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融坑位比上海多很多,但是名校数量多更多,供给严重不匹配产生倒挂,央财贸大是好学校,但是现在金融形势这么差,连清北人找工作都够呛。央财和贸大就别想了。。而且外资企业对央财贸大的兴趣甚至不如北外。。所以其实在北京,央财贸大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清北人,还有北外政大北师这路子的泛金融专业学生,还有北航北理北邮北交的各路转行理工生(别小瞧这些转行狗,他们面很多岗位的竞争力是高于纯金融生的),如果把研究所也考虑在里面,国科大,社科大(这两个的体量都很大)也不比财贸差。。还有一个,北京是海归回国最主要的就业地,17年甚至高于60%,一个北京比全国其他地方加起来都多,如果只计算世界top30的名校海归,这个比例还会更高。
反观上财,学科实力对比财贸其实没啥太大优势,毕竟金融行业也不看学科实力,只关注行业认可度,在非北京+上海地区,三者认可度差不多,甚至上财在长三角地区更认可(而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就业机会比除了北京的北方多很多)
在上海主场,上面只有复交两所,首先交大经管类体量不算大,就算加上转行狗,复交两所学校可能还比不过人大一所学校的体量。。毕竟人大人人金融。。这就导致了,虽然上海就业机会没有北京多,但是竞争也远小于北京的情况,所以上财的就业指标会比财贸好看一些。