写成东坡,有点煞风景。
                    本人愚见,仅供闲扯,不对勿喷。请书友讨论,发表高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5-16 20:09
                    回复
                      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是己经超出了书法艺术的范筹。虽说书法艺术是抽象艺术,但毕竞它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持色的文字书写的艺术。文字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这里,不但不懂中文的人看不出其中的文字,就是懂中文的人也无法看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非艺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5-16 20:56
                      回复
                        书法还要练吗


                        IP属地:浙江13楼2018-05-16 21:17
                        回复
                          樓主全家都是鬼,所以才能欣賞這種鬼書。人類無法認識鬼書。


                          14楼2018-05-16 22:05
                          收起回复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书画同源,讲究意境。我只能说这只是一堆线条而已,充其量算作美术作品。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有艺术,是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和民族意识形态的艺术体现,书法的发展现在居然受西方艺术思想左右。可悲可叹!跪久了吧,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民族文化的自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16 22:17
                            收起回复
                              其实“抽象”,“印象”这些东西,并不是西方的创造,而是中国艺术中早就存在的。在中国的国画,戏曲,小说中,屡见不鲜。例如:“水浒传”第二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鲁达的三拳头的效果的描写,就是运用抽象方法而进行的描写。西方从中国艺术中学去了些东西,并对中国艺术佩服得很。而某些中国人反而看不起我们自己的艺术,崇洋媚外,以为只有西方的才是好的,实在可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5-23 01: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